墎牛脱贫记
尹全鸿
1
这一天,对于墎牛村过去的无数个每一天,都是一样的!
这一天,对于墎牛村迎来的新的一天,毕竞又是不一样的一天了——
一条消息在墎牛村,在墎牛村所在乡——川北羌族乡不胫而走:闻名全村的懒汉穆否极结婚了!而这个消息听了更叫让人兴奋的还是:跟穆否极结婚的不是别人,而是墎牛村有口皆碑、端庄贤淑的寡妇赵秀梅!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在墎牛村人眼里近乎完美的赵秀梅,要娶她的羌族汉子算起来不少,就是优秀的也少不到哪里去,但她为啥偏偏就嫁给了这个闻名全村的懒汉子穆否极呢?
其实说不过去的还不只这点。他穆否极懒汉之名闻名墎牛村全村,也不算个啥。因为拢共说起来,墎牛村也就100多户、300多人。对这样一个小山村来说,与其说穆否极闻名墎牛村全村,还不说闻名这方圆百里的群山,比起那些闻名方圆十里八里的乡绅名士名声传得广多了去了!
但这也不算个啥。
这就有个说道了。穆否极闻名墎牛村不算啥,是因为墎牛村土地辽阔,人口稀少,闻名也闻名不到哪儿去;闻名墎牛村方圆百里的群山也不算啥,因为你再闻名,群山也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沉默矗立终不语。
其实穆否极的闻名,归根结底还是闻名在墎牛村所在的这个川北羌族乡。虽然这个群山环绕、城镇居民常驻人口不超过千人的乡,乡场建在一块面积不足五亩,也就是3000多平米的面积上,但这里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历来是四方客商歇脚住宿之地,也是商货交易之地。
穆否极之所以闻名川北羌族乡,因为在这里,他是常年游手好闲,酗酒、赌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为当地人教育子女不学好的典型教材。
如此名噪一方的穆否极,谁还能说他不知名吗?!
可就是这样一个懒汉的典型,今天娶的媳妇却是被乡亲们称道的端庄贤淑的赵秀梅呢!
话又说回来,道是“外人不知情,知情不外人;怪事没见过,见过无怪事。”其实呢,穆否极赵秀梅今日的百年好合,让你听一段脱贫攻坚的故事,你就不但不觉得奇怪,还认为他俩的婚姻真是一桩度尽余波的好姻缘呢!
2
故事发生地在龙安县川北羌族乡的一个小山村——墎牛村。这是一个处在群山深处的小山村,羌民族被世人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这是因为历来的羌民族把寨子都建在云雾缭绕的高半山上的缘故。墎牛村也不例外。
墎牛村是一个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小山村,跟龙安县其他的小山村一样,村民的经济收入除以种植高山蔬菜、水果,养猪、羊、鸡,以及外出务工外,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养牛业。这就得说说这墎牛村村名的来历。
说起墎牛村养牛,还有一段传说呢。据传,大禹治水时期,他有个得力手下叫墎牛,不但精通水利,组织协调能力也强,很受大禹赏识。俗话说,得意而忘形。墎牛自以为得到大禹赏识,渐渐地便狂妄起来,除大禹外,他对任何人的话都不听。做起事来也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一次河道疏浚施工中,明知施工方案违反操作规程,墎牛仍然不听他人劝阻强行施工,结果造成多人伤亡。墎牛的所作所为,之前大禹也有所耳闻,也计划找个时间跟墎牛好好谈谈。但一直因为忙于治水工程,同时也认为用人要从大处着眼,有点小毛病也没啥。现在,没想到墎牛的小毛病,如今却犯下如此重大的错误。大禹为此一方面后悔不已,一方面也为自己没有及时纠正墎牛的错误而自责。
墎牛被发配到如今的墎牛村反省。临行前,大禹说,墎牛啊,希望你通过反省,好好改一下你这个牛烘烘的脾气!为了随时提醒自己改掉这个牛脾气,墎牛就在村里养起了牛。
墎牛毕竟是个有能力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村子很快人畜兴旺,特别是养牛业,成为这个村养殖业的主业。后来,这个村也就改名为墎牛村了。
其实,墎牛村养牛还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水草丰美,一年四季气候宜人。特别是山野地里自然生长着各种野生中药材,牛吃了夹杂草中的野生中药材,产出的牛肉除了肉质鲜美外,甚至还有股药香味儿!如此,这里的牛肉不但味道鲜美,还有保健作用,引得外面的牛贩子争相前来贩卖。
