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赛红杨的头像

赛红杨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08/30
分享

人走茶不凉


周校长虽说是一校之长,但学校属乡级中学,唯一跟别的乡级中学不同的是,周校长的学校位置处在县城。

作为校长,周校长在职称和荣誉方面与县级学校的校长乃至市级中学的校长没有多少差异,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中学教师能得到的各种好处实惠,不管实的方面还是虚的方面,周校长都会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进行争取。周校长落在别的校长后面的,仅有行政待遇,别的享受正县或副县,而他只能是近十年的老正科。

不过,千万不能小瞧周校长的乡级中学,用周校长的话来讲,这所学校,是全县校长们的黄埔军校,是县级中学名师的摇篮,是城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地带。

话虽有戏谑成份,但行内人都明白周校长的意思。据不完全统计,从周校长学校走出去在教育行政岗位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出去当校长副校长的教师,有二十人之多,且工作在各乡级中学甚至县级中学。

对于周校长学校专业技术相对过硬的教师,想一辈子靠专业体面吃饭,便有的就一次一次参加县级中学或市级中学招教师的各类考试,有人算过,城区内当下叫响名字的优秀教师们,三成以上曾接受过周校长的领导。每年分派到周校长学校的教职员工,倘若真要来个顺藤摸瓜,与县上或市上领导没有丁点关系的,可以肯定回答没有。试想,如果不顾实际,把七大姨或八大妈一次性直接安排在城区的县级中学或者郊区综合能力好一点的乡级中学,那些学校常是一人一岗,一岗一责。一学期下来,成绩难出效果不见,好事者必想到滥竽充数暗箱操作,来周校长的学校工作可以完全避开上述烦恼。

至于生源,周校长的学校那是秃子头上的跳蚤。城区总共有三所高中,一所属市级中学,一所属县级中学,一所就是周校长的学校。本地人的普遍认为,能考上市级中学的就是三年后上重点大学的,能上县级中学的是三年后读二本的,而周校长的学校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高职人才。值得强调的是,周校长学校的学生,也有极少数经过非人般的努力竟也考上一所综合性的大学。

走马上任的周校长,并没有囿于生源的现状,而是独辟蹊径,闯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之路,那就是把学生的各种潜能最大化地挖掘。周校长主政阶段,学校向全国各高校输送大学生,或学美术,或学器乐,或声乐,或体育,或编导,或空乘,不一而足,言而总之,

周校长的学校成了省上响当当的培养艺术生文化课的学校。每年周边县区的学生慕名求学,学校的生源问题走向了良性发展的道路。在周校长快要退休时,由他主持申报的市级示范性学校评估已成功通过专家组的检查验收。

过了六十岁的周校长,看起来像四五十的人,身板硬朗,走路铿锵。他有句口头禅,老了有个好身体,就是帮自己的孩子,就是爱自己的孩子。周校长虽说吸烟喝酒,但是跟以往上班比起来,那现在可以忽略不计。不管亲戚朋友带来的好烟好酒,还是子女带来的好烟酒,周校长基本不节省,只要有人来家里来看望他,周校长总是拿出来款待,即便是周校长的学生。

周校长最喜欢看望他的人称是周校长的学生。这不,来看望的学生,周校长有些不但记得名字,而且还记得学生发生的糗事。即使一时半回记不对名字,但对那时发生在其身上的事周校长总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有时周校长竟会找来当年的毕业集体照,当着学生的面寻找那回的学生。有时周校长会在学生离开后自己一个人翻出毕业照,瞅瞅来看他的学生,然后会喃喃地说,原来那事是这小子搞的鬼!

退休后的周校长仍身兼数职,什么民办学校名誉校长,什么市级中学监督员,地方民俗研究院什么理事,县文学社什么顾问,县政协什么委员,有人说是因为周校长能力强,有人说是因为周校长人脉广,有人说是因为周校长做事热情,有人说是因为周校长的儿子是省城大领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