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继泽的头像

余继泽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2/30
分享

村庄丧事

1

村庄里,一个姓钟的人家,有老人去世了,要过丧事。

这消息,很快传遍了村庄,和村庄附近的地方,都知道那沟儿里,姓钟的人家,有老人去世,要过丧事。

虽然有人感到意外,惊异,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感到落叶归根,因为是老人,是喜丧。于是,和老人有亲戚关系的,就准备去奔丧,没有亲戚关系的,村庄里的人,就听后安排,准备去帮忙,村庄之外的人,准备去玩。

于是,村庄里外,因为姓钟的老人的去世,而躁动,忙碌起来。

钟姓的人家,早就忙碌开了。去找了村庄里,有威望,过红白喜事都管事的人来到家里,安排老人的后事。

管事的姓柯,还有一个姓陈。姓柯的,是都管,姓陈的是支客。

柯都管负责钟姓人家过丧事的人和事情的安排,陈支客,主要负责来了有头有脸的客人,安排人倒茶,发烟,和柯都管商量安排酒席,陪客的事情。

柯都管,是村里的干部,人威严,说话有号召力,也有力度,让所有帮忙的人都听。陈支客,是组里的干部,人随和,和人说话,一脸的笑,以玩笑的方式,把话说了,人接受了,事情也办了。

钟姓人家,负责过事的,叫钟馗,就拿了烟酒,去请了柯都管,和陈支客来。他们来了,心就安了,事情怎样过,就有了头绪,眉目。

钟馗家,在老人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家里已经来了一些人来看,有人在给老人穿提前准备好的寿衣,钟馗给老人烧了落气纸。

还有些人家,没有来人,柯都管就指使人去喊,就有人立刻去喊了,没有多久,就来了许多人,柯支客就说,钟馗家的老人去世了,大家都是看到了的,哪个家里,都有个事情,要大家帮忙,帮忙也等于是给自己帮忙,提前把工换下,希望大家用心帮忙。现在,首要的事情,是去把棺材弄下楼来,等老人穿好了寿衣后,要入棺,总不能让老人那样躺着。

柯都管一说,陈支客笑笑的一招呼,一伙年轻力壮的人,就跟着,往楼上去了。

尽管,楼上很黑,棺材很重,但是,打手电的打手电,抬棺材的抬棺材,把棺材从楼上,顺利的抬下来,打扫干净后,放在堂屋里。

柯都管,就喊了钟馗,在一旁商量着怎样安排人和事情的事情,事情要过多大,怎样过的事情,钟馗把家里的情况说了,柯都管听,然后默默的想了一会儿,心里就有了底了。在棺材在堂屋里放好后,就喊了陈支客,两个人商量着,安排执事的名单,把执事的名单安排下去,人和事情都安排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什么事情,又互相配合,事情就有了头绪,也就开了头了,就能在忙碌中,顺利的往下过。

而柯都管,陈支客经历过许多这样的事情,对村庄的人都熟悉,有了管事的经验,这事情,对他们也并不难,就喊了一个村庄里的字写的好的人,找了红纸,裁成了一个长条,然后,开始根据他们的安排,一个事情,一个人的往下写。

安排的很是详细,小到发烟,倒水,管火,管电,管酒都有人。而过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过的就是厨房,于是,围绕着厨房,也一样安排的详细,大到厨房里的处事,小到洗碗的,调席的,端菜的,都有人负责。

而在过事的最终目的,要把亡者入土为安,那要在给去世的老人,过最后一夜的事情的时候另外安排。

一件件事,一个个人都安排妥当,柯都管就松了口气,让人把名单贴在门口的墙上,人们纷纷去看,就知道谁被安排了,谁没有被安排,谁被安排了做什么事情,有自己的,就无声的服从,记住了,要把事情做好。没有自己的,也无所谓,不操心什么,就来玩。而有不认识字的,或者还没有来到现场的,一个传一个,很快就知道了。

于是,就根据执事的名单,一个个去干各自的活去了。

这边,都管和陈支客,就松了口气,闲了下来。慢悠悠的喝水,一副很有成就的样子。

只是,在悠闲中,心里也在想着一些事情,就把主人喊来,这几天的饭怎样安排,在给去世的老人,过最后一夜的事时,需要多少酒,多少菜,多少烟,以及其他需要的一些东西,就把钟馗,和厨房里的喊来,一样样商量,一样样记,直到记得详细,再没有遗漏了,厨房里的,就忙着做饭,需要去外边买菜,和其他东西的,就根据安排,喊了村庄的出租车,钟馗跟着一块出去买。

2

钟馗老人的去世,就在这样的安排妥当中,事情开始开了头,有头绪的往下过了。

厨房里的人,就忙着做饭,是便饭,要么下面条,要么是米饭,或者糊汤,事情也并不多,忙里有闲,就边做,边说笑。

其他的人,借东西的,就去借东西,在门前搭棚的,就搭棚。管电的,就负责架线路,接灯泡。

去买东西的人,还没有回来,就将就家里有的做,有的用。柴禾约定第二天弄,也就先将就家里有的烧。

事情在忙碌中,有条不紊,而有闲的过起来了。

而看着大家根据名单开始忙碌了,最悠闲的就是柯都管,陈支客了,做着,傲然的看着忙碌的人,慢悠悠的喝茶,时不时说些什么。看到有人活做的不好,或者有活安排了,没有人做,就让陈支客去喊一下,说一下。陈支客脸上带笑,又是看玩笑的说,让活做的不好的人,感到不好意思,好好做了。安排了的活,没有人做,赶忙解释着,开始做了。

而柯都管,和陈支客心里也都明白,别看执事单上,安排的事情细,安排的人多,看似杂乱,其实,都杂而不乱,什么人安排做什么,能做什么,一些是根据个人的特点,一些是根据以往安排的经验,还有一些主要的事情,就安排自己亲近的人,比如管酒,管烟的,那些牵扯到财务的,都是安排和自己亲近,也一样能抽烟,喝酒的人去做。不但乐意做,也能混个烟抽,酒喝。而彼此的心里都明白,过事,是换工干活,谁家都有事情,但是,也都知道,这样忙碌,忙碌之后,图个好的评价,最实惠的,就是能混烟抽,酒喝。

所以,那些洗碗,倒水,管火,伺候人的事情,就让一些老实的人去做,哄他们乐意去做的方式,就是给包烟抽,倒杯酒喝。而那些管财务的事情,比如发烟,管酒,端菜,的事情,就让自己亲近的人去做,偷偷的抽根烟,喝口酒,吃口好菜,做了事情,也获得了好处,也乐意去做。

而安排在厨房里的,大多是女人,也安排一些听话,老实的男人,帮忙搬运重东西,或者架蒸笼。女人,大多都是村庄里,人年轻,漂亮,嘴巴会说,也会做菜的人。女人愿意去做,过事,过的就是他们,所有人吃的菜,都是他们做的,得到人瞩目,有时有夸赞,自然骄傲。而最主要的,是他们想吃什么,喝什么,可以偷偷的做出来,在别人还没有吃,没有喝的时候,躲在厨房里吃了,喝了。而且,给他们摆的好的酒席,封的有红包。这事情,柯都管,自然安排的,都是他喜欢,听话的女人去做的。对他也有好处,在饿了,想吃什么了,随时可以去厨房里吃喝。有时,闲了,找了借口,去厨房里,在僻静的角落里,在女人的屁股上,奶上摸一把。

3

在钟馗菜和一些东西还没有买回来的时候,事情虽然有了头绪,在过,但是,却没有什么气氛,堂屋里,停放着装着老人的棺材,另一间屋子里,请老的当地的阴阳先生,在看着日子,也在写着一些什么,为夜晚开始唱的孝歌做准备。