虽然牛肉这么抢手,但墎牛村人一直都没有开展大规模的养殖,原因很简单:道路不通畅。山脚下不到十里就是川北羌族乡,但上山十余里的羊肠小道,路窄弯多,一边紧贴崖壁,一边就是深达十数米、或数十米高的悬崖,空脚了手地走在这样的小道上都时时刻刻感到步步惊心,更别说要赶上几头肥壮的牛了!因此,面对商机无限的养牛业,墎牛村人也只能望路兴叹。
3
时间到了二十一世纪,墎牛村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政府财政补贴,修通了通向外面的十余里村道。原来爬山需要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如今汽车只需十几分钟。然而,路通了,并不等于产业就自然发展起来了。长期的贫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发展产业资金的短缺、技术的缺失,成了村民发展养牛业的两只拦路虎。
发展的长期滞后,又深处大山里面,村民文化素质低下,基层组织涣散,村集体经济空壳……墎牛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省级贫困村。
就这样,“第一书记”孙一航历史地与墎牛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秀梅,村里来了新书记,还不搞快点去看!”路过她家的乡亲兴奋地告诉她。
赵秀梅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个晴朗的艳阳天,她正在家里忙着洗被子。放下手里的活,赵秀梅甩着清洗手后沾着的水珠,拉上门便往村委会赶。
赵秀梅的家离村委会不远,几分钟就赶到了。
赶拢一看,眼前是一个面孔清清爽爽、个头中等的年轻人,寸头的短发象钢丝一样尖锐地直立着,浓眉大眼的,显得精神劲儿十足。白体恤、白短裤,白色袜子套在白色运动鞋里,一顺色的白色装束,挡不住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大家好,我叫孙一航,在市文联工作,是下派到这里工作的‘第一书记’,也是来向大家学习的。今后,长辈的可喊我小孙,同辈的的可叫我一航,碎娃儿叫我叔叔,叫哥也行。”
见村委会坝子里越聚越多的村民,孙一航主动地介绍起了自己。
“哦,孙科长是市文联创联部科长。他派到我们村担任‘第一书记’,是帮村上建强基层组织、发展经济,推动精准扶贫,为我们老姓办事服务,搞好村里的管理,把我们村治理得更好。”站在一边的乡党委副书记接着说。
“路上,我们征求了孙科长的意见,他说要住到最贫困的贫困户家里,所以,他自己选择住到贫困户穆否极家里。”村支书说到这里,接着就问:“穆否极来了没?”
“来了,来了。”站在人群中的穆否极大大咧咧几步上前,提起放在地上的行李,“走哇,孙书记。嘿嘿,我家也住当官的了!”
他的举动、话语引来现场一片笑声……
4
自打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墎牛村村道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给发展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部分村民不等不靠,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都已经脱贫。没能脱贫的,不是因为没有发展经济的能力、办法,就是老弱病残。但象穆否极这样仍然没脱贫的,就是一个特例。他有知识、懂文化,没病没残,正值壮年,但就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成天酗酒、赌博,三十好几的人了,家里穷得叮当响,至今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一条。
自从孙一航住到他家后,对孙一航的劝告,他不但没听尽去一句,而且原来他干的家务活儿,他也不干了,操起手全甩给孙一航去干。对此,穆否极的态度是,你一个城里工作的娃儿,我看你坚持得到好久?穆否极是想用这个办法把孙一航气走,叫他知难而退。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孙一航不但认认真真干着这些活,对他穆否极的思想工作一天也没放松,可谓是苦口婆心了!
