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海宁的头像

王海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06
分享

我看“适者生存”

探亲旅居北美城市多伦多。

每月要去理发店理发,价格20加元左右。前不久搬到万锦地区,理发店剪头价是40加元起,高了不少。万锦是华人聚集地,我们居住的小区以华人为主,有个微信邻居群。群内有人推介,有华人理发师傅在家接活,技术好价格便宜。

打电话和理发张师傅约定时间,按导航找到地方。那是幢连排别墅,地下室摆放着三张理发椅,墙上大镜子,还有烫发架等物件,就是个小理发店。张师傅六十来岁,手脚麻利,开朗健谈,边理发边聊天。张师傅是河北人,儿子移民加拿大,前几年他也办了移民。刚出来时有些茫然,英语水平只有“yes,no,ok” ,只好靠儿子供养。张师傅不甘在家混吃等死,琢磨着在家里接点理发活。老张师傅是老理发师,还兼职美发培训中心理发教师。家庭理发业务开展后由于技术好服务好加上价格也好,很快打开局面,很多华人小区微信群都有他的顾客。张师傅指着镜子旁挂着的笔记本说,现在顾客蛮多,他登记预约时间,只要按时来不用等马上能理。我见他技术确实不错,不由多夸了几句。张师傅一脸自豪,月收入大几千,养自己绰绰有余。说话间已经完美收工,一看才七八分钟,剪得还真不错。见我真心称赞,张师傅哈哈一乐,欢迎下次还来照顾他生意。

离开后我脑海中突然想起一个词“适者生存”。张师傅就是一个普通手艺人,来到国外很快熟悉陌生环境,站稳脚跟,不正好完美诠释了“适者生存”。

我原本以为“适者生存”是中华文明的产物,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处世之道。后来读了些书,方知这也是泊来之词。那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最先提出的。在大自然的恶劣条件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合适跟不上变化的统统消亡了。这是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残酷事实。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得乖乖遵循这个无情的规则。

铃羊为了逃脱野狼的捕食,不得不进化为健步如飞,在悬崖峭壁上跳跃。箭鱼为了甩脱鲨鱼的猎杀,有了利箭般的快速本领。变色龙为了躲避天敌,有了变色的功能,在草丛中为绿,在沙漠中为黄,在土地中为黑,与环境融合一体。山河变迁,天荒地老,从茫茫荒原到生命出现。天翻地覆,冰河世纪,从远古到今天,又有多少物种消亡。能顽强存活下来,无不适应了环境的千变万化。大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此。在学校,在职场,在军营,在仕途,在农村,在城市,你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则如魚入水,怡然自得。反之,则被无情淘汰。

“适者生存”的中心是“适应性”,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有竞争有妥协,强能象赵子龙勇冠长坂坡,弱能如韓信甘受跨下之辱。读懂适者生存,你方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视千变万化大千世界为无物,游戏人间。

当千百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面临就业难时,能不好高骛远,毅然披上黄马甲,骑上电动车游走在大街小巷送外卖者就是“适者生存”。在艰难的环境下先活下去就是王道。学历再高,心境再大,饭都吃不上,还谈什么发展。终不成读了大学还去靠父母啃老。况且不少人想啃老都啃不了。父母也许自顾不暇,真无精力再养你。不如先混口饭吃再想其他。似乎明白为什么有些00后躺平不结婚。当今社会,结婚要买房要生孩子。高额的房贷,孩子的奶粉钱,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费,一辈子都揹负沉重的大山,始终走在还债的路上。与其活得不自在,倒不如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只管自己,少了诸多烦恼。

我以为“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准则。在人类社会固然也要尊循,不过也不一定就是真理。社会太复杂了,套用某一规则真不一定管用。从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到现代的全球经济低迷,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跳楼轻生?股市崩溃,全部身家荡然无存,不如眼不见为净,一跳了之。当订单全无,公司倒闭,银行逼债,房贷车贷,孩子费用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如何适应。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谈何适者生存。没有一丝丝生存的缝隙,你去哪适应。历史上朝代更迭,兵荒马乱,百姓民不聊生,也没有适应的环境。近代的中国,清朝时期从上到下腐败不堪,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百姓无所适从。从“九. -八”开始的抗战,山河破碎,流离失所。狂轰乱炸下,灰飞烟灭,所有一切都是一枕黄梁。在狼烟四起的战争环境下也很难做到“适者生存”。一场接一场的运动,说话都须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随便一个罪名让你万刧不复,你想适应人家不让你适应,也无从“适者生存”。所以要想适者生存也是有一定条件的。

中国有句老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以为老祖宗看得很透彻。投胎可是门技术活,投的好一辈子衣食无忧,投不好一辈子在竞争在拼搏,一辈子在“适者生存”。有的人生下来就在“适”中,从小到大,从上学到工作,科处级,厅部级,安排的妥妥当当,无需竞争无需拼搏。如果命不好,你只能从吃饱肚子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去“适者生存”,去拼搏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适者生存”在人类社会中更多应是针对底层民众的。因为只有他们才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去竞争去拼搏去努力活下去。在网上读过一篇高中生写的议论“适者生存”的作文。大意是他看到一群蚂蚁在搬运食物,于是恶作剧地用沙子盖往蚂蚁。观察一会,蚂蚁顽强地钻出沙堆,仍在不懈的努力搬运,说明蚂蚁没被沙子压垮,适应了环境。高中生感慨,蚂蚁尚能如此,作为新时代的人类更应不惧任何困难,顽强生活。高中生可能没有想到,蚂蚁实在太渺小了,它们无法抗拒高中生人为带给它们的灾难,只有无奈的继续。人毕竟不是蚂蚁,当因社会不公而带来的种种压力时,难道为了所谓的“适者生存”而忍声吞气?面对强势唯唯诺诺打断牙齿往肚子里嚥?那不是生存而是卑微地活着。为了尊严,不要“适者生存”也没什么了不起。海燕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凤凰浴火,在烈火中重生。

我很羡慕理发的张师傅,他很容易在异国他乡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也想“适者生存”,我觉得应该还算可以吧,跌跌撞撞活了七十多岁,有点“适者生存”的意思吧。不然,岂不是早早夭折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如何看待“适者生存”全凭每个人的悟性。一幅漂亮女人裸像,艺术家看到美,登徒子看到淫。看“适者生存”亦如此,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一点也不奇怪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