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志军的头像

杨志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15
分享

沅水边的旧时光

一江碧水蜿蜒向南,两岸青山对望千年。沅水在这里打了个弯,将黔阳古城的青砖黛瓦轻轻揽入怀中。城墙上斑驳的苔痕洇出深浅不一的墨色,恰似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的意境。我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拾级而上,城楼檐角的铜铃忽然被风拨动,叮咚声里,恍惚听见李太白"杨花落尽子规啼"的余韵。

古商城的会馆群落藏在深巷尽头,推开吱呀作响的楠木门,天井里的罗汉松已亭亭如盖。午后阳光斜斜切进雕花窗棂,在八仙桌上投下菱花纹样。镖局的青砖照壁上,当年车马行过扬起的尘土,在砖缝里结成细密的蛛网。忽然想起杜牧那句"深秋帘幕千家雨",只是此间不再有算珠噼啪声,唯有檐角垂落的雨滴,在石阶上敲出清泠的节奏。

穿过七十二条幽巷,临江的吊脚楼仍保持着旧时模样。木楼梯的扶手被无数掌心摩挲出温润的包浆,推开雕花木窗,沅水在暮色里泛着碎银般的光。对岸青山渐渐隐入烟霭,渔舟三两点缀其间,恰似米友仁水墨里的留白。忽闻楼下传来捣衣声,恍惚间见着浣纱女子挽着竹篮拾级而下,素色裙裾掠过石阶上的苍苔。

乘舟溯流而上,万佛山的晨雾正从丹霞岩壁间漫涌。赤色山岩被千年风雨雕琢成佛陀低眉,晨光穿透云海时,整座山峦恍若镀金的佛龛。踩着湿润的青苔攀上观景台,脚下云涛翻涌,偶有飞鸟掠过,翅尖撩开云雾的刹那,露出山下蜿蜒的沅江,如同仙人遗落的碧玉簪。

高椅古村的马头墙在暮春烟雨里若隐若现,青石巷中飘来新焙的明前茶香。百年老宅的堂前,紫藤花架筛下细碎的光斑,落在八仙桌的锡茶壶上。忽然落起太阳雨,雨丝斜斜掠过天井,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檐角垂下的雨帘后,老茶农正在焙茶,铁锅里的新芽翻卷舒展,蒸腾的茶雾里浮动着陆放翁"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适。

夜宿芙蓉楼,推窗可见沅江月色。江水将满月揉碎成万千银鳞,远处渔火明灭,恍如星河坠落人间。木格窗棂将夜色裁成数幅小品:左起三寸是江枫渔火,右移半尺见远山轮廓。忽闻江面传来欸乃声,一叶扁舟剪开月光织就的素绡,船头老者披蓑独钓,让人想起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的况味。

晨起雾锁沅江,渡船在乳白色的帷幕中缓缓移动。艄公的竹篙点破水面,涟漪荡开处,惊起数只白鹭。它们掠过江面时带起的水珠,在朝阳下串成转瞬即逝的璎珞。雾霭渐散处,露出对岸青瓦白墙的村落,炊烟与晨雾缠绵升腾,应和着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境。

行至龙津风雨桥,七十二间廊屋在暮春烟雨里次第展开。廊柱间的光影被雨水晕染得格外温柔,老人们在条凳上抽着旱烟,烟圈融入檐角垂落的雨帘。桥下江水汤汤,载着落花流向远方。忽见桥头石碑上斑驳的刻字:"清嘉庆年重修",三百载光阴在青石板上刻下深浅不一的沟壑,恰似岁月在老人脸上雕琢的皱纹。

在古驿道的茶亭歇脚时,卖茶老妪端来粗陶碗。野山茶混着金银花的清香在喉间化开,抬眼望见石壁上"雪峰山"三个朱红大字。古道蜿蜒隐入苍翠,石阶上的苔痕被雨水浸得发亮,恍若铺就一条碧玉阶梯。山风掠过竹林,沙沙声里依稀听见千年马帮的铜铃,在空谷中荡起层层回响。

黄昏时分登上中坡山,晚霞将沅江染成流金的缎带。归舟的白帆渐次靠岸,惊起芦苇丛中的水鸟。山下古城次第亮起灯火,青瓦屋檐在暮色中勾勒出温柔的轮廓。忽然想起欧阳修"环滁皆山也"的起笔,此刻的怀化山水,又何尝不是被时光封存的诗笺?暮色四合时,江面飘来悠长的沅水号子,苍凉的调子揉进湿润的晚风,将千年光阴酿成一坛醇厚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