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普通的街道不算太长,因年代的久远而成为了老街。坑坑洼洼地由南至北延伸着。起风的日子尘土飞扬,下雨的时候泥泞污秽。不太高的旧式楼房屹立在街道的两旁,曾经气派的外观在长期的日晒雨淋中斑驳得失去了往日光亮的色彩。外墙上残破的瓷砖有的脱落了,裸露出了粗糙的深灰色的水泥,雨水侵蚀过的印痕一绺绺地巴满了青苔。蛛网挂在了墙角处。但这并不影响着老街的热闹和繁华。一条老街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它所集聚的人气是其它街道所无法比拟的。后来在市民的强烈要求下,政府出资将地面硬化了,铺设了沥青。老街房屋的墙体上也随之写上了一个个大大的红色“拆”字。那醒目的字眼暗示着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不会再残留着老街温热的气息。市民们在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同时对老街也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他们听惯了老街里传来的各种小贩的叫卖声,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们有事无事地就转悠在了这条老街上,看着老街人事的变化,感受着时光的流连。人流的聚集也就形成了买卖的市场,老街也日益地充满着勃勃生机。街道两旁门店经营的各种物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吃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为了吸引顾客,抢占更多的有利地盘,不少门店前面支撑起了一个篷子或摆放出了一些摊位,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也顺延到了店外,不太宽敞的老街变得狭窄了。那些城区附近的农民也瞅准了这条老街,各自把家里能变卖成钱财的农货不遗余力地往街上运送,他们挑着担子推着小车见缝插针地将各种物品安放在了路边,只希望卖个好价。民间深藏不露的各种手艺人也掺和在了其中,精美的手工制作,家里的祖传秘方让这条老街人气大增。
清晨的阳光还来不及铺洒到街面的时候,形形色色的人们就赶集似的聚拢来了。行人走在老街上就像停滞不前的水流堵塞在那里,好生热闹。他们中有匆忙赶来过早的上班族,有拎着买好的菜准备回家做饭的家庭主妇,还有悠闲地晃荡在街面上左顾右盼的市民------长期的生意经营让那些小贩们也变得成熟老练了起来。他们早早地打开铺子张罗着,有的干脆用扩音喇叭直接叫卖起来,还边叫卖边示范。那些流动的小贩就更是辛苦了,他们没有固定的摊位,只得早早地起床,赶在天亮之前把贩卖的商品运送来,拣定好一块空地才能开始叫卖,有时为了一点地面的挤占争执得面红脖子粗,有的甚至恶语相对大打出手。农家小菜是备受城里人喜爱的。城里那些有经验的买菜人是不去大型的菜市场的,专挑这些农家小贩的菜买。她们扎堆似的拥挤在小贩的跟前,一双双眼睛贼亮贼亮的,她们凭着已有的经验在识别着蔬菜的优劣。那些小贩的脸上也泛出了光芒,鼓着腮帮子一个劲地夸卖着蔬菜是自家园子里种出来的无污染的绿色植物。最后在你情我愿中,顾客们拎着自己挑选好的蔬菜满意地离开了。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绝于耳的是混杂着的各种吆喝声和讨价声,当然还有从不同熟食摊位上飘散出来的各种诱人的香味。浓郁的飘香濡染在眉间,经由鼻孔沁入你的肺腑,让你在顾盼流年中自觉地掏出钱包,买上一份,边走边吃。油炸的面食脆爽得让你满嘴流油,甜腻的点心酥软得让你大饱口福------那种舒心的惬意让你眼睛在吞吃着美好事物的同时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喜欢这条老街,它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融入了手工制作的精湛技艺,流淌着历史生命的回音,古朴深沉。我更喜欢将自己淹没在这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感受着平凡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一幅幅市井图像在眼前慢慢地铺展开来,或匆忙地走过,或直视地面对,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心思藏得那么深。有世俗圆滑的狡黠,有尔虞我诈的欺骗,有锱铢必较的力争,当然也有人性的真诚与善良。
在流动的人群中,偶尔会让你看到生活中另外的一些特殊身影,他们横卧在老街的中央,艰难地挣扎在生活的边缘。那些被残病毁损得失去人形的躯体,或趴、或躺、或半卧在地,锤击着善良的人心。此时,我眼前的他蜷缩着身子,趴在地面上就像一块淹没在水中黢黑损裂的石头。浓密的胡茬在他那瘦削阴黑得快要变形的脸上肆意地疯长着,蓬乱的长发披散开来几乎看不到脸,只有那黯淡的眼神流露出痛苦的神情,依然发出微弱的光芒在乞求着路人的怜悯。他失去了一只手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拖着没有了腿脚的大半个躯体艰难地蠕动到了这条老街上。他的面前散放着少许的纸钱或硬币。他以这种卑贱的姿态苟延残喘,只为了苟活于人世。我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悄然地离开了。但老街的繁华依然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