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思道的头像

袁思道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03
分享

赶车

 

清晨的大街很干净。行人匆匆,车辆如流,生活的枝枝叶叶充满各种情趣。所谓情趣,我理解为有情众生的趣味形色。

周末值班,赶着公交而来。随三五人登上绿皮大巴,摇晃中落坐,就已是感受到生活如此多姿,清晰的大脑中荡起一首歌: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我问一下,修城坝在哪儿下?”灰白衣服的农妇四周张望的说着。

我顺答“这就是修城坝”。

“修城坝终点站呢?”

旁边一抱着小孩的少妇说:以前的终点站在中医院。

公交司机开口了:这班车终点站是王家渡哈。

与农妇随行的大爷显然是急了:你个婆娘,也不问清楚地方,啥XX(方言土话)人嘛!于是一车人七嘴八舌的支招,终于落实了下车地址。再细看,农妇提着一桶菜油,大爷脚下两个蛇皮口袋,一个装着大米,一个装着的应该是蔬菜,拖着下了车。定是来县城看望子女或者亲戚的,这得多早就起身赶车哦,要是在我老家,可能凌晨四五点就要出发的。此情景,恍若多年前熟悉的感受。那时候,一是在县城上学,天不亮就得去赶唯一的一趟班车,背着大米走五公里山路赶上就近的车还不一定有座位,要是赶不上还得继续走三十里山路去赶下一站班车;另外也就是走亲戚了,当年老县城亲戚很多,父母的牵挂也就多了,常常米面蔬菜油的带上多是让我陪着来县城看望亲戚的,上百公里的路程自是要借助车辆交通了。所以期间的周折奔波与辛劳深有体会啊!而今,再看此情景,不由得心生怜悯。

且说农妇与大爷离开车后,下一站是中医院,抱小孩的少妇也起身下车,摇摇晃晃中还开心的逗着生病的小朋友,要是打针,可以想象小朋友的嚎啕大哭与委屈的伤心泪水。然而病总得治,那就愿他早点欢快喜乐起来吧!

公交车过了桥头,又下去两位半百的夫妻。然后是香江国际小学校,一位大概三年级的学生穿着校服独自下车,灿烂笑脸掩饰不住纯真,跑向站台回首给司机一个再见的手势和礼貌用语“叔叔再见”,只听见公交师傅回了句“拜拜”的答应。上学还是放假?我无聊的猜度中车已进入了幸福佳苑站。老俩口儿慢慢悠悠走下去的公交车只剩了司机与我二人。司机诧异于我的存在,“往常,到这里就没人了”司机说,我便笑答:“周末,我陪你一站啦!......,好,到了,祝你周末愉快!”,最后的终点站赶车人成了司机本身。

赶车的陌生人便在时间的一瞬里或许已经成了熟悉的那个你,那个我,那天他了!

有形的路上,车辆终究是要加油、维护与休憩的。

无形的路上呢?!时光就是一趟无法循环的豪华大巴,载得梦中人的任何行为随意上下,毫无标签的站台毫无章法!

也许,赶车的人们太在意的赶车行为是一种无知无觉。殊不知是车在赶着自己,而自己漠视了要如何下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