差距
时下教师也要参加各种会议。对于我们学校的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会议莫过于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结束时召开的教职工会。在大多数教师心中,第一学期结束时开的教职工会远重要于第二学期结束时开的教职工会。因为第一学期结束的教职工会常要公布教职工一年的考核结果,而第二学期结束的教职工会常是安排教职工下学年的工作。我们学校养成的习惯是,教师如果上课是一级级跟上去,就说明你的上课学生满意,学校领导放心。相反,如果你没有随学生一起上课,就暗示你的教学学生满意率或者学生考试优良率不高。当然,教师没随级给下一届实验班或宏志班上课除外。至于说年终考核,那则是作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少教师在学校可以奋斗来这个奖那个奖,创造出晋升职称的这个条件那个条件,但对于年终考核的优秀这个等级,绝大部分教师,开始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如愿以偿!
李老师和刘老师,同事许多认为去年的年终考核优秀非他俩莫属。李老师撰写的论文,不但发表在本专业正规杂志,而且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所带的两个教学班,在高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他本人不仅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也被学校推荐获得区高考优秀教师称号。而刘老师虽说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在一年内,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本专业三篇论文,通过了一项省级课题鉴定,而且自己的优质课录像比赛获得市上一等奖。可在公布的学校考核优秀等级的名单中,大家始终没有听到他俩的名字!
刘老师和李老师先后都到学校办公室看自己的考核分数,他们俩都很快清楚了原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概括,学校领导给他们俩打的考核分太低,使他们俩成为文科组合格等级中的一二名。刘老师和李老师明白,为什么学校领导给他俩打的分数都不高!
李老师说,唐高宗总章年间,卢承庆担任吏部尚书,负责朝廷内外百官政绩的考核工作。有一位官员监督运输,遇到大风,损失了一批粮食。卢承庆考核时作了这样的评定:“监运而损失粮食。考绩为中下等。”这位粮官容色自若,没申辩一句就退下去了。卢承庆被他的宽宏和坦荡所感染,将评语改为“碰上大风,失粮不以人力所能控制,考绩得中等。”运粮官听了,既不喜形于色,也没有羞愧之词。卢承庆十分欣赏这种高风跨俗的品格,旋即把评语改批为:“宠辱不惊,考绩得中上。”李老师讲,有年自己去学校办公室看考核成绩,看到一些业绩不如自己的人分数在自己前面,就发了一通牢骚……
刘老师说,有年考核结果公布以后,他想了整整一个寒假,假期结束上班,他直接到负责文科组考核的领导办公室,请示领导指明自己如何做才能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领导竟向他以人格担保,自己打分是公平的,经得起时间检验……
跟李老师和刘老师一样职称评定没有优良而高级晚了十年的刘老师告诉他俩,自己经在政府大院工作的同学建议,过年的时候,自己独个给每个领导拿厚礼拜年……
国庆长假结束,年底很快就要到来,今年的年终考核,不知李老师和刘老师能否扬长补短,争得来个“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