在另一间屋子里,有人在打麻将。门前场院里,也有两摊子在打麻将,四个人打,围了一圈在看。

门前,放了许多空桌子,空凳子,不看打麻将的,就坐在凳子上,桌子旁说着话,有关于老人去世先后的事情,也有好久没有见过面的人,在说着各自的生活,和事情,一脸的热情,和笑,似乎,并没有因为老人的去世,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心情。时不时,有村庄里,或者村庄之外的人来,因为烟,茶,还没有回来,所以,管烟,倒水的人,也还没有开始他们的事情,于是,就有老人的其他亲戚,微笑着,招呼来了,让坐。脸上虽然因为老人的去世,而痛苦着,但是,却要对所有的人做着微笑,打着招呼。因为,来的都是客,来的,都是看得起自己的人。

灶房里,虽然有人在忙碌,但是,做的是便饭,糊汤,就有安排的做饭的人做,厨房里的厨师,也因为菜和东西没有回来,也并没有进灶房,做事情。而是在打麻将,或者看人打麻将。也有坐着,和人聊天的。

柯都管,和陈支客的,把事情安排下去了,有了头绪,而菜和一些东西还没有回来,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心里也就放松了,就抱着杯子,在人群里穿梭,时而看人打麻将,时而和人聊天。有时,打麻将的人不够,柯都管就去打麻将了,有了事情,让陈支客去说一下,而陈支客,和人说话,总是一脸的笑,用玩笑的口气说,把话说了,听的人也接受,很快也就把事情安排了。

已经开始忙碌,做事情的,是去负责借东西的,板凳,桌子,杯子,盘子,筷子,在村庄里,一家家的借,借了之后,登记好,将来事情过结束了,如数的还。

接线路的,也在忙碌了,听从陈支客的安排,哪要接灯,就把线路往那走,把灯接通。

搭棚的事情,第二天,弄了柴禾,在柴禾里,挑了木棒,去借了塑料布来搭。而做这些事情,并不是仅仅是执事名单上的人去做,村庄里有劳力的人,都要来帮忙做,人多力量大,活儿看着多,一个人做一些,事情也就做出来了。

太阳落山后,灶房里,做好了糊汤,就着酸菜,炒的莲花白让来的人吃。

柯都管依旧在打麻将,陈支客就喊大家吃饭。

菜端来,放在门前的桌子上,碗筷在场院旁,一个大木盆里。有吃过了的,就推说不吃,没有吃的,就端了碗,去灶房的大锅里,舀了糊汤,在门前场院里的桌子上,夹了菜,就着,很是香的吃。

柯都管在打牌,也想吃,有人听到了,就赶忙给柯都管端了一碗来。柯都管,就边打麻将,边吃糊汤。

手气一般,时不时能胡,能扣。不过,却没有输,赢的有钱。柯都管也就心情平静,高兴。

陈支客,时不时来看一下,说一下哪些事情,怎么做的,做到哪了。柯都管听着,说,好好,就那样做。

其实,和陈支客配合了多少年了,陈支客做事情细心,做的好,他放心。

所有的一切,就等待钟馗买菜和东西回来。然后,安排夜里宵夜的饭。

4

钟馗买菜和东西的车,在人们吃着糊汤时,回来了。

拉的东西很多,塞了满满一面包车,把车屁股压的耷拉着。

钟馗一回来,柯都管,陈支客的心就放下了,安了。柯都管没有输,赢着,就放下了牌,把碗里的饭吃完,就忙开了。

众人的心,也因此安了,纷纷的去帮忙搬车上的东西,搬到一间屋子里,堆放好,钟馗把一件件的东西,都交给了柯都管,然后,就不再管什么。

陈都管,就安排陈支客,给钟馗,和其他的孝子扯孝布,钟馗戴了孝,就和其他的孝子一块,去给去世的亲人守灵了,忙着守灵的事情,而过事的所有事情,人事的安排,怎样待客,把东西交给柯都管后,就由他和陈支客安排去,请师师为主,他不再管了。

把孝扯了,孝子就忙着守灵去了,钟馗就和陈支客,看着钟馗交给的东西,安排着事情怎样过了。

钟馗的菜,东西,都是按照单子上买的,一些东西,还买的有多的。给柯都管,陈支客,另外买的有好烟,好茶,这让柯都管,陈支客的心里很高兴,就想着钟馗是个大方,实在的人,就想着要按照东西,把事情给过的顺利,过的热闹,过好。

钟馗把烟,茶给了陈支客一些,他也泡了好茶,抽着好烟。把厨房的人喊了一个来,是个漂亮的女人,叫霞儿。细高的个子,胸部饱满,见了人一脸的笑,眼睛里,汪汪的蓄着深情。也把管烟的,管酒的喊了来。管烟的,叫贵子。管酒的,叫牛儿。都是爱抽烟,能喝酒的人,平时,和柯都管关系都好,也都是柯都管信任,喜欢的人。

喊来了后,就把厨房里的菜,一样样的交给了霞儿,给了后,喊了人来,把菜一样,一样的给搬到灶房去。

把贵子喊来,把烟交给了他。让他招待好客,发好烟,既要精心的用,也要大方,不显得吝啬。

把牛儿喊来,把酒交给了他。让他管好酒,要让他喝好酒,不要糟蹋酒,也要他不要喝醉了,管不了酒了。

不过,烟酒都不是全数交的,给了一部分,让用完了又来取。

把管水的也喊来,用塑料袋子装了一般的茶叶,让放在场院里的桌子上,杯子也放在桌子上,在桌子旁边,放了热水瓶,谁要河水,自己取杯子,茶叶,倒水喝。管水的,只要负责好热水瓶里的水不空就行。

这一切安排好之后,发烟的去饭烟了,管水的,把杯子,茶叶,放在桌子上,桌子旁边,已经有烧好的热水了。

霞儿回了灶房,把厨房的人喊来,把菜一样样分好,然后,就等待着柯都管安排,宵夜要做多少席,然后,开始做菜了。

席没有开,调席的,端菜的,也就等待着,没有什么忙的。一样还没有什么事情的,是牛儿,没有开始,他也就不用管酒。

只是,牛儿已经偷偷的打开了一瓶子酒,猛猛的喝了一口。心里热乎乎的,脑子里,也晕乎乎的舒服。

贵子在给别人发烟的时候,嘴上,也一直叼着一根烟,抽的很是香。

夜里,要做多少桌子的菜,柯都管一时也不知道,因为,天还没有完全的黑,还不知道要来多少人,只有在天完全黑了,注意着再没有更多的人来了,让陈支客去估计一下人数,得多少席就清楚了。所以,柯都管不慌,依旧喝着茶,抽着烟。灶房里的霞儿,做过许多红白喜事的菜了,也清楚这事情,所以,就和做菜的人边说边笑,边把菜分开,然后,交给择菜的,洗菜的去洗,她就和厨房里的另外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并不慌张,静心等待柯都管安排。

太阳落山后,暮色就来了。

房间里的阴阳先生,终于把番写好了。然后,柯都管就安排了夜里唱孝歌的歌手,背着鼓,拿着落,到了门前开歌路。

开歌路的,拖长了悠长的声音唱着,唱几句,咚咚锵去的打一阵锣鼓。钟馗,就抱了番,一直跪着,从门前的路上,往回退,边退,面前边有带着孝的孝子在烧纸,退回到堂屋的去世的亲人棺材旁,歌路才开结束,要唱孝歌了。

有了唱孝歌的声音,有了锣鼓的声音,有了带着白色孝布的孝子,丧事才有了气氛,也才有了过丧事的样子。

而其他与丧事无关的人,一时也没有事情的人,依旧打麻将,玩,聊天。

5

边开歌路,边烧纸火纸,跪着的钟馗,边往屋里退,天也就一点点的黑了下来。

屋里的灯拉燃了,门头上的灯燃了,场院里,挂在空中的灯燃了,灯把过丧事的人家,照的灯火通亮。

屋里的人,依旧在打麻将,场院里,打麻将的,依旧在打,旁边,围着一群人看。不看打麻将的人,吃过了饭,依旧坐在场院里,或者坐着,静静的抽烟,或者几个人在聊天。

贵子,就嘴里叼着烟,不停的穿梭在人群里,给人发着烟。来的人,抽烟的人,有了过事的人家发的烟,就不用抽自己的烟了,心里也就滋润,爽朗起来。时不时也有人来,有走路来的,有骑着摩托车来的,也有开着小车来的,一时,过事的人家门前,就停满了摩托车,小车。来了人了,陈支客就喊,发烟的,管水的。贵子就忙在路口,迎接着来人,给发了烟。管水的,把热水瓶,一直灌的满满的。