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这一个月里,孙一航与村民摆龙门阵、开坝坝会,走访完了全村的一百多户农户,摸清了全村党员、村民和贫困户、五保户情况,并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了梳理,仔细地登记造册。同时,在穆否极和赵秀梅的陪同下,孙一航翻山越岭走遍了墎牛村墎家田水沟、大水沟、刘家沟的山山水水,对村情地貌、基础设施有了全面的了解。
如今,村里有致富能力的贫困户抱团发展产业的工作,孙一航都做通了,对墎牛村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孙一航心中也更有底了。下一步,他就要带领村两委班子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抓好村民养殖技术培训,落实产业发展资金,进一步完善通往每户农户的组道、户道等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孙一航现在唯一苦恼的就是穆否极。任孙一航如何的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穆否极就是死猪不怕温水烫,只要不陪孙一航去爬坡涉水了解村情,他就趁孙一航稍不注意时下山去酗酒、赌博。
孙一航对穆否极既恼又恨。恼的是自己水平有限,没做通穆否极的思想工作,恨的是穆否极麻木不仁,就象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尽管如此,孙一航仍然对穆否极抱着无尽的同情和信任。因为他通过赵秀梅,了解到了穆否极不一般的身世,他相信现在的穆否极本质上不应该是这样的,改变后的穆否极应该是另外一个不一般的人。
通过赵秀梅,孙一航对穆否极有了全面的了解,今天的穆否极之所以是现在的这个样儿,那是有故事的。
5
赵秀梅和穆否极从小就要好,不仅同村,还在一个生产队(现在的村民小组),穆否极一直象大哥待小妹妹一样待她。两人是无话不说,没有秘密。
穆否极的妈妈欧阳春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墎牛村的。之所以被安排到这又穷又偏远的墎牛村,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欧阳春的爷爷,也就是穆否极的外祖祖,解放前是龙安县的保安团团长。解放前夕,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争取、感召下,毅然带领保安团起义,迎接解放军入城,可是在战斗中却不幸中弹牺牲了。而与他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在起义后因大军南下解放大西北,战事紧张,接到调动命令,还没来得及交接工作,就走了。因此,穆否极外祖祖的身份定性就一直悬而未决,成了历史的疑案。
穆否极的外爷与外婆先后到龙安县高级中学教书,他们相遇、相知于龙安县高级中学。外爷国学功底深厚,在学校教汉语,外婆留过洋,专攻英语,是学校英语学科教学的翘楚。他们结为伉俪,被龙安县高级中学师生公认为是一桩才子佳人的美好姻缘。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穆否极的外爷、外婆在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的现实境遇。学生造反有理,教师被打成臭老九。穆否极的外祖祖是国民党旧军阀的这段历史被人翻出来后,自然是被指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军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动派;而穆否极的外爷成天诵读古文古诗,摇头晃脑的,一听一看就是孔老二的封建余毒;外婆则是里通外国的特务,根据就是她在课堂上讲些唧哩哇啦谁也听不懂的外语,便于在她传递情报时专门来蒙骗人民群众。
出身在这样一个反动派加特务,充满封建余毒的家庭里,他们的子女肯定也不是一个好东西!就这样,欧阳春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中被“流配”到墎牛村,接受革命群众的监督、改造和再教育。
穆否极的外爷外婆在成天被批斗,身心和肉体蒙受巨大伤害的情况下,知识分子的羞耻观使他选择了自杀,在吞食大剂量安眠药后,双双含恨离开了这个世界。祖父身份的不清不白,妈老汉儿的蒙冤含恨而死,这给年仅16岁的欧阳春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面对如此打击,欧阳春却仍一如继往地跟着墎牛村的乡亲们下地干活,上山打柴,没有表现出一丁点悲凄。说得主观一点,也许是血液里流淌着祖父作为军人性格的坚毅,客观上来说呢,其实是欧阳春遇到了善良淳朴的墎牛村人。自打第一天来到墎牛村,村里的人就从来没有歧视过她的身份,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劳动中从不让她干重活,只干力所能及的活路。这让欧阳春身心随时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其中就包括赵秀梅一家人的关爱。
