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志军的头像

杨志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09
分享

雷锋,永恒的心灵之光

春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窗台上,我翻开那本泛黄的《雷锋日记》,纸页间仿佛还留存着那个年代的温度。字里行间,一个年轻战士的身影渐渐清晰:他背着医药箱,在田间地头为乡亲们看病;他顶着烈日,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他省下自己的津贴,悄悄寄给需要帮助的人......这些画面,穿越六十年的光阴,依然鲜活如初。

有人说,雷锋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已经不合时宜。可我却觉得,这种说法太过肤浅。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这些品质,难道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吗?恰恰相反,在这个人与人之间愈发疏离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记得去年冬天,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老人。他颤巍巍地掏出零钱,却发现不够车费。正当他窘迫之际,一个年轻人默默上前,替他投了币。老人连声道谢,年轻人只是微微一笑:"应该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雷锋的影子。原来,雷锋精神从未远去,它化作了无数个普通人的善举,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悄然绽放。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焦虑和压力所困扰。有人为了生计奔波,有人为了理想打拼,有人为了未来忧心。在这样的时刻,雷锋那种乐观向上、助人为乐的精神,不正是一剂良药吗?它提醒我们,生活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得失,更在于与他人的联结,在于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美好的改变。

我常常想,如果雷锋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他会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在送件途中帮助迷路的老人;也许他会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在疫情期间为居民送去生活物资;也许他会是一名网络博主,用正能量的故事温暖千万网友的心......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他那颗赤诚的心永远不会改变。

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平凡与真实。雷锋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也会疲惫,也会困惑,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这种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或许不需要人人都成为雷锋,但我们确实需要雷锋精神。它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物欲横流中保持本心;它像一股清泉,滋润我们在竞争压力下日渐干涸的心灵;它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人与人之间日益疏离的距离。

每当我看到年轻人在地铁上主动让座,看到志愿者在街头为路人提供帮助,看到普通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我就知道,雷锋精神依然在传承。它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流动的善意;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不是过去的记忆,而是永恒的价值。

窗外的阳光依然明媚,我合上那本《雷锋日记》,心中充满温暖。雷锋精神,就像这春日里的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爱与善意;最动人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默默付出;最永恒的,不是物质的丰盈,而是精神的富足。

让我们携手传承这份精神,让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因为,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永远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光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