歌路,一直从门口,逐渐的退到屋里去了,路口,燃烧香,留下一路燃烧过的火纸的灰。开歌路的歌声,和锣鼓咚咚锵锵声音,也进了屋了。

进了屋了,歌的声音,就改变了声调,是孝歌了,拖长了尾音,唱的厚重,深沉,听着让人感到苍凉。

唱孝歌,走在前边的,是打鼓的,走在中间的,是敲锣的。走在最后的,是戴着白色孝布的孝子。钟馗就先扛着灵,戴着白色的孝布,随着前边唱孝歌人脚步的节奏,慢悠悠的走在后边,围绕着棺材打转。棺材里,静静的躺着的,再不会起来,说话,吃饭的人,就是他的亲人,就永远的去了,留下的,都是记忆了。

唱孝歌的,孝子,就要围绕着去世的老人,其他的过这丧事的事情,就交给了柯都管,陈支客,由他们去安排了,不用他们操心了。

有了孝歌的声音,有了锣鼓的声音,这丧事,再有了亲人的哭声,这丧事,就逐步的过出了气氛来了。只是,痛苦的,难过的,是老人的亲人。而其他的人,并不难过,痛苦,反而因此有了各自的事情做,也因此聚集起来,有了乐趣,打发山里日子的漫长,孤独,寂寞。

夜一点点的深,天上有了星星,群山隐隐约约的,村庄里的高大的树木,就像一团团的雾,田地,迷迷蒙蒙的,人家的房屋,在夜色里沉睡。

只有过丧事的人家,灯火通明,难以入睡,安宁。

路上,渐渐的,不再有人来了。柯都管,让陈支客去屋里屋外,看了看来的人,估计一下人数。陈支客去了,细心,而又大略的估计了一下,就知道来了多少人了,去给柯都管说了,柯都管就知道多少桌了。这事情,陈支客做过多少次,柯都管也经历过许多次,错不了。因为是不是去世老人下葬前的夜晚,不是大夜,是给去世老人唱孝歌,超度亡灵,逐步把去世老人送殡的小夜,所以,酒席的菜,也不用那么的丰盛,只要八九个菜,随便喝点酒,吃点饭,招待来的人,以表谢意就行了。柯都管,就去厨房里,把菜怎样弄,需要多少桌给霞儿说了,厨房里,菜分好了,放好了,交给那些择菜的,洗菜的去洗了,没有事情,都在等待柯都管的安排,其他人没有事情,出去看打麻将了,只有霞儿一个人。柯都管给霞儿说了,霞儿答应了。一脸的微笑,眼睛里,汪汪的,胸部高耸,柯都管就忍不住,在霞儿的胸部摸了一把,霞儿不恼,就笑着骂道,个要死的,伸手去打柯都管,柯都管早就兴奋的,心里突突的跳着,跑的没有人影了。心里想,要不是有要弄酒席的事情,要不是外表人多,真的要把霞儿拉到某个僻静的地方,任意的放肆。

离开厨房后,霞儿去喊其他几个厨房的人,就按照柯都管的安排,开始做菜了。心里,早就把柯都管摸了下胸部的激动,忘在一旁了。

柯都管离开厨房后,心里虽然激动,想入非非,但是,表面,立刻做出了镇静,去拿了水杯子,抱着喝,嘴里,也叼着好烟。他的事情安排完了,没有事情,就在人群里穿梭,这看看,哪凑凑,时不时和人说说话,遇到了漂亮的女人,就打情骂俏。

后来,见到了一个麻将摊子,正缺一个人,就有上了麻将桌子,去打麻将了。有了事情,陈支客会来找他,问他怎样安排的。而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就按照那去做,也没有什么事情了。有的事情,就是谁偷懒了,谁的事情没有做了,柯都管放心,陈支客,用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巴,用看玩笑的方式,一脸的笑,就会让不做事情的人,立刻做事,事情没有做好的人,立刻做好。

堂屋的中间,放着去世老人的棺材,唱孝歌的,唱着孝歌,锣鼓咚咚锵锵。孝子,戴着孝布,扛着番,跟在身后。

其他的人,帮忙的,有事情的, 就做好事情,没有事情,来玩的,要么打牌,要么看人打牌,或者,就静静的坐着,站着,遇到人了,随意的说话。有的人,心里有了欲望,想法,就在人群里穿梭,找能和自己去那幽僻地方相好的人,要提前用眼神,举动联系好,在宵夜前,人都还清醒,是不行的,如果可以,在宵夜之后,许多人离开了,在的人,熬的瞌睡了,就偷偷的溜出人群,在漆黑夜晚,在那些幽僻的角落,任意的放肆,缠绵,恩爱。

一切,都在忙碌,而又悠闲。在杂乱,而又有序中进行着,高潮,就是宵夜饭,酒席的开始。

6

堂屋了,戴着孝布的孝子,扛着灵,跟着唱孝歌的,围绕着去世的老人打转,唱一阵孝歌,打一阵锣鼓。孝歌的声音,悠扬,沧桑,尾音拖的老长。锣鼓打的咚咚锵去。于是,过丧事的人家,就一直是唱孝歌的声音,和锣鼓的声音。其他的声音,都被这些声音掩盖。而这声音,就告诉人,在过着丧事,而丧事,在这样的声音里过着,才显得有了气氛,和丧事的意味。

打麻将的,在打麻将,旁边围着人看。不打麻将的,就找了地方,坐着聊天,或者静静的看着一切,听唱孝歌。

帮忙的,有事情的,就在忙碌着,忙里有闲。而最忙的,也最悠闲的,是厨房的人,得了柯都管的安排,在忙而不乱的在切菜,准备着菜。而也偷偷的把一些好吃的做了,在厨房里,先把自己的肚子填饱。

而声音最大,也最多说话的,是陈支客,一会儿喊这个人,一会儿说那个事情要有人管了。

在灯火通明中,在孝歌和锣鼓的声音里,丧事一点点的过,夜也一点点的深了。

天上,满是闪烁的星星,越来没有出来。星辉下,群山隐隐约约。人家的房屋,也在沉睡,那些高大的树木,就像雾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接近午夜,有些人熬不住了,就想走了。陈支客的,就留住了人,去问了柯都管后,到了午夜了,厨房里做好了,是否开始弄宵夜,不然人都走完了。

柯见也没有赢多少,也没有输多少,就赶忙放下手中的麻将,说,那就准备桌子,开始宵夜吧!

于是,陈支客就冲打麻将的人说,宵夜了,要用桌子,板凳了,先吃宵夜,宵夜吃了,继续打吧!

