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深埋的璞玉,虽历经岁月的尘封,却依然散发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今天,我要讲述的,便是一位大地主家的三少爷,从中原大地河南西华到湘西泸溪90年跌宕起伏的平凡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出生于河南西华的大地主之家,爷爷是举人,在他们的河南西华老家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他的父亲,赵潜初1880年生,西华文化名人,为各界推崇称赞,多为族人办实事。曾任旧县政府秘书,警察大队长等职,妻肖氏,生三子,宏祖、宏泽、宏毅。这是如今唯一能够知道他出生地和家庭背景的信息,据当地老一辈人传说,他的母亲是大地主家的小姐,出嫁时,母亲的娘家陪嫁两位贴身丫鬟和50亩麦子地,但他的父亲不要那么多陪嫁,只接受两位陪嫁丫鬟,婚后继续照顾娘子起居,他爷爷资产很多,乡下的麦子地和苹果树不计其数,城市里有商铺多间,那是一个有着深深庭院和众多仆人的大家族。作为三少爷,他原本应享受着锦衣玉食的优越生活,像多数富家子弟一样,读书识字,然后继承家族的产业。然而,命运的风向标却在他年少的生活途中逆行转向,将他带向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在他读书到三年级的年龄时,黄河发大水,淹没了他们家所有的麦子地,如果不去耕种,就是荒野一片,如果再去耕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好在城里还有商铺,生活的质量还能勉强维持。但他懂事的放弃了学业,跟在家里的工人后面干农活,复垦家里被淹没的大片大片的麦子地,他三少爷的生活从此开始改写,他的父亲给他取了小名叫“三沐”。
读得满腹经纶的二哥,学生期间就参加了革命,并南下湖南的二哥如同命运的使者,改变了三少爷的人生轨迹。二哥解放后来到湘西参加革命建设,他在解放初期追随二哥来到湖南湘西,彼时的湘西,对于北方生活了多年的年轻后生三少爷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世界。初来乍到,他放下了少爷的架子,从最底层的挖煤工作做起。昏暗的矿井下,弥漫着煤灰的气息,每一次挥动镐头,都是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但三少爷没有退缩,他咬紧牙关,在那黑暗的地底深处,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挖掘着希望。
日子在艰苦的劳作中缓缓流逝,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二哥被打成右派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三少爷的头上。一夜之间,他失去了依靠,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狂风暴雨。他带着满心的疲惫与迷茫,来到了湘西泸溪。在这里,他成了县装卸公司的运输工人,开始了更加艰辛的苦力生涯。
历史的长河赠给水运漫长的黄金期,坐落在沅江之滨的泸溪,历史赋予了泸溪水运的历史担当,泸溪拥有湖南四大水系之一黄金码头的重要港口之盛鼎,运往大西南的物质,大多在泸溪水运码头卸载分散转运汽车,繁忙而辛苦的码头运输装卸,总能看到三沐高大而极快的步伐,背杠100到200斤的水运物资上岸,挺拔的身影扛起家庭的重负。他拉着沉重的板车,穿梭在水运码头,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却从未打湿他对生活的信念。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冬日,他都如同一颗不知疲倦的螺丝钉,默默耕耘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每一趟运输,都是给家庭生活的赋能,每一滴汗水,都承载着对家人的负责。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生活的困苦如影随形。但三少爷始终保持着勤劳简朴的生活作风。他不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身上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却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家人。他深知,在这个艰难的世界里,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他的妻子,是一位温柔善良的泸溪女子,在他最艰难的时刻,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同甘共苦。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在那间简陋的屋子里,时常传出他们的孩子朗朗读书声,煤油等下是妻子的针线缝补和孩子们的挑灯苦读,黑暗中的微弱油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也许是亲眼所见,祖辈父辈文化的渊博,三沐对孩子们的教育极为重视。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他却从未想过让孩子们放弃学业。每天劳作归来,他总是不顾疲惫,督促孩子们学习。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看着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模样,眼中充满了希望。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唯一的儿子在青春叛逆期,逃学,厌学,他毫不心软的要他唯一的儿子和一起去扛搬运,半晌不倒,孩子已经累的爬不起,他问儿子,“读书好 还是扛搬运好”?
从此孩子好好学习,不敢再逃学。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在他的严厉管教下健康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三个孩子都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在他的弥留之际,回首往事时他说:“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孩子们能够成长成才,对社会有所用,是最大的人生值得”。
三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从大地主家的少爷,到挖煤工人,再到人力运输苦力,他的人生可谓是天上人间。但他始终没有被生活打倒,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在湘西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的勤劳简朴,他对家人的无私奉献,他对孩子们教育的执着,照亮了家人前行的路。也层经是街头巷义的佳话。在岁月的长河中,他的故事也将被淹没,但他的行为激励他的后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永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湘西泸溪的某个角落,亲人们还存留着三沐曾经生活过的记忆。那间简陋的老屋子,那条他拉着板车走过无数次的小路,仿佛在诉说着他曾经的故事。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看到三沐那坚毅的身影,从日出走向日落。他的一生,如同一曲高低起伏的曲子,演绎着一位平凡老人的一生,随着他生命的走向尽头,他在湘西泸溪的记忆也将逐渐封存,一个平凡的生命,来过又如同没有来过。
岁月远去,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韧,什么是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故事,如同湘西的山水一样,真实的存在着。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他的经历如同一种力量,勇敢地抬起头,坚定地向前走。在生活的道路上,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行的脚步。就如同三沐一样,无论生活给予怎样的磨难,都能在生活土地上,绽放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