赵秀梅的爷爷因病早逝,她老汉儿赵天成那时才6岁,丢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到欧阳春插队到墎牛村时,赵天成已经是二十啷当岁的大小伙了。
欧阳春一到墎牛村,赵秀梅的婆婆就主动让村里安排到她家里住,并把她当作自己的闺女看待。在墎牛村娶媳妇难的那个年代,不能不说赵秀梅的婆婆就没有让欧阳春将来作儿媳妇的打算。同时,时隔不久,面对清秀、文静的欧阳春,赵天成就明显表现出有意于她的意思,后来甚至达到痴情的程度。但赵秀梅的婆婆看得出来,欧阳春并没看上文化不多的赵天成,而是村里的一个孤儿穆成功。
穆成功妈老汉儿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前夕随解放大军南下,双双牺牲在战场上。解放后,龙安县委把革命遗孤穆成功接到县上,安排到一家没到子女的中年夫妻家里照顾他,并安排他读书学习。这样,穆成功读书读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初中都快要毕业了。同样的,受文化大革命大的政治气候的影响,他仍然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墎牛村,接受革命群众的再教育。
穆成功家的房屋多年没人居住,又没人打理修整,到穆成功回去时,已经没法居住了。那时村上一没钱,二又成天抓革命促生产,考虑到穆成功的老房子紧挨着赵秀梅婆婆家的房子,就借用赵秀梅婆婆家的房子的一面墙搭了个草棚子,供穆成功居住。赵秀梅婆婆很喜欢这个言语不多,白净而又腼腆的男娃子,就把新搭的草棚子作了灶屋,让穆成功住到他们家的正屋里去。
穆成功和赵天成就成了要好的兄弟,而同住在赵秀梅婆婆家里的欧阳春,成了这两兄弟倾心呵护的小妹妹。
淳朴、善良的赵秀梅婆婆深知强扭的瓜不甜,同时在她的传统观念里,“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也根深蒂固,于是顺水推舟地成就了穆成功和欧阳春的婚事。
穆成功和欧阳春的结婚,使受此打击的赵天成自此一蹶不振,婚事一拖再拖,直到穆否极已经五岁了,才死了心,经人介绍与赵秀梅的妈妈成了亲。却不料,穆成功和赵天成到山里去伐木,没掌控好的木筏子冲下深山沟,穆成功和赵天成双双罹难。如此,六口之家的大家庭,失去了两个壮年男人,就只剩下赵秀梅的妈妈、婆婆和欧阳春、穆否极孤儿寡母的四口人,以及还有没出世的遗腹子赵秀梅。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赵秀梅的妈妈、婆婆和欧阳春三个女人的身上。赵秀梅的婆婆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在生活和精神的双重重压下,几年后就因病去世了。
欧阳春虽然年轻,爷爷起义的事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当年与他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证明属实,并被正式授予革命烈士。但一想起父母的冤屈致死,面对丈夫的英年早逝,她始终还是摆脱不了抑郁的心情而少言寡欢。每当夜里望着熟睡中年幼的儿子,想到每一个青灯孤枕的夜晚,以及自己孤身一人清冷而漫长的接下来的人生,她时时都感到寒意浸透全身的每一处毛孔。
现在,她之所以坚强的活着,就是寄希望于儿子穆否极。欧阳春看到,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知识分子又重新受到重视。当年,她和穆成功一起给儿子取名“否极”,就是取“否极泰来”之意,希望在遭遇这一系列逆境后,命运会向顺境转化,给儿子带来好运,再通过自身努力,儿子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欧阳春知道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为此她尽自己所学,在儿子三岁时就教他识字、算算术,五岁时就教他学英语……到穆否极上小学时,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课程,进入初中学习。那时穆否极才10岁。
