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卫中的头像

陈卫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25
分享

菊有黄华

文/陈卫中

将《围城》翻译成德文的邓成博士拜见钱钟书,钱先生很幽默地说:“现在,许多青年读者看了我的小说《围城》,一定要看一看我是什么模样的。其实,你吃了鸡蛋,何必一定要看鸡呢?”邓成博士一听,也幽默地说:“这么说,我今天是来看‘鸡’!” 两人相视大笑。

秋日午后,坐在阳台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一本新期刊,一杯菊花茶,边读边品。看到钱先生和邓博士的对话,我突然有了看“鸡”冲动,想去看一看那生长在园子里的菊花。

时过寒露,菊有黄华,正是菊香时。于是说走就走,和夫人驱车去鹤乡菊海观菊。

鹤乡菊海位于射阳县洋马镇。洋马镇是著名的中药材之乡,种植菊花历史悠久,前些年这里发展菊花旅游,打造了“十里菊香”。今年旅游品牌升级,建成了“鹤乡菊海”。从青年路高架出城,经建军东路,转临海公路,约莫50分钟,便到了鹤乡菊海。

景区服务甚是周到,进园处每人分送了景区地图和菊海简介。看地图,景区面积真的很大,俨然是一处现代农业园区。分为三个区:菊花培育区、室内展示区和室外种植区。看简介,我们惊讶园区的菊花有上百个品种,又以观赏类地被菊为主体。为利用好有限时间,欣赏到最精华的菊景,我和妻子选择直接去室外种植区观赏。

在种植区的入口,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实实在在的菊海。辽阔的菊海,东边、南边、北边,一眼望不到边际。平静的菊海,刀削似的平平整整,波澜不兴。但又不似大海,青岛、海南的海是湛蓝的,盐城、南通的海是浑黄的,而面前的菊海,却是花团锦簇、五彩斑斓。不仅感叹,菊海就是造物主铺就的一幅硕大无比的艳丽地毯。

种植区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块色区,一部分的间色区。在块色区,色彩是一块一块的,一个田块就是一种菊花,只有一种颜色。“玫瑰金”区,是粉色的,淡淡的粉像淡妆的少女;“一品红”区,是火红色的,火红火红似关公爷的脸;“金陵黄”区,是亮黄色的,远远的看一眼定会为之大大地惊艳;“紫衫”区,也是红色的,但是那种洋红色,明显没有那么暴烈;“洋马白菊”区,是白色的,雪一样的白,那么干净,甚至圣洁。

每个色区的菊,横看是无缝无息的完整一片,纵看则是一垄一垄、一列一列的,整整齐齐的排列。垄中的每一棵菊,又是一簇一簇的。所有的花,都是争先恐后地站立枝头,花挨着花、花挤着花,不用手去划开,看到的只有一堆花,而根本看不到生长它的花枝和陪衬它的绿叶。

间色区是中心向外扩散的圆形区域。圆心是用一品红和洋马白两种色彩做成的太极图。圆心外围是九块扇形块区,每个扇形块又是由九种颜色由里向外排到。九块和九层,象征九九重阳,契合于重阳赏菊。有游人用无人机拍摄,分享了拍摄图像,那仗阵、那气势真的难以用言语形容。

种植区的菊都是地被菊科,植株都不高,一般在20~45厘米;花也不大,花径一般在3.5~5厘米。但花很密,每一株或每一簇都有近百只花朵。那么多的花朵挤在一起,恰似健壮绵羊身上的厚毛,密密麻麻。每一朵菊花除了颜色外,长相基本相似,圆圆的,中央是花芯,花叶一层层向外舒展。虽然每朵花的样子都差不多,但在那花的海洋里,看到的是鲜艳的灿烂和奢移的色彩,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就像阅兵式上看到的是威武和雄装,身着戎装的士兵和将军只是威武的一部分,从不单调,从不重复。

看过菊展上展出的独木苗,每株一盆,仅开一朵花,而且花朵会培育出“千奇百怪”的模样,煞是漂亮。再看这些地被菊,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另一种美呢。

我和妻子都很奇怪,平时我们泡茶菊花要么是黄的,要么是白的,怎么没有这样多的颜色。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的菊花都是科研部门培育的观赏类菊花,并不用于泡茶和入药。洋马药农种植的菊花是另外可食用品种。现在洋马菊花种植面积6万亩,干品5000吨,已被评为地理标志产品。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此菊非彼菊,但转仿一想,它们都是一样在为我们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在回程路上,妻子说有菊必有诗,有菊也有文,我说也是。我随口说出:“不是花中更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妻子也立即接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我问,为什么隐居之人偏爱菊。妻说,想得深了,专心开车。一路诗意,一路笑语。

晚上,菊兴犹在,余音绕梁。用百度搜索关于菊的诗,关于菊的人,关于菊的经济。对菊有更多的认识,更深的情感。

后来,我又想。其实,美并不总是用眼睛去看,也需要用文字去描绘。菊美,也是。其实,香也不总是用鼻子去嗅,也需要用心去体会。菊香,也是。其实,茶也不总是用来解渴,更多是去滋润心灵。菊茶,也是。

菊有黄华,赏菊是一种享受,徜徉在菊海,我们便也与菊一道成为了风景。

一杯菊花茶,喝的是茶,也是诗,也是美,更有人生的感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