于是,打麻将的人,就起身了。

陈支客的,就冲着外边大声喊,调席的,调席了,端菜的,管酒,管水的,发烟的,要做好各自的事情。

于是,调席的,就来了,把桌子,凳子摆放整齐,然后,开始铺筷子,杯子。这些很快铺好后,端菜的,就开始用托盘往桌子上端菜。管水的,给桌子上倒水,管烟的,给桌子上放了一包烟,管酒的,把酒也放在了桌子上。

很快,各自分工,有互相配合,在忙而不乱中,就把酒席铺好了。

因为是小夜,只有九个菜,不再上菜了,随便吃点,喝点。

席铺好之后,柯都管就让陈支客喊人吃饭。除了唱孝歌的停不下来,其他的都喊了来,厨房里,留一个做饭就行了。

于是,来的所有客人,帮忙的人,孝子,只要在的,都喊了吃饭。

陈支客就喊了,喊了之后,人们就纷纷找了桌子,和自己喜欢的人,围坐在桌子边,边说边笑,边吃的。

遇到有村里的,镇子里的,或者有点儿身份,地位的人,陈支客就请自去喊了来,安排了地方坐了,然后,柯都管,陈支客也就陪着坐了。边客气的说话,发烟,倒茶,边吃菜,喝酒。

而其他的席上,早就随便的吃开了,喝开了。能吃的,放开了吃,能喝的,放开了喝,没有人说什么,顾及什么。

贵子和牛儿,也都坐了,两个人能抽烟,酒量不错。夜里,吃过宵夜,也没有多少事情了,就嘴里叼着烟,放开了喝酒。用一次性杯子倒了一杯子,一仰脖子就下去了。让那些喝不了酒的人,看着感到惊讶,发呆。

柯都管,和陈支客的,在自己的桌子上,陪着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喝过了一阵子后,就又一个桌子,一个桌子的去陪着喝。每到一个桌子,共同举几杯,说着一些客套话,对帮忙的说,麻烦了,把事情给做好,酒也好喝好,饭要吃好。对那些来玩的人说,感谢捧场,麻将打好,玩好,便饭,也要吃好,喝好。一副领导的派头。于是,也就在说说笑笑之中,把酒喝了。

喝到了厨房那席,柯都管也想那样喝,但是,霞儿不答应,霞儿不答应,那些也在灶房做菜的人也不答应,要一个个的喝。柯都管心里虽然有些不愿意,但是,他知道,他都管,陈支客支客,这过事,其实最主要的,要靠的,是厨房里的人,可是得罪不的,要不,关键时候掉链子,事情就过不好了,他的事情也就不好管了。于是,也就按照霞儿的意思,拿起杯子,和每个人喝了几杯。在喝霞儿喝的时候,看着霞儿水汪汪的眼睛,高耸的胸部,那充满了丰韵性感的身体,一下有些冲动,要不是当着这么多的人,真的有想在霞儿的胸脯上摸一把的。

宵夜饭吃过。一些人熬不了夜,就陆续走了。还有一些,酒喝的多了,有些醉了,就东摇席晃的,找到了旮旯,倒在那就酣然入睡。还有的喝到正兴奋的地方,就在吹牛,说大话,拍胸脯的。

一些打牌的,赢了的走了,输了的,还想捞,桌子收拾了之后,就有开始打麻将。

柯都管,喝的也有些晕,兴奋,就走进厨房,见只有霞儿一个人,就一把拉住霞儿,在霞儿的身上乱摸,附在霞儿耳朵边悄悄的说,想玩会儿。

霞儿有些害羞,娇嗔道,要死,今晚上人少,小心人看见,到大夜,人多,再说。

柯都管虽然有些冲动,但是,听霞儿这样一说,觉得也是这样的事情,于是,就在霞儿的身上摸了一把,放开了霞儿,就盼望着大夜的时候了。心里就怦怦的跳着,深情的看了霞儿一眼,走了。

夜里,就再没有什么事情了。唱孝歌的,唱孝歌,扛灵的,有孝子,无需操心。打麻将的打麻将,愿意看的看,在这玩的玩。也没有什么事情了,柯都管熬不住了,就找了地方躺下,大概喝了酒,一趟下,就睡了。

其他的事情,就由陈支客去操心下。比如谁要喝水了,喊管水的,要抽烟了,喊发烟的。而贵子和牛儿,都喝的乱醉如泥,陈支客就只有自己去拿了烟,带着发了。

7

在宵夜饭吃过,厨房里,一时还不能闲下来,还要忙一阵子,弄几个菜,唱孝歌的拦马的时候,下菜要用。

霞儿喝了酒,有些醉,也有些睡意了,就回去睡了。厨房里,另外一个女的,对霞儿说,让她去休息,一桌子菜,她能弄的。

于是,霞儿就回去了,拦马的菜,这女的弄。

拉马,是在午夜时分,唱孝歌的,不再围着棺材打转唱,孝子也不举着灵,跟在后边了。唱孝歌的,在棺材前,一张方桌旁坐下来,身前放着鼓,手里提着落。去世的老人,最亲的人,钟馗,就面对着棺材,跪在方桌前。在钟馗的头上,两个人抬着一个筛子,筛子里,放着菜,唱孝歌的,要唱完一个菜,下一个菜到桌子上,直到把筛子里的菜都下到倬自己上,唱孝歌的,就喊了人,来吃吃菜,喝喝酒,拉马才算结束。

灶房里的女人,很是麻利,听说要下菜,很快就弄了几个菜出来。反正,菜是现成的,弄菜也快。

弄了菜后,也就来到人群中,看下菜。

下菜的孝歌,唱的和围绕着棺材打转唱的孝歌不一样,拉马下菜唱的孝歌,歌声悠扬,但是,在悠扬里,透出更深的沧桑。在那每一句孝歌里,都蕴含着深刻的意思,那每一道菜,在歌声里,也都有了不同的意义。

而下菜,也是考验钟馗的时候。如果,钟馗把事情做的好,给唱孝歌的,封了红包,烟酒,茶管的不错,也的确是个孝子,就象征性的唱一阵,很快就把菜下到桌子上,钟馗就不用跪那么久。如果钟馗不是个孝子,没有给他们红包,烟酒茶也没有管,那么,下菜的,就把那歌唱的很繁琐,许久下不了一个菜,等把那菜下下来,人的腿就跪肿了,走不了路了。

好的是,钟馗是个懂事,而大方的人,也是个孝子,跟去世的亲人,丧事按照风俗办,办的大方,热闹,所以,下菜的,就把那孝歌唱的简单,没有多久,就把菜下下来了,钟馗就起了身,唱孝歌的,就在桌子旁坐下,喊了一些人来喝酒,吃菜。钟馗就也敬了他们几杯酒。他们就边吃,边喝,边说唱孝歌,下菜的事情。

吃好,喝好,酒,菜收了,唱孝歌的,前边的依旧挂着鼓,后边的提着锣,孝子举着灵,跟在唱孝歌的后边,围绕着棺材打转,一直要到天亮才结束。

拉马结束了,唱孝歌的,唱孝歌,歌声深沉,苍凉。打牌的,打牌,灶房里没有事情了,把东西收拾好,就回去了。

其他一些人,也陆续回去了。最后,就只有唱孝歌的,和孝子,在守着去世老人的棺材。打牌的,在屋子里打牌,赢了的还想赢,输了的,想捞回来。

其他,就没有什么人了。有的,是路远的,不想回去的,是一些痴呆哑傻的人,就不知道回去,一直到呆在这过事的人家,到人家把事情过完,混个有好吃的,有酒喝。而他们来,给过事的人家,增添了人气,过事的人家,也不嫌弃的。

8

第二天一早,柯都管就醒来了,起来了,就忙着洗漱。

陈支客也来了,洗漱之后,就听后柯都管的安排,让灶房里,赶快做饭,下面条吃,然后,去村庄里,喊人来吃饭,吃过了饭,就上山去弄菜。

陈支客,听了柯都管的话,去灶房里,用边开玩笑,边笑的话语,让灶房里的人做饭,下面条。

其实,灶房里的人,已经忙碌开了,把锅里的火烧着了,酸菜也捞起来了,陈支客一说,就开始炒酸菜,烧水,下面条吃。

陈支客,去村庄里一喊,让赶快过去吃饭,然后上山弄柴禾。

一喊叫,人们就纷纷来的。纵然不情愿去,也要去,因为,自己家里还有老人,以后还有事情,要用人,给人帮忙,就是给自己帮忙。纵然没有老人,也怕人谈闲,忙帮的不好,以后,自己家里有事情了,就没有人好好的帮忙了。

