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志军的头像

杨志军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3/30
分享

清明帖(组诗)

(一)苔痕记事

铜烟锅磕碎三更,苔藓在雪峰山南麓

拓印祖父的碑文

蓑衣洇开资水的褶皱,父亲修补篱笆时

折断的柳条正将雨季

攥成掌心锈蚀的年轮

(二)瑶山切片》

花瑶妇人的头帕抖落鹧鸪

菌子从背篓渗出暮色,松脂裹紧石阶

露水反复擦拭深秋的切片

而苦槠粉在竹筛上返潮

衰老正被速冻成松脂里的虫骸

(三)黑饭时刻

柴烟掀开祠堂,母亲以山雾蒸煮黑饭

陶罐里祖先的牙叩击黄昏

春雷捶打糍粑,鼓声漫过晒簟时

指纹与蜡染在蒸汽中弥散

指纹与蜡染在蒸汽中弥散成陶罐的裂痕

(四)雨线课

纺车绞碎年份,瓦檐垂落的银丝

将蓼水河缝入祖母的旧衣

当犁铧翻开冻土,我拾起半枚苗银耳坠

晾衣绳的颤音刺穿冻土——

所有纽扣在泥里长出青铜的根须

【注释】

① 苦槠粉:湘西南清明祭品,以苦槠树果磨浆沉淀制成,喻示生命苦涩与回甘。

② 黑饭:洞口方言,即乌米糍粑,以枫香树汁浸染糯米蒸制而成,祭祖时供奉于祠堂。

③ 甑子:湘地传统蒸食器具,竹木制成,蒸煮时水汽氤氲如云。

④ 晒簟:铺于晒谷场的宽大竹席,清明前后用于晾晒蕨菜、苦槠粉等山货。

⑤ 蓼水:资江支流,贯穿洞口县境,两岸多苗族、瑶族聚居村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