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熠尘的头像

熠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21
分享

旧物时光

随着时间增加的不仅仅是年龄,还有家中不断添置的物品。虽然一直克制着自己的购买欲望,但不穿的衣服、不用的器具,仍一点一点地侵占有限的空间。看着这些味同“鸡肋”的东西,内心也被烦躁所充斥。终于下决心整理、淘汰一批,美其名曰“断舍离”。

旧物件里有太多难忘的回忆了,抽屉里有戴过的旧手表、用过的旧手机,有上学时的日记本、明信片、褪色了的老照片,有收到的小礼物,还有几张曾经出门时的旧车票……。一边整理,一边回忆。感慨着时光的无情,往事的美好。

一个半新的烟斗在一个小塑料袋里装着,我轻轻拿出来抚摸着,又放了回去。这是我为纪念父亲而收藏的。家中除了照片外,已经没有多少与他有关的物品了。从平房搬家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便小心地收藏起来。父亲一直嫌成品烟劲小,只吸卷烟。记得他专门有一个装烟丝的木匣子,里面放着烟丝、火柴和卷烟纸。小时候我调皮受母亲怂恿,总爱把它藏起来等父亲下班后寻找,看他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拿我没办法的样子是我童年的乐趣之一。这个烟斗是哥哥工作后送他的,他乐呵呵地接过,装上烟丝用力吸上一口,美美地笑着。只是仅仅几年之后,父亲便患重病把烟戒掉了,直到他离世再也没用过个这烟斗。

母亲的专用座椅——一把老式的弹簧椅子套着花布座套立在餐桌前。因是父亲打制的,母亲执意要从平房搬来。椅子是榫卯结构的,没用一个钉子,除了颜色被岁月包浆了,依旧结实牢固,没有一点摇晃的迹象。再看看现在的家具用不上几年不是掉螺丝就是磨掉了包着的木纹纸衣。

念旧的人对用过的东西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母亲压箱底的东西太多了,第一次从平房搬家时已经舍弃了一些,但由于母亲当时的坚持,仍有些不适合时代的东西存在着。除了那些能穿但却不经常穿的衣服外,母亲的柜子里一直整齐的叠放着她与父亲结婚时的一件旧袄,说是旧袄,其实就穿过一两次,碎花的布面搭配上精致的盘扣,素雅别致。那是母亲亲手为自己缝制的,针脚细密、工整,母亲的针线活在此处可窥之一二。看到衣服的大小肥瘦,我不仅揶揄母亲说“衣服小了!”母亲笑着说:“还不是因为生过你们这几个才这样的,当年我也是年轻苗条过的!”说这话时,母亲的目光是温柔的,带着些许惆怅。我深为这花袄可惜,半载的光阴它就这样藏在衣柜的黑暗里,像一个被游子遗忘的少妇独守着空闺的寂寞。

我试着穿上这旧款式的花袄,对着镜子,想像着母亲年轻时的模样。我没有参与过母亲的青春,试图从一件旧衣服上还原它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想象,都不能替代时光在脑海中刻下的母亲形象:短发、粗糙且皱纹模生的双手、日渐混沌的双眼和重病后依然倔强的表情。

电脑桌边是一台老式缝纫机,也是母亲的心爱之物。我曾几次商量着要将它送人或卖掉,但母亲始终不同意。虽然她的双脚已经无法再踩动它了,但仍当宝似的看着。遇到有需要缝纫的活时,她仍会坚持坐在那里试一试,虽然每次的结果都是失望地抹着眼泪。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我便不发一言任由她在那里发呆,直到她说一声:扶我起来。我才走过去搀着她从机器前离开。

书架上一本32开、带着咖啡色塑料皮包装的《成语词典》在一堆洁白的书籍中显得格格不入。内里的纸张已经被翻阅的成了黄黑色,如果不是因为有塑料皮可能早就卷边散乱了。这是哥哥刚上初中时父亲给他买的,后来成了我的宝贝。从初一到高三,它一直陪着我,从中学到了不少成语和有趣的成语故事。后来侄子上学,我又送给他用,他外出上学后,它又回到了我的书架上。虽然是本工具书,但也舍不得扔掉,偶尔想起一个词来还会习惯性地去用它查找。

一本薄薄的《千家诗》和一本《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带着岁月的痕迹,立在书柜的一角。用包的书皮已经没已经磨损,内里的纸张已经发黄变脆。这些是我古典文化的启蒙读物,当时我才上初中。在那个条件拮据的时代,那几本书便成了我重要的精神时粮,没事的时候便会拿出来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而盛名。我初读的时候便被惊艳到,当时记忆力也好,读了三遍后便会背诵了,回想起那段青涩又美好的时光,真的要感谢书籍给我的馈赠。我在这里读到了李白神奇旖旎的想象、读到杜甫对远方妻子的深情、读到了鲁志深倒拔垂杨柳的豪迈,邂逅了刘兰芝、崔莺莺、杜丽娘、李香君、杜十娘……这些传奇女子。一些课本上没有读过的经典,在这里我与它们相遇了。

信手翻开书页,中间夹着两张稿纸,上面摘抄着《行路难》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字迹歪斜丑陋,现在看着羞愧不已。书的中间厚厚的隆起,里面是一朵干枯的菊花和一枝文竹的叶子,是什么时候夹进去的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母亲曾栽种过几盆菊花和第一次在同学家中看到文竹时便喜欢上了它的青翠挺拔。时光中有太多被我遗忘的东西,从这些旧物中我似乎又捡拾起一些来。

念旧是一种情怀,或是一种性格。在北京,新识的好友很是投缘,仿佛是旧相知,不仅搭伴去了孔庙、地坛、故宫,晚上还相约去了北京的老胡同,为的就是感受旧生活的那种味道。窄窄的巷道在昏黄的灯光下,幽静、寂寥,走在不太平整的碎石路上,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透过半掩的院门我们在一些旧物上寻找过去生活的影子,想像一段幽秘的岁月。我们唏嘘着那些旧时代人生活的艰辛,也感叹庆幸自己现在拥有的生活。

不知不觉间这些旧物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时光的手在它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它带着沧桑的美感打开了通向过去的甬道,沉睡的记忆被唤醒,内心在一次次回顾中泛起浪潮,那些温暖的旧时光带着暗香款步向我们走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