人们纷纷的到了后,面条也好了,酸菜端出来,放在场院里的桌子上,碗筷在一个大木盆里,人们就拿了碗筷,去捞了面,出来在桌子上,舀了酸菜汤,或者蹲着,或者站着,或者坐着,很是香甜,爽快的吃着了。

柯都管,陈支客,也在吃,边吃饭,柯都管就对大家开玩笑,要吃好,吃饱,然后,才有力气干活。

吃饭的人,知道要做的事情,也就说笑着,说着要做的事情,要怎样做。

饭吃过了之后,柯都管给每个人发了一包烟,然后,就让陈支客领着,往山上去了。他要在过事的人家,经管一些事情,交代事情怎样做。

陈支客领着人往山上去弄柴了。这边,柯都管就给厨房里安排,吃过了饭后,就要弄菜,菜怎样弄,弄多少桌子,都给霞儿说了。霞儿笑笑的应着,然后,就着急厨房里的人,边吃饭,边说笑,说着菜怎样做了。

过事的人家,就有一些痴呆,哑傻的人,静静的坐着。

还有孝子,吃过了饭,也没有什么事情,就静静的坐着。

灶房里一伙人,也在忙碌,洗碗的在洗碗,择菜的在择菜。

放在场院旁,几个炉子,和大铁皮桶子,里边的火,也热少的旺。炉子里上在烧热水,一会儿弄柴禾的人要回来喝。大铁桶子上,上边放着大铁锅,在温水,洗菜,洗肉。

堂屋里,去世的老人,棺材静静的躺着,棺材前,放着去世的人的照片,那样熟悉,安详。

唱孝歌的,熬了一夜,找了地方,酣然入睡。熬了夜的孝子,有找了地方睡的,有没有地方睡的,就在场院里,或者爬在桌子上,或者靠着柴禾垛子,就睡着了。

天气晴好,头上的边,碧蓝,碧蓝的,阳光明净,温暖。人们的生活依旧,只是,在这样美好的天气里,人们依旧的生活里,却有人去世了。

去世的人去世了,活着的人,依旧得活着。

中午时分,弄柴禾的,就先后回来,弄回来的柴禾,就堆放在场院旁。

喝过了水后,就开始挑了弄回来的木棒,在场院里搭棚。

那去村庄里借篷布的人,早就把篷布借回来了。

没有多久的功夫,用木棒把架子就支起来了,篷布搭上去,一个棚就搭起来了。在棚儿里,就整齐的放着桌子,凳子。

活儿干结束了的人,洗了脸之后,就坐在桌子旁,打起了麻将。好几摊子,几个人打,旁边围了一群人看。

厨房里,在忙碌着,菜逐渐弄好了。飘散着菜的香味。

菜弄好了,柯都管就让陈支客安排吃饭。

陈支客就喊,吃饭了,要用桌子,麻将吃了饭了再打,调席的,端菜的,就忙碌起来,不一会儿,桌子铺好了,杯子筷子放好了,打托的就端菜,很快,菜也就端上了桌子。

帮忙的,弄柴禾的,搭棚的,也都喊了来,孝子也喊来了,

干了这么些活,忙碌了半天,人们早就饿了,就纷纷围坐到桌子边,也都不用客气,坐下后,就拿起筷子吃菜,端起杯子喝酒。

厨房里,留了一个做菜的,其他都喊了来,坐了一席。

有了棚儿,就有了过事情的样子,让人心里也感到安然,踏实了,在棚儿里,就穿出了人们说话,划拳的声音,飘散着酒,菜的香味。

柯都管,陈支客,也坐了席。和桌子上的人喝,也去每个桌子端了酒喝。在和厨房那桌子,柯都管依旧和每个人单独喝,他的事情管的好不好,事过的好不好,可是全部靠厨房的了。

在和霞儿对酒的时候,柯都管看着了霞儿的眼睛,在那一瞬间,柯都管用他的眼神告诉霞儿,记住约定。霞儿一仰脖子,把酒喝下去了,脸上满是微笑,眼睛里,满是深情的,他能读的懂的目光。柯都管,就把事情留在大夜,人多的时候了。

酒一直喝到太阳落山,暮色一点点的来临,才结束。有喝醉了的,走路踉踉跄跄。有喝兴奋的,在大声说话。有喝的正好的,一脸的精神。

有村庄里外,来过丧事的人家玩的人,陆续的来。调席的人,就忙着收拾桌子,桌子收拾结束了,事情又要像昨天夜里一样过。

不过,弄了柴禾,夜里冷了,要烧火堆的。有了棚儿,就有了家一样温暖的感觉,让人感到事情过的有了气氛,心里也安然踏实了。事情,比昨天夜里,还要过的热闹,实在。

9

暮色来临的时候,堂屋里,唱孝歌的,围着棺材,开始打转,唱孝歌,敲锣打鼓。孝子,举着灵,跟在后边。有了孝歌的声音,有了锣鼓的声音,丧事就过的有了气氛。

其他的人,打麻将的,就在棚儿里打麻将了。看的,就围在旁边看。不打麻将的,或者在堂屋,靠墙坐着,听唱孝歌。或者坐在棚儿里,遇到了熟人,就说话,聊天。

厨房里的人,把饭菜收拾了,又开始忙碌,要准备夜里宵夜的菜了。

大概因为夜里还有事情做,所以,厨房的人,尽管在喝酒时,也放开了喝,但是,却都喝到好处,人兴奋着,却没有醉的,在兴奋中,边说话,边干活。

过事情的程序,仪式,都与昨天的夜里一样,不同的人,柴禾弄回来了,夜里冷了,就要在场院旁的空地上,烧了火堆。搭了棚儿,让人感到了安稳,让事情过的也有了气氛。还不同的是,来的人会多一些。但是,不管怎样,人和事情都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做。东西,也都准备好了,只是在忙碌,而空闲,在杂乱,而有序中,把事情这样过下去,一直过到去世的老人,在家里唱最后一夜的孝歌之后,在第二天老人送老归山,入土为安,事情基本就过结束了。这一夜是大夜,来的人会更多,酒更好,菜更丰盛,但是,仪式,过程都是一样。

所有,在大夜前的所有夜晚,过的事情,都似乎是在蓄积力量,为大夜的到来,而彻底爆发,释放,让过丧事的人家,把丧事过到高潮,热闹。而个人内心的欲望,也在这个夜晚,得到释放,满足。

能抽烟的,在这个夜晚,就放开了抽烟,能喝酒的,在这个夜晚,就放开了喝酒。想吃好东西的,在这个夜晚,也就放开了吃。而内心里,有各自隐秘的目的,想和人相好的,也就开始约定,孕育,在这个夜晚,在人多事杂,谁也不会多关系到谁的时候,偷偷的溜到僻静的地方,尽情恩爱缠绵。

柯都管,在管着过事人家的事情的同事,心里,始终也没有忘记,和霞儿的约定,也就盼望着,在大夜来临,人多,事多,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乘了空闲,和霞儿在那僻静的地方,把这些日子,蓄积在身体里的渴望,释放出来,获得满足,幸福。

在老人去世那天,请来的阴阳先生,在屋子里,画番那天,就把老人出殡,安葬的日子定了。过事的人家,所有知道老人去世的人,都知道了老人出殡,安葬的日子,也知道了那一个夜晚,是过事的大夜。

于是,就在盼望,蓄积,等待着这个夜晚的到来。

这个夜晚,也就在人们的盼望,蓄积,等待中,姗姗而来了。

10

村庄丧事,大夜终于到来了。

太阳还在山头上,就有村庄里外的人,纷纷赶来的。有以前的夜晚来过,在大夜自然要来的。有以前的夜晚没有来过,专门在大夜的夜晚来的。

过丧事的人家,也就忙碌开了。唱孝歌的,就准备着唱孝歌,钟馗和其他的孝子,就准备着扛灵,跟着唱孝歌的身后,守孝了。

这大夜的事情,是过丧事的高潮,怎样过,过的好不好,要的东西,钟馗都给了柯都管了,请师师为主,用人不疑,就放心的让柯都管,陈支客去管去,钟馗和其他孝子,就安心守孝。

