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光英的头像

杨光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6
分享

泸县民俗——龙灯拜年

舞龙,也叫“耍龙灯”或“龙灯舞”,四川泸县一带耍龙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最初,它是一种祭祀祖先、祈求甘露的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活动,到了唐宋时期,已经成为逢年过节的常见表演。龙是吉祥的瑞兽,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龙灯是龙的化身,是民族节日传统灯彩。

流传至今的泸县龙舞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按道具分为:草龙、水车龙、火龙、彩龙、板凳龙、荷花龙等。按色泽分,有:金龙、银龙、青龙、黄龙等。草龙为龙舞之母,舞草龙,意为感谢上天赐予五谷丰登,祈求来年六畜兴旺;舞彩龙、水车龙,呼唤天降甘露,祈求人间风调雨顺;舞火龙意为消灾避邪,庇佑百姓平安吉祥;舞荷花龙意为追求美好,奔向光明生活;舞板凳龙意为祝愿家庭和睦、四邻为亲、国泰民安。因此,龙灯拜年、龙灯贺喜成为泸县人的一种习俗。

在泸县,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就有耍龙灯的到各家各户拜年,少则两三人,多则八九人。敲锣打鼓,龙头上挂着铃铛,很是热闹。

龙灯拜年的礼仪主要有四个环节——

首先送帖。先由龙灯队的组织者打前站。送帖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吉利语。龙灯队到之前送帖,显得庄重,也是让主人有所准备。每年正月初一,大户人家尤为重视,大清早,打开大门。主人会准备茶点、香烟,腾出开阔的场地,准备好大大小小的“彩头”(红包)。盼望着龙灯上门送帖子。本地最好的龙灯、人数最多的龙灯、上门的队伍越多,表明这家人在当地越受尊重或越是显赫。

其次,是讨彩。送帖过后约半个小时,龙灯表演队在打有队伍名称的灯牌(如“方洞金龙灯”)带领下,或敲锣打鼓或唢呐高奏,热热闹闹,来到大户人家,按当地习俗,主人家事先都要把大院门关上,等待龙灯队伍喊门。举牌人庄严肃穆地站在大门中间,行礼高声吟诵吉利子,请主人家开门拜年,才龙门大开,然后是主人家的诘问,一般的诘问答案都是吉利语、祝福语。其乐融融,皆大欢喜,主人家想要的效果达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更加浓烈。有的主家为了讨更多的吉利祝福语,频频发诘设难。如此来往来诘、对,一个个“吉利词”答案直说得主人家喜笑颜开,打赏连连。

接着是祭拜。龙灯队进朝门后,首先向着主人家堂屋里供的家神财神高举龙头,献上送财、祝福的话语,再点动龙头拜年,龙身龙尾也随龙头摆动。主人家也会点起香烛敬龙,在旁边拱手作揖还拜。

最后是舞龙。祭拜礼完毕,队伍来到大院,锣鼓音乐升起,开始舞龙。一般舞龙开始还要向长者和主人以龙头拜年,有时也安排在过程中拜年。泸县原始龙舞的耍法基本是在祭祀的基础上,以模仿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场景为主要表现形式,再以龙宝引带,让龙与“宝”之间嬉戏缠绵,产生戏剧效果。基本按“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程序安排套路,也有按双和“宝”的关系安排套路的:“探宝、抢宝、夺宝、戏宝”等,龙在夺宝而不得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性格展示,穿插扭曲,摇头摆尾,上下盘旋,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不断地扭、扑、挥、仰、跪、摇等,“极尽龙性”姿态。响铃声不断,活灵活现,场面壮观,吸引着不少人观看。耍龙的时候,有的大妈朝龙灯撒米,说是该年的牲口好养些。

泸县龙舞不但有成熟的套路,更具有情节和戏剧性,短短的几分钟表演,不但有情景模拟、叙事、矛盾冲突,更具有戏剧的情节展示。因此,泸县龙舞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舞完,大户人家贤惠的长者和主人家会给红包答谢。大部分主人家还会准备茶食点心,有的女主人还煮荷包蛋或汤圆,摆好桌凳,招待舞龙队全体人员,如果到了饭点,有的还邀请队伍吃饭喝酒,表示主人家贤惠大方,待人接物,有礼有节,家风门风口碑远播。春节的喜庆气氛也因为龙舞被推到了高潮。如果没有请吃点心或饭,龙灯队走时,还打发东西,如毛巾、香烟、腊肉等。

以前,耍龙灯不仅在本地区耍,还到外地区“拜年”,到镇上或城市宽阔的街头、广场去表演。每当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各个民间“舞龙”队大显身手,引动万人空巷。

近十几年了,每年元宵节,龙城泸县,都要举行“龙舞闹元宵”民俗活动。甲辰龙年的正月十五下午,我去参加了此活动。泸县花园干道有万人围观,一场庞大、美轮美奂的非遗盛宴,在这县城激情上演!每个镇都参加,比赛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潮河镇的“铁水花龙”,兼具龙舞表演与非遗打铁花,铁水花在龙舞群中绽放,绚丽夺目;随后,国内闻名的“泸州雨坛彩龙”闪亮登场,这是龙舞中的经典款,高超的表演水平引满堂喝彩……牛滩镇金山荷花龙、石桥镇板凳龙、天兴草龙、太伏镇功夫龙,以及鸳鸯龙、水车龙、乾坤龙等20支队伍尽显神通,队员们精神饱、动作娴熟,在眼花缭乱间完成“出洞、翻滚、戏珠、夺宝”等高难度动作。舞龙者在“宝”地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变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展现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表演套路完整、流畅,传统表演与观赏性有机结合,艺术性较强。此外,还有非遗民俗表演,如百和镇的莲枪、得胜镇的花灯、牛滩镇的马儿灯等同步进行,形成了万众闹元宵的喜庆场面。‌

龙舞比赛结束后,便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巡游祈福活动。20支龙舞队伍依次从人民广场表演区沿花园干道两侧一路巡游表演,沿途数万观众夹道欢迎,迎接神龙拜年、祈福。神龙起舞象征着幸运吉祥,舞出了祥瑞和祝福,舞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耍龙灯,是中国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其寓意深远且丰富。

首先,在春节期间或元宵佳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里,通过舞动龙灯,人们希望以此带来好运和吉祥,祈求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健康,农作物丰收,生活幸福美满。其次,耍龙灯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和信仰。通过舞龙灯,人们向龙神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并祈求龙神的保佑和庇护。此外,耍龙灯还蕴含着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寓意着人们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帮助、携手共进。

泸县是中国龙文化之乡,汇聚了以龙舞、龙桥、龙雕为主的国家级文化遗产。龙灯拜年习俗,流传至今。舞龙不仅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更是文化与娱乐的结合,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