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苏洲的头像

杨苏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8
分享

一抔黄土

站在黄土高坡,凝望大塬山川,起伏连绵的山峁总会让我思绪万千,脚下这片厚实的黄土地,承载了多少生命的灵秀风韵。看着千沟万壑所勾勒出的黄土画卷,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一抔抔黄土,用尽她全身的力气在滋养着这片大地上的生灵与希望,泥土的气息总是让人甘之如饴。看到远山上那隆起的黄土,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回想起我的爷爷,他一生都未能走出黄土,他用生命诠释了黄土的容颜与厚重。一抔抔黄土,连接着我祖祖辈辈的希望与情愫。

在外人看来,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似乎活得很傻,他们为什么一生都不愿意走出黄土的怀抱呢,生在黄土地上的人,注定了要把黄土融入自己的血液。触摸厚实绵软的黄土,似乎还能够感受到爷爷身体的余温。回想爷爷的一生,心中不免泛起阵阵酸楚。爷爷生前最后的场景总是定格在我生命的深处,让我一遍遍去回味咂品。多么能希望在这片黄土地上再次与爷爷相逢,看到他熟悉而慈祥的面庞。我的爷爷很平凡很普通,一如这瓷实而温存的黄土,虽然缺少了棱角分明的刚烈,但是却质朴厚实。我总觉得,爷爷就是黄土的面孔,黄土就是爷爷的容颜。

我的爷爷是一名代课教师,直到生命的终结,他仍然是一名普通的乡村代课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我的爷爷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饱尝了战乱与饥馑的辛酸,苦难的岁月似乎磨平了爷爷的棱角,让他有了黄土般的朴实。记得小时候,爷爷常常给我讲述他小时候的生活,当天空中的国民党的的大黑飞机掠过树梢山崖时,他们就会吓得躲起来,战乱的岁月铸就了爷爷看淡世事的心态,因此他与世无争,多年来无论发生什么大事,他始终都是平静的,我从未看到爷爷大怒过。爷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当时的环县一中毕业,最初在农业合作社做会计,后来由于教师短缺,他就去做了乡村代课教师。那个气候,他在村小教学,每天早晨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步行去学校。学校在山下,我家在山上,爷爷每天都要爬这座山,早出晚归,从未间断,无论风吹下雨还是酷暑严寒,爷爷从未迟到过。记得爷爷曾经说过,有一次他的脚烧伤了,爷爷都没有停歇自己教学的脚步。后来,当我上小学了,我就跟着爷爷去读书,我和他一道,在这条弯曲绵延的小道上度过了一年级的美好时光。每当在旱季来临时,爷爷就在放学回家时从山下挑一担。直到现在村人说起爷爷时还会说到这件事情,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可是这爷爷这种吃苦耐劳的品质却让我深深的折服。在我小学还没毕业时,爷爷就退休了,他服从组织的安排,放下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背起行囊,回家务农了,从此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爷爷就成为一名地道的农民,爷爷做农活,样样在行,后来爷爷还自学了木匠。当爷爷春季从学校退休回到家中,在那个美丽迷人的秋天,传来了好消息,教龄三十年的乡村教师无条件转正为国家公办教师,可是这个好消息与老实巴交的爷爷无缘,他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爷爷不愠不急,感叹到这一切就是命。在命理的思维认知中他甘心于务农,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黄土地,他用自己辛劳的汗水侍弄着土地上的庄稼。

爷爷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从未享过一天清福,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干农活。父亲让他歇息,他总说不做点什么就会无聊。农闲季节,爷爷就会扎笤帚抑或是做木工。即使冬月的晚上,爷爷也是一边看电视,一边拿着玉米棒,在用手剥玉米粒,冬季的夜晚,金灿灿的玉米在爷爷的手中滑进了塑料袋,看着那一袋袋码放整齐的玉米,似乎看到了爷爷一丝不苟的专注沉静的边剥玉米边看着电视的身影,可是这样的场景也只能定格在记忆的深处了。

爷爷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在用劳动诠释着自己的生命本色。去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那个冬天的雪真是大啊,一夜间,院子里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山川草木都在白雪的覆盖下进入了睡眠,可是我的爷爷,他仍旧闲不住,他把院子里的积雪全部都清扫的干干净净,一片雪花不留,当冬日的暖阳抚过院落时,爷爷病了,我以为爷爷会像往常一样,吃几粒药丸,休息几天就会很快好起来的,爷爷的身体一向都很硬朗的,平时的感冒几乎不用怎么吃药就会痊愈,可是这次的病来的很突然,即使上医院作了各种检查,当冰冷的液体顺着爷爷纤细的血管流进爷爷的身体时,爷爷的病仍然没有起色,爷爷脸色蜡黄,可是他仍然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即使搀扶着他去上厕所,他也会让我远远的站在一边,不让我靠近他。在爷爷生命的最后时刻,即使被病魔折磨的奄奄一息,他的神色中从未流露出半点痛苦的情状,他在用生命的余光抵御病魔的侵蚀,他依然渴望自己能够在来年的春季康复,继续在黄土地上耕种。人越想得到什么就越无法得到,爷爷也一样,他最终没能跨过那个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爷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终于放下了该放下的一切,在黄土的怀抱中走向了生命的彼岸。

爷爷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素朴耿直的,爷爷用自己的勤劳与坚毅滋育了自己的儿女,他以逆来顺受的朴实诠释了生命的丰盈厚重,爷爷从未与任何人红过脸,对待乡亲邻居,爷爷觉得只要能帮得上的忙就毫不吝啬的去给予帮助,即使他从教三十余年每月仅仅享受着七十元的退休津贴从教师岗位上默默无闻的退休,他没有任何抗争,爷爷退休后拿起锄头走向田野,辛勤的在黄土地上耕耘。爷爷的这种品格和精神让我钦佩崇仰,他用平凡与朴实诠释了生命的辽阔与宽广。在爷爷质朴厚重的生命气息中,我总是能够感受到黄土所给予他的清正淳朴,我也明白了“爷爷口中常说的“吃亏是福”的朴素内涵。

绵软松厚的黄土,爷爷耕作了一辈子的黄土地,平静的接纳了爷爷,我常常在想,多么希望在黄土的尽头再次看见爷爷的身影和他慈祥温和的面孔。每每看着山后的那片黄土地,泪水就会湿润了眼眶……我想,在深沉厚朴的黄土大地上,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是值得赞美的,他们默默无闻,朴素无华,正是因为他们才让这片土地更为深厚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