有了前边几个夜晚的铺垫,人和事情,都安排稳妥,事情已经过的平稳,就像文章,已经写到高潮部分了,自然会写下去的一样,事情,自然会平稳,而热闹,又在高潮中,过下去。

加上柯都管,陈支客,配合着管了许多的事情,已经有了管事情的经验。

在大夜来临的时候,仔细梳理了下人和事情,把一些疏漏,瑕疵,及时的修正,补漏。柯都管,也和陈支客一样,放开了嗓子,不听的喊着,什么事情,需要去做,什么人需要去做什么事情了。不同的是,陈支客喊人,一脸的笑,玩笑的口气喊,而柯都管,一脸严肃,语言也严肃。

于是,帮忙的人,也就知道,大夜来了,事情和先前的夜晚不一样了,先前的夜晚,可以偷个懒,有点小的差错,而这大夜了,事情过的好不好,就在此一举了,一定不能马虎,松懈。于是,各自也就提醒着各自,绷紧了弦,知道自己改做什么,想着一定要做好,让柯都管,陈支客有面子,也让主人有面子,感到事情过的好,热闹而高兴。

帮忙的人,就忙碌着,杂乱,而有序。

人陆陆续续的来,来了人了,发烟的就在路口,一个一个的发。桌子上,放好了茶叶,水杯子,桌子旁边,放着电壶,壶里灌满了开水。

场院旁的空地里,已经架起来了火堆,火在很旺的燃烧,火堆里旁,站着一圈来玩的人,在说笑着。

棚儿里,几个桌子上,都是打麻将的人,旁边围着一圈人在看。有不打麻将,也不看的人,就坐在凳子上,喝着水,和熟悉的人,说着话。

堂屋里,唱孝歌的,已经在唱着孝歌,叮叮咚咚的打着锣鼓了。钟馗和其他的孝子,轮流举着灵,跟在唱孝歌的身后围绕着棺材转。

厨房里的一伙人,在霞儿的安排下,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忙碌,而有条不紊。

洗碗的,择菜的,洗菜的,切菜的,各自做各自的一行,有互相配合,在有序的做着。

随着人陆续的来,一时,场院里,黑压压都是人。

但是,柯都管不慌张,已经给厨房里说过了,场地,和桌子有限,一次就拉八桌子。拉个几轮子席,远处的先坐,近处的后坐。所以,厨房里也就不慌张,知道了一次要做多少桌子,需要多少菜,心里是有底的。

柯都管,和陈支客,就抽着钟馗给的好烟,喝着好茶,两个人时不时说话,想着一些事情。有了事情了,就有陈支客去安排。

遇到有头有脸的人来了,柯都管,陈支客,就起身笑脸相迎,让座,倒茶,发烟,和人寒暄,说话。自己有了面子,也给了来的人的面子。

最忙的人,是厨房的,也是礼房的。

大夜之前的夜晚,是不收礼的,来的人,都是来玩,凑热闹的。大夜,过丧事的人家,是要收礼的。

钟馗的亲戚,当然要根据以前的交往,来送礼的。朋友,和村庄里一般的乡亲,也要根据先前的交往,来送礼,送多少的。

只是,柯都管害怕送了礼的人走,让礼房管礼的人,先不要忙着收礼,在厨房里的菜弄的差不多了,桌子摆好了,菜要往桌子上端了,再开始收礼,避免远处的,有松了礼,饭都没有吃就走的,让钟馗以后难给人说话。

礼房的人听了柯都管的话,就做好了准备,准备好了笔,账本,装钱的兜儿,边在和人悠闲的,呵呵笑的说着话,等待柯都管发话,收礼。

天,一点点的黑了。

屋里,屋外的灯,就都亮了,明晃晃的。

场院旁的火堆子,火燃烧的很旺,腾起很高的火苗,冒着火星。

孝歌的声音,和锣鼓交替的响,孝歌的声音,在这样的夜晚,格外的沧桑,凄凉。

但是,过了这么多夜晚的事情,帮忙的人,孝子,都开始疲惫。唱了这么多夜的孝歌,人听的也开始麻木,一道麻木的,是亲人去世后,带给内心的痛苦。

11

柯都管,让陈支客去喊礼房开始收礼,是在天黑了不久。

厨房里的菜,弄好了。陈支客,对打麻将的笑笑的说,快开席了,先吃饭,饭吃了,再打。于是,打麻将的,不管赢输,只有收拾了麻将。陈支客,就放开了声音喊,调席的,调席了。管烟的,管酒的,管水的,要做好各自的事情。

于是,帮忙的,各自就在分给的事情里,忙碌起来,各自分工,互相配合,忙碌,而不乱之中,做着事情。

而最忙的,是礼房收礼的人,收礼的人,坐在桌前,被黑压压的人群包围着,屋子,人挨人,人挤人。

但是,收礼的人,是个做生意的人,也是村庄里,过红白喜事,经常收礼的人,不管人多么多,怎么乱,他都稳而不乱,不慌不忙,一个一个的记账,记下人的名字,礼金,然后,再收礼。礼收了,清点好,放进兜儿里,再收下一个。

不过,收礼的人,字些的快,龙飞凤舞。钱也清点的快,一瞬间,就是一个人。随着礼一个个的收,送了礼的人,就出了礼房。礼房里的人,也就渐渐的少了。

外边,棚儿里,桌子,凳子摆放整齐,桌子上,筷子,杯子,也都摆放好了,打托的,把菜也很快端上了桌子。

礼房里,送礼的人,逐渐稀少,黑压压的人,送了礼,就散开了。

柯都管,就对陈支客说,那就开席吧!

陈支客就放开了声音说,开席了,大家既然来了,就随便坐,先远方的坐,再近处的坐。

有送了礼,就想走的。路口站着孝子,就把人拦住,让吃了饭再走。

于是,来了的人,送礼的,没有送礼的,只是来玩的,就都纷纷往桌子上坐,没有多久,棚儿里,八桌子就坐满了人。

那些乞丐,痴聋哑傻的人,没有让坐席,他们也明白,就在一旁等着,在酒席开始后,就有人给他们舀了饭,夹了菜,给倒了酒,他们坐在一旁,很是香甜的喝着了。

柯都管,陈支客,一时也没有坐席,让远处的人,先把席坐了,他们等下一轮子酒席再坐。

都坐下后,就开始吃,喝,棚儿里,就满是人们说话的声音,划拳,喝酒的声音,飘散着酒肉的香味。

屋子里,堂屋孝歌和锣鼓,交替的响,尽管人死了,让人难过,凄凉。可是,在门前棚儿里,酒席的承托下,去世的有是老人,却又让人感到落叶归根,像过喜事一样,是喜丧。

柯都管,和陈支客,就在酒席间穿梭,要大家吃好,喝好。遇到有身份,地位的人,也就去和人家碰几杯。尊敬了别人,也让自己有了面子。

厨房里,在忙碌,但是,忙而不乱,菜早就切好,准备好,一个菜,一个菜的上。

每做好一个菜,打托的端着托盘,拖长了声音,高喊着,菜来了,撞着。在酒席间穿梭,把菜端上,把吃了的空盘子收走。

贵子在发烟,牛儿在管酒,也和柯都管,陈支客一样,只能坐第二轮子酒席,他们就在酒席间穿梭,发烟,管酒。但是,贵子的嘴巴上,始终叼着烟,牛儿时不时,和人喝酒。是他找了人,自愿和人结合着喝的,是去给人上酒时,被人邀请着喝的。

各个酒席上的情况不同,女人坐的多的席,菜吃的厉害,酒喝的少,也稍微显得沉寂。男人坐的席,尤其是小伙子多,喝酒的人又多的酒席,菜开始吃的厉害,吃了一阵子后,菜基本就不动了,酒就喝的厉害了,放开了声音划拳,大口,大口喝酒。小杯子感到不过瘾,就把酒倒进大杯子,输够了数,一仰脖子,就喝了下去。

