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志军的头像

杨志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06
分享

沅水诗行

晨光舔破沅江的薄雾,船橹在青石板埠头打了个哈欠。艄公的竹篙轻轻一戳,整条江便酥了筋骨,化作徐徐铺展的素绢。两岸青山裹着黛色云纱,倒影被涟漪揉碎成万千墨点,恍若范宽饮醉时泼洒的《溪山行旅图》。隔岸采茶调攀着雾气浮来,清越处藏着张若虚"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诘问,又被刘禹锡"江上朱楼新雨晴"的明媚接住。原来这粼粼波光,早被唐人题写在绝句的留白处。

溯流而上,雪峰山的脊背刺破云帐。七十二峰次第推开的青嶂,恰似李白掷向苍穹的剑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锋刃挑落星辰。崖畔吊脚楼悬在晨雾里,瓦当滴落的露珠敲打竹筒,与王维"清泉石上流"的平仄押着同一韵脚。采药人转过山坳,草鞋惊起的蚱蜢,正完成从杨万里"儿童急走追黄蝶"到"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象转场。

往南三十里,万佛山的丹霞岩沁出赭红。晨光穿透云海时,整座山突然有了王安石的骨骼——"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眉峰下,百尊天然佛影在呼吸。岩隙渗出的清泉,于苔藓上默写卢仝"五碗肌骨清"的茶偈,石斛花却开成元稹"绕郭笙歌夜景徂"的疏狂。樵夫捆扎薪柴的姿势,分明是柳宗元"晓耕翻露草"的千年定格。

行至洪江古商城,窨子屋的封火墙把天空裁成瘦金体。老茶坊里,紫砂壶吐纳的烟篆,正临摹李商隐"一寸相思一寸灰"的笔意。斜阳顺着马头墙滑落,将辛弃疾"斜阳草树"的苍凉拓印在青石板上。某个瞬间,斑驳的光影里游出半阙《扬州慢》,却被檐角铁马叮咚撞碎成姜夔的暗香。

转入巫水河畔的高椅古村,明清古宅的封火墙绵延成对仗工整的七律。天井斜倚的龙骨水车,齿轮间卡着欧阳修"野岸无人舟自横"的闲章。忽有辰河高腔破空而来,老塾师吟诵的《离骚》在五蝠照壁间折返,竟与韩愈"雷公告天公"的呼号达成平仄共鸣。

傩面转过街角时,檀木雕刻的方相氏正睁开岑参的冷眼。青铜彩漆泛着"古剑寒黯黯"的幽光,掌坛师挥动师刀划破晨雾,刃光里闪过李颀"胡雁哀鸣夜夜飞"的边塞月。神傩踏着元稹"师刀环佩相磨鸣"的韵脚起舞,震落的槐花纷纷扬扬,落成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修辞迷宫。这自《周礼》出走的古老傩仪,终于在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吟哦里找到归途。

黔阳古城的唐樟将虬枝伸向苍穹,每一道褶皱都是王昌龄未曾寄出的信笺。渡口的碇石被江水吻出包浆,"洛阳亲友如相问"的叮咛仍在漩涡里打转。城墙缝隙的爬山虎,把陆游"墨痕犹锁壁间尘"的怅惘织成绿毯,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秦观"宝帘闲挂小银钩"的玲珑心事。

稻浪在袁隆平院士的试验田里练习翻跟斗。谷穗垂首的弧度,恰是杜甫"禾头生耳黍穗黑"的丰年镜像。农人抚触稻芒的手势,定格成苏轼"捋青捣麨"的千年特写。实验室灯火彻夜长明,终于等到孟郊的春风马蹄——那些熬红的眼睛,原是新世纪《登科后》的注脚。稻香漫过青石巷,把周邦彦"香叆雕盘"的雅致碾作人间烟火,却在转角撞见杨万里"犹有香浮晚照中"的倔强。

黄昏在风雨桥的廊柱上调制鸡尾酒。七十二条楠木龙骨渐次啜饮暮色,檐角铜铃微醺时,惊起白鹭掠过水面,翅膀裁下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瘦金体。对岸吊脚楼点亮渔火,与张继的愁眠客船完成时空对接——那夜姑苏城外的钟声,原是为此处稻穗灌浆预留的韵脚。

鼓楼广场的篝火吞下整个苗乡的夜色。少女银冠上的明月纹,与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氤氲达成光学协议。当"妹似桂花香千里"的山歌刺破黑暗,李贺"昆山玉碎凤凰叫"的音符在银铃串上结晶。这歌声比白居易的琵琶女多了三分林泉清气,却在王建"夜半月高弦索鸣"的唐谱里寻得知音。

子夜露水在客栈露台结晶。远山化作倪瓒的折带皴,沅江摊开米芾的澄心堂纸。忽然懂得柳宗元寒江独钓的深意——天地大美本是无字之诗。风中飘来陆龟蒙"觉后不知明月上"的禅偈,此刻洞明:所有山水文章皆是范仲淹的显微镜。在"不以物喜"的透镜下,袁院士的稻穗与李白的青崖白鹿,原是宇宙同一粒星尘的两次显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