如果命运不发生改变,穆否极应当是初中读完读高中,然后参加高考读大学,成为那个时代的娇子!但是命运没有如果,只有活生生的现实。就在穆否极全力以赴迎接中考时,欧阳春全力支撑的意志还是没有对抗过身心的劳累,最终还是一病不起,半年后就溘然而逝了。欧阳春的生病,对一个年仅13岁、心智还没成熟的少年来说,直接导致了小否极成绩的直线下滑,到欧阳春病亡时,穆否极也结束了他的学业。
赵秀梅的妈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能够在养育赵秀梅的同时,肩负起养育穆否极的责任就实属不易了,她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管教的办法。如此,失去了管教的穆否极从此在村里过上了无所事事,到处游荡的日子。
最终,经过岁月的浸淫,墎牛村就出了一个游手好闲、酗洒好赌的穆否极。
6
人,生本善良,那些大奸大坏之人,不是他们生来就是这样,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穆否极从少年时代的优秀,到现在的堕落,除了缺少管教外,就是受他生活的那个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一些有劣迹恶习的人的带领鼓动,在长期的熏染下才有了今天的穆否极。
所以,了解了穆否极的身世的孙一航相信,假以时日,曾经优秀的穆否极是会改变回来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穆否极时不时的趁着孙一航不注意的空档下山去酗酒、赌博,但比起以前来,时间和次数少多了。孙一航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时刻都在影响感染着穆否极。表面上看还是原来的穆否极,但在他的内心里已经慢慢地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外人可能看不出来,甚至他穆否极自己也都还没意识到自己人生观在发生着不易觉察的变化。
自孙一航住到穆否极家里后,不仅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大部分家务活,还自掏腰包新置了铺盖、枕套枕巾等床上用品,购买了一些生活所必须的家具,修缮了房屋……整个家突然之间焕然一新。同时,面对孙一航真情而又苦口婆心的劝导,随着时间的推移,穆否极也渐渐在内心叩问自己:这二十多年的时光,自己真的是荒废了!如果要改变自己,还能够吗?我又该咋个办?
孙一航的苦恼、穆否极内心的叩问,在一个偶发的灾难面前,发生了峰回路转的转变!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吃过夜饭,为舒解屋里的暑热和闷气,孙一航、穆否极相约到山里去转转,这是一个月来他们已然形成的习惯了。
黑樾樾的远山如泼墨的山水画,皎洁的月光如水一般泼撒在山坡上,山风轻拂着他们浑身燥热的皮肤。走了一段山路后,他们坐在常坐下来摆龙门阵的地方,一边聆听山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各类虫子唧唧咕咕的低吟声,以及偶尔传来的一声尖锐的鸟啼,一边乘凉聊天。此时已是夜阑人静之际,突听龙呤虎啸之声从黑沉沉的群山之巅传来,很快就在他们的头顶响起!生长于斯的穆否极很快就明白了:这是突发的山体滑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此时,他们只要迅疾地纵身一跃,就可跳到沟对面约两米之遥的崖壁的一处平台上,然后抓住崖壁上的树枝及垂下来的滕条攀附而上,爬到对面的山坡上,就能躲过这一劫。
在这转瞬即逝的机会面前,还没等穆否极有所反应,随着孙一航一声“极哥,快跳!”的话音声,穆否极感到身后有一双手猛地将自己一推,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穆否极的身子条件反射般地向对面崖壁下的平台上纵身一跃……与此同时,孙一航瞬间就不见了……
寂静的夜里,巨大的轰鸣声呼啸而来,随着滑坡体迅雷之势的倾泻呼啸而去,瞬间就归于沉寂,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就是山区地质灾难的最大特点。
见惯也习惯了这种灾难的穆否极,特别是经历过2008年“5·12”特大地震震荡的穆否极,不久就从麻木中缓过神来:在他家住了近一个月,跟他朝夕相伴、真心交流、苦口相劝,现在还以命相交的好兄弟孙一航永远地没了!
面对皎洁月光下沉默不语的群山,泪流满面的穆否极爬在滑坡体对面的山坡上,口中声声呼喊着——
“一航,我的好兄弟啊,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承认你说的都是对的!我也知道我所做下的一切都是不对的,可我咋就这么浑呢,就是不知道改,还跟着你对着来,老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呢!?”