这样的酒席热闹,也让那些不喝酒的女人,或者喝酒不多的酒席,羡慕,感到吃惊。

有酒量大的,在自己的席上,把官打了,也接了官,还没有喝好,就去别的席上打官,喝了酒,人兴奋,精神,划拳喊的声音大,喝酒一仰脖子就喝了下去,喝的爽快。

就这样,在喝酒的人的精神,兴奋里,在菜一个个的上之中,酒席就一点点的进入了高潮。

有远处的,菜还没有上完,吃好了,喝好了,就走了。

路上,一时,就满是人的说话声,车射出了雪亮的灯柱子。

有的,一直等待菜上完,吃了饭再走。

喝酒的,有菜上完了,吃饭了,还在喝。

在最后,酒席散了的时候,有没有喝酒,平静的和人打着招呼走了的。有喝了酒,在微醺中,脸红红的,兴奋着,有喝醉了,走路踉跄的人。

贵子和牛儿,都和人喝了些酒,有些晕,但是,想着第二轮子还要喝酒,喝的少,没有醉。

柯都管,和陈支客,也陪人喝了酒,一样,在微醺中,兴奋着,精神着,看着事情平顺的过,过的热闹,心里也很是自豪,骄傲。

吃过了饭,喝了酒,远处的人,就想回去的,也就不再挽留。

于是,在路上,人们的说话里,车射出了雪亮的灯柱子,在车一个个的开走,路上渐渐的空了。过事的人家,屋里,屋外人也渐渐的少了。

但是,堂屋里,唱孝歌的,孝子,在忙碌着。帮忙的人,也都在各自的角色里忙碌,事情,在平顺中,热闹的过着。

12

夜,也一点点的深了。第一轮子酒席结束,就近午夜了。天上,星星越发的繁密,欢快的眨着眼睛。山里的夜晚,有点而冷,但是,场院旁的柴火堆子的火,燃烧的好,火堆旁依旧围着一圈人,火,带给了人温暖。

山,隐隐约约的。过事的人家,灯火通明,但是,村庄却在沉睡着。那些高大的树木,像一团团的雾。

柯都管,对事情平顺,热闹的过,感到很是骄傲,满意。但是,在微醺中,兴奋中,心里,还有着渴望,他内心的想法,想着霞儿,和霞儿的约定。

但是,厨房里,霞儿在忙碌着。看着忙碌的霞儿,柯都管,不知道那约定能实现,还是空空的守候,等待,不会实现。

第一轮酒席结束后,就要安排第二天,抬去世的老人上山,安葬的人了。

柯都管,就把这事情,交给陈支客找人去办。

陈支客,就委托了村庄里,一个力气大,又有威信,有号召力,踏实,真诚的人,这人乐意组织人,当场就答应了下来。就找了红纸,把名单,一个个的写了出来。里边的人,包括抬老人的,去白天给老人看的地里,打井的人都安排了。然后,由他负责把名单一念,要求一说,贴在了过事人家门前的墙上,在的人,知道了,第二天要抬老人,不在的,人们一传说,就都知道了。有的头上有老人,当然不能推诿,要去抬的,抬别人的老人,等于换工,将来抬自己的老人。没有老人的,遇到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能推诿,不管多么忙,都要答应下来。况且,被派了抬老人的人,喝酒时,酒席上的菜,和酒都最好。还给封的有礼品,有鞋子,手巾,香皂。

把来的客人待了,吃好,喝好,高兴的走了。把抬去世的人上山,入土的人安排了,事情也就妥当了,从开始,能顺利的过到结束。钟馗虽然忙着守灵,但是,看着,心里踏实。柯都管,陈支客,心里也自然踏实,高兴。

只是,面对事情过的平顺,热闹,柯都管,心里在高兴的时候,依旧有他的盼望,和还没有实现的约定,心里想着霞儿,不知道在这最后的夜晚,能不能实现。

第一轮子酒席一结束,抬老人上山入土的八仙名单一公布,就接着摆第二轮子酒席,是近处的,村庄里的,还没有坐席的人坐,包括帮忙的,厨房的,孝子,百客。

调席的就忙着调席,打托的,有忙碌着端菜了。在忙碌,而不乱之中,很快把菜,端上了桌子,筷子,杯子也都摆放好了,柯都管就让陈支客喊,没有吃饭的,都做,孝子,亲戚,百客都坐。

一声喊过之后,就有人,纷纷到桌子前来,找了地方坐了,除了厨房里,留了一个人帮忙,做菜,堂屋里,有人在唱孝歌,孝子扛着灵,跟在唱孝歌的人之后外,其他的人,没有坐的,都到桌子前来坐席了。

霞儿来坐席了,柯都管,陈支客也来坐席。

贵子和牛儿,也到桌子前来坐了。

都落坐后,就开始边吃,边喝,边说话。

堂屋里的孝歌,在苍凉的唱,锣鼓在叮叮咚咚的打。场院边,火堆上的火,燃烧的很旺。坐在桌子边,吃菜,喝酒的人,也在说话,喝酒,划拳,气氛,很快就高涨起来。

贵子和牛儿,嘴上叼着烟,也放开了在喝。

各桌子,有人在打官,喝酒。柯都管,和陈支客,在自己的桌子上,官打了,就开始一个桌子,一个桌子的喝。

第一轮子的席,已经拉过,把大批的客人都待了,丧事,在忙碌,而有条不紊间进行,柯都管,陈支客,都放了心,也有了成就感,身心都没有压力了,就放开了喝。

只是,柯都管的心里,依旧在想很秘密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盼望了这么多天的事情,那就是在这大夜里,和霞儿的约定。

不过,柯都管,把这约定,秘密埋藏在心里,一个桌子,一个桌子,很是镇静的打官,喝酒,对人说着客套的话。

终于,渐渐的就转到了霞儿那桌子上,柯都管知道不能一块举杯了,也就一个人,一个人的喝。

在喝的时候,眼睛,就偷偷的,直直的看霞儿,那眼神里,告诉着和霞儿的约定,霞儿看见了,脸上微笑着,也有眼神告诉了柯都管的意思,那目光里,分明在告诉柯都管,她也急着他的约定。柯都管的心里,就涌上暖流,激动着。但是,却依旧做出镇静,在和人喝酒。

最后一个和霞儿喝,喝结束后,就佯装喝多了,离开了棚儿里,去找水喝。在离开的时候,深情的看了霞儿一样,霞儿也深情的看他,回报以微笑。

棚儿里,喝酒的气氛,就高涨起来,人们就放开了说话,喝酒,谁也没有注意到谁的离开。

霞儿也就推说要上厕所,起身离开了桌子,走出了棚儿。

在过丧事的人家之外,柯都管站在黑暗的角落里,等着霞儿,霞儿来了,柯都管的心里,早就迫不及待的激动着,一把拉了霞儿,到幽静,黑暗的地方相约去了。

到了幽静,黑暗的地方,没有多说话,柯都管,带着激动,和霞儿直奔主题,没有多久,就干柴烈火的燃烧起来,柯都管,获得了满足,霞儿也获得了幸福。然后,仙后离开,匆匆的回到棚儿了。

棚儿里,人们依旧在尽兴喝酒,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人的离开,回来。

柯都管的心里,实现了约定,格外的兴奋,甜蜜。霞儿的脸上,红红的,心里也暖暖的。不过,因为喝了酒,谁也没有想到,霞儿脸上的红晕,是和柯都管偷偷的约定后的甜蜜,幸福。而一切都在他们心里,这份甜蜜,幸福,又讲在心里,珍藏许久的时间,让他们回味。

13

酒,一直喝到高潮,尽兴才散。

柯都管,内心得到了满足,甜蜜,幸福,也就兴奋着,很是高兴,放开了喝,陈支客,见事情也不多,过的顺利,也一样高兴,放开了喝。而最放开的,还是贵子,牛儿,烟一根接一根抽,本桌子官打结束了,又到其他桌子打官。最后,贵子和牛儿都醉了,也把一些人陪醉了,有的喝到兴奋了。