“兄弟,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听你的,痛改前非,做一个堂堂正正象你一样干一番事业的好男儿!”
然而,回答他的只有轻拂而过的山风,山无声,月无语……
也不知过了多久,穆否极仿佛听到有人在喊他:
“极哥,你在哪儿?你没事吧?”
是的,微弱的声音就发自那边滑坡体的最下面!
是一航兄弟在喊他!
穆否极三步并作两步,沿着他这边的山坡迅即地向下跑去,跑过了那边山坡的滑坡体,纵身一跃跳到了对面的山坡上。
月光下,他清晰地看到,孙一航躺在一片茂盛的草地上。
走拢一看,衣服裤子鞋子都还完好无损地穿在孙一航的身上。但穆否极不敢对他有丝毫动作,如果稍有不当,就会造成孙一航的二次伤害。
一航兄弟,你没事吧?穆否极一下子就跪在孙一航的身旁,用手轻拂他身上的每一处关节。一航兄弟,你试着轻轻地动一下,看哪里伤到了?
于是,在穆否极的帮助下,孙一航动了动手,又动了动脚,在确认没有问题后,然后慢慢地坐起来,最后在穆否极的搀扶下慢慢地居然站了起来!
在穆否极的搀扶下,他们回到了家里,灯光下,孙一航除了手脚的一些擦挂伤外,没有大的外伤。第二天,又在穆否极的陪同下,到龙安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也没有受内伤。
穆否极喜极而泣: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啊!
事后,穆否极和孙一航再次来到了那晚发生滑坡体的地方,发现这只是一次较小规模的滑坡,而且滑坡体均是泥土和少量沙砂。当时,孙一航应当是被倾泻而下的泥沙一下子就裹了出去,然后随着惯性翻滚到茂盛的草地上。由于没有受到大的石头或石块撞击,所以就没有受到内伤,而只是受到一些擦挂伤。
对此次意外的灾难遭遇,孙一航不仅内心很宽慰,而且由衷地高兴。因为这场灾难过后,他看到心怀愧疚的穆否极跟昨天的穆否极判若两人:穆否极彻底地改变了!
7
作为组织派到墎牛村的“第一书记”,孙一航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在公招到市文联工作前,孙一航作为大学生村官,担任过三年村主任助理,因此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结合墎牛村的实际,孙一航认为必须“抓好村级班子建设这个保障、找准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明确贫困户贫困原因后的因户施策”这三个层面的工作。
一个村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村班子,这是做好全村工作的组织保障。针对部分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对党的政策理解不准确、不透彻等问题,孙一航与村干部广泛交流,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集中学习,提高村干部的理论水平。
老百姓要增收致富,关键在于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对墎牛村来说,有祖祖辈辈养牛传统积累下的丰富实践经验,现在关键是如何与当今的科学养殖技术结合起来,把养殖肉牛这个优势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墎牛村水草丰茂也是养殖肉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要发展壮大养殖肉牛这个产业,面临的现实是老百姓普遍缺资金、不懂技术。同时,养殖产业的风险无处不在,老百姓缺乏承受风险的能力……
脱贫攻坚就是要切实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梳理贫困户贫困原因,做到因户实策。孙一航通过前期的走访调查,梳理出了全村贫困户有能力缺资金、既无能力又无资金等贫困原因,因户施策地制定了相应的脱贫路子。同时,对全村五保户、享受国家残疾人生活补助户进行再确认、再登记,通过申请,实施社会保障兜底,确保届时墎牛村整体脱贫。
对一个省级贫困村来说,墎牛村在抓好以上三个层面工作的同时,关键还在于必须打好助力全村老百姓增收致富与加速推进贫困户脱贫齐头并进这个“组合拳”。这个“组合拳”重点在老百姓增收致富,难点在脱贫攻坚。
通过调查分析找准问题症结,孙一航明白,这只是第一步,而关键的一步是要付诸行动,找到解决问题办法。
首先是解决缺资金的问题。孙一航一方面起草报告向市文联党组报告,请求支持与协调;一方面,他天天跑乡上和县里,向县交通运输、发改、扶贫等相关职能部门汇报,请求支持。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公路修建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墎牛村实现了每家每户通公路,彻底解决了出行、卖买难等问题;县发改、扶贫等部门的养殖项目发展资金,助推全村的肉牛养殖规模达到3000余头。
然后是解决养殖户不懂技术、缺乏抵御养殖风险能力的问题。孙一航认为,有技术,又具有抵御养殖风险的能力的,就一定要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养殖公司才行。
所谓“无巧不成书。”孙一航在担任村官期间,村里发展养殖业时,跟一些饲料大企业打过交道,于是他通过一家饲料企业与一家名叫神龙养殖公司的企业联系上了。神龙养殖公司听了墎牛村肉牛养殖情况,特别对山野地里自然生长着各种野生中药材,牛吃了夹杂在草中的野生中药材,产出的牛肉除了肉质鲜美外,还有股药香味儿这种特质的肉牛养殖很感兴趣。通过考察,多次洽谈,最终达成了“公司+农户”、“公司+贫困户”的两种肉牛养殖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由公司负责技术培训、牛病防治,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出栏肉牛;养殖户购买公司的牛犊,负责对牛进行野外放养;“公司+贫困户”模式是在上面条件的基础上,在购买公司牛犊时,公司承担百分之六十的费用,百分之四十由乡上扶贫资金予以支付。肉牛出栏时,公司、乡分别收取收益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的管理费,乡上的管理费归入扶贫资金。
以上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既解决了普通养殖户缺技术的问题,又确保了收益,还把养殖风险降低到零;第二种模式在既解决了贫困户缺资金、保收益的问题,又兼顾了公司和乡上扶贫资金方面事关公众利益的问题。
自此,墎牛村的肉牛养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老百姓致富、贫困户脱贫走上奔小康的富裕大道……
2016年,也就是孙一航担任墎牛村“第一书记”的两年来,全村农户养殖业人均纯收入上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实现脱贫17户。2017年,剩余的6户贫困户将实现全面脱贫,墎牛村随之也将退出省级贫困村的行列。
这也是“第一书记”孙一航向全体村民立下的军令状,他有这个信心,因为他相信淳朴、吃苦耐劳的墎牛村人,同时,实践也证明:这个目标一定会达到!
8
今天我来表一表,表表咱们墎牛村。
回想过去墎牛村,山高路险穷乡壤;
墎牛养牛不牛气,守到金山还受穷。
如今咱的墎牛村,道路畅通产业兴;
资金保障风险抗,墎牛养牛好牛气;
众乡亲们致了富,贫困户们拔穷根。
首先我要赞一赞,全靠党的政策好。
“六个精准”拔穷根,“五个一批”摘贫帽。
接着我要夸一夸,“第一书记”孙一航。
进农户来爬山水,访民困又察村情;
筹资金来谋规划,促民富又解民困;
墎牛村人摘穷帽,致富路上奔小康。
最后还要道一道,懒汉否极成先进。
昔日否极成懒汉,只因思想包袱重;
脱贫攻坚转观念,勤学苦干勇追赶;
脱了贫又致了富,当了公仆入了党;
好事成双姻缘来,今天娶了赵秀梅。
表一表来赞一赞,夸一夸来道一道,
脱贫致富建新村,墎牛迈上幸福路。
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圆复兴中国梦!
……
好、好、好!……
川北羌族乡场上说书艺人张铁嘴的一段快板,把穆否极和赵秀梅的婚礼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哎,穆助理,张铁嘴到是说得好,现在我们只想听你来说道说道。不说你咋个脱贫致富的事,大家都晓得,就是只想听下你和秀梅妹子的恋爱史哦!
就是嘞,就是嘞!
……
众人起哄道。
现在已经是村主任助理的穆否极,也已经是预备党员了,他实现了人生的从生活脱贫到思想脱贫的质的升华。
回想自己这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穆否极不禁感慨万千。一个个人物,一幕幕场景,就像在他脑海中放电影一般一一呈现:二十多年,妈妈就教育他要做正直、上进、诚实、感恩的人,特别是要学知识,因为知识一旦为人所掌握,它是这个世界上谁也拿不走并且能使人变得强大的东西。为此,妈妈在他三岁时就教他识字、算算术,五岁时就尽自己所学教他学习英语……
孙一航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穆否极的人生轨迹。孙一航把他当亲人掏心窝子地陪他聊天,帮他干家务活儿,自掏腰包新置了铺盖、枕套枕巾等床上用品,购买了一些生活所必须的家具,修缮了房屋,整个家突然之间焕然一新……这一切都在他内心深处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而他表现出来的那副死猪不怕温水烫的麻木不仁,以及趁孙一航稍不注意就下山去酗酒、赌博,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他一下子也放不下面子,还有就是近二十年来形成的陋习也不是一朝一夕说改就能改掉的。
面对才二十多岁就如此成熟的孙一航,穆否极感到的是满满的羞愧。他不禁在内心叩问自己:看看自己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其中就有近二十年的时光被自己荒废了!想想当年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期望,再看看眼前的孙一航,人家一个大学生,在市级部门工作的城里娃儿这样巴心巴肝地劝解自己,无私地为自己做了这么多。特别是在山体滑坡生命攸关之时,毅然作出牺牲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你穆否极的勇敢选择,真如醍醐灌顶,像是在睡梦中被人猛地在自己背上击了一掌,又像是被人当头棒呵,一下就惊醒你穆否极这个梦中人了!而孙一航所做的这一切,又都是为了啥?不还是希望你穆否极能重拾生活的信心,从头再来走出一条崭新的人生路吗!如此,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彻底洗心革面活出一个全新的穆否极呢?
9
在墎牛村高高的山巅上,穆否极和赵秀梅相拥而坐在一块大岩石上,从小青梅竹马的一对人儿,历经这段曲折,今天终于走到了一起。
否极哥,当年妈妈总成我们的婚事,你为啥外出躲起来了呢?是没看上我吗?
你说呢,秀梅,当年你妈妈待我比自己的亲儿还亲,我不但不听话,混得还跟一个二干子没啥区别,把妈妈气得吃不下、喝不下,成天就说咋个对得起你死去的欧阳妈妈哦!你说我还是个人吗?如果我娶了你,不是害了你吗?
那现在呢?
现在还需要说嗦?
不知何时,孙一航出现在他们的背后。
否极哥不仅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还成了全村的富裕户,修起了楼房,能给你幸福。这还不算,如今他是村里肉牛养殖的土专家,义务给乡亲们传授、指导养殖技术,所以得到了村里人的信任,选他作了村主任助理。还有……
还有就是人家现在政治上进步不小,成了预备党员……
秀梅接口道。
是啊,这是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事,人就应当活得堂堂正正的,象当年妈妈教我的:做一个正直、上进、诚实、感恩的人。而要感恩,就要尽自己所能的奉献社会,有益于社会。
否极哥,你说得太好了!孙一航激动地走上前,紧紧攀住穆否极肩膀。奉献社会、有益于社会,有了这越来越多的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脱贫攻坚,建设新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山风轻拂,夏日清晨的墎牛村,躺在绿意盎然的群山怀抱里,仿佛母亲怀抱里熟睡的婴儿,还在甜甜的梦乡中……
哞哞哞……
一阵阵牛叫声从村子里传出来,在群山间回荡着,墎牛村被唤醒了。
极目远眺,群山之巅,一轮红日跃升而出,刹那间,朝霞映红了群山……
如今的墎牛村,正如著名诗人、市文联马主席在一首《在幸福的大路上》的诗中所写的那样:
……/告别贫穷,我们不再忧伤。/面向未来,我们挺起胸膛。/……/沐浴阳光,我们走进小康。/……/我们意气风发,在幸福的大路上。
在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绵阳市文化馆、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绵阳市群众文化学会承办的“向着幸福奋进”优秀文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并结集公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