霞儿也没有什么事情了,夜里拦马的菜,有其他人弄,她也不再做菜了,内心又有和柯都管相约后的甜蜜,幸福,于是,也带领厨房的人,放开了喝。

酒席结束,已经过了午夜,一些喝醉的人,就找了地方睡了,一些人喝毕了酒,吃过了饭,回去了,只有唱孝歌的,在苍凉的唱,咚咚锵锵的敲锣打鼓,孝子扛着灵,跟在后边,围绕棺材打转。一些孝子吃过饭,也就睡了,钟馗没有睡,这是大夜,是亲人在家最后一夜,他要一直守灵到天亮。

还有不想回去的,喝了酒兴奋的,就坐在场院边的火堆旁烤火。还有一些乞丐,痴聋哑傻的人,吃饱了,喝好了,或者坐在火堆旁,或者坐在角落里,打着瞌睡。

酒席散过后,人渐渐少了,只有灯光明晃晃的,堂屋在唱孝歌,敲锣打鼓,告诉人,丧事依旧在过。

柯都管,喝多了,心里和霞儿相约实现了,心里甜蜜幸福,也找了地方睡了。陈支客,也喝多了,也没有事情,去睡了。早晨要起早,还有事情忙。

厨房里,还留的有人,在做拦马的菜,弄好后,就端到堂屋,唱孝歌的开始下菜,钟馗跪在装着菜的筛子底下,筛子有其他两个孝子抬着。

因为钟馗对人客气,热情,也舍得,烟,酒随便上,所以,唱下菜歌的人,依旧没有收拾钟馗,很快,简约的唱,也许是丧事过的久了,在最初的夜晚,下菜的时候,去世的老人的亲人,要在棺材旁,放声哭泣的,表达着对老人的不舍,和去世的难过。而此时,就没有人哭泣了。没有多久菜就下了,唱孝歌的,就在棺材前的桌子旁坐下,边吃,边喝。直到把菜吃光,酒喝好了,才散。有好菜垫了肚子,有好酒提了神,再唱孝歌的时候,就格外有劲了,声音高亢,苍凉。唱一阵,咚咚锵锵的打一阵锣鼓,孝子依旧扛着灵,跟在后边,围绕着棺材打转,午夜后的村庄,一片寂静。天空满是繁密的星星,一弯月儿,也挂在天空,群山在星辉,月辉下,呈现各种影子,静静的立着,拥抱着村庄。村庄也在清幽的月辉,星辉下,像在做梦一样,静静睡着,那高大的树木,就像一团团的雾。只有过丧事的人家,灯火依旧通明,锣鼓声,孝歌声,交替的响。门前火堆的火,依旧熊熊的燃烧,只是,火堆旁,再没有人说话,喝了酒,兴奋的人,终于安静了下去,蜷缩在火堆旁,睡着了。一道蜷缩在火堆旁的,还有那些乞丐,和痴聋哑傻的人。

14

孝歌,在东方发亮的时候,就该了腔调,锣鼓也改变了声音。孝歌的腔调,就像花鼓戏,锣鼓的腔调,也变得欢快。那是在安五房,安各位神,也在送去世的老人上路,说着一些惜别,和上路,一路走好,到另外一个世界,过的好,逍遥的祝福的话语。

五方安完了,天也就蒙蒙亮了,唱孝歌的也就结束了,声音沙哑,一身的疲惫。孝子也把扛着的灵,放下了,也一样一身的疲倦。屋里,屋外的灯,依旧静静的亮着,而唱孝歌的结束了,过事的人家,就安静了下来。

而一些帮忙的,回去的,就早早的来了,睡在过事人家屋里的,也起来了。柯都管起来了,陈支客也起来了。抬去世的老人上山的八仙头,和八仙,也都起来了,到了堂屋里,准备把去世的去世的人的棺材,从屋子里抬出来,放在场院旁的偏僻的地方。

柯都管,来不及回味夜里梦想实现的满足,和霞儿带给的幸福,就和八仙头说着话,也让陈支客大声喊叫,把人着急来。还让贵子,给人把烟发好。

随着八仙头,和陈支客的喊叫,着急,很快,抬老人上山的八仙都来到了堂屋里,都是年富力强的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人,在棺材旁找到了各自的位置,然后,在八仙台的一声令下,起,装着去世老人的棺材,就很是轻松的被抬了起来,从堂屋里抬出来,放在了场院旁一个僻静的地方。

钟馗就和其他一些孝子,忙着打扫堂屋的卫生。堂屋的地上,落满了烟头,火纸,香灰,和其他一些杂物。边扫,灰尘就飞扬着,没有多久,扫干净了,把杂物从堂屋里铲出来,到在了垃圾堆里,堂屋就变得干净,亮堂了。只是,去世的老人,再不会回到屋子里来了,今天,就躺在棺材里,夜里,就睡在棺材里,躺在了地下,对这个屋子,对这个屋子的人来说,就渐渐是记忆。日后,除了老人的亲人记得,慢慢的就被村庄的人淡忘,再不会想起来。

柯都管,从钟馗手上取了东西,交给八仙头,给八仙发了,一人一个手巾,一块香皂,一双鞋子,八仙接了东西,就在棺材旁忙碌了。在棺材从堂屋里,抬出来后,八仙头就分工,让八仙上山去,有弄木棒的,有割葛藤的,接了任务,八仙就纷纷的去,没有多久,粗细,长短的木棒,都弄回来了,葛藤也拉回来了,八仙就在棺材旁忙碌,把又粗又长的木棒,绑在棺材上,然后,在这木棒的顶端,有加小木棒,一次性,十几个人抬,没有多久,就弄好了,只等饭吃过了,在八仙头的带领下,把去世的老人,抬上山去。

而安葬老人的地方,阴阳先生,几天前就看了,去给老人打放棺材井的人,天蒙蒙亮就去了那地方打井了。

屋里,屋外,帮忙的,也开始忙碌起来,厨房的,在洗漱之后,在厨房里忙着做菜。牛儿在准备酒,贵子在给人发着烟,管水的,在烧着水。调席的,在忙着调席,打托的,也准备着端菜了。

在八仙把棺材旁的木棒绑好之后,柯都管,就让陈支客对帮忙的说,菜弄好了,就往桌子上端。

菜也弄的是好多席,八仙坐一块,席上的菜,酒,烟都好些,丰盛些。其他还没有吃饭的百客,让人去接了,来坐一块。家里的孝子,帮忙的,也坐席。这是老人去世,过事后,最后的酒席了。

于是,棚儿里,堂屋里,就摆满了酒席,桌子旁,坐满了人。

尽管,午夜才喝过酒,但是,睡过一觉后,酒依旧醒了,就有说着话,放开了喝。

八仙的酒席上,说的话语,是一会儿抬老人的事情。百客的席上,说的是过事的事情。帮忙的人说的是帮忙的一些事情。

就这样,边说,边吃,边喝,气氛就高涨起来。

事情已经顺利的过结束了,柯都管,陈支客,也都很轻松,高兴。也知道,这是最后的酒席,酒席结束,把老人抬上山,丧事就过结束了。于是,柯都管,就守着内心的甜蜜,和把事情管的顺利,圆满的心情,和陈支客一样,依旧高兴的说着话,放开了喝酒。

贵子和牛儿,也知道事情马上就要结束了,于是,嘴上,也就一直叼着烟,也放开了喝酒。

酒喝了几个小时,一直喝到尽兴,气氛高涨,有的喝醉了,有的喝到兴奋了,有的适当喝了几杯,有的喝不了酒。于是,有醉了的,兴奋的,清醒的。

而老人把老人送上山,安葬的时间也到了,八仙头一招呼,八仙就到了棺材旁,随着一声令下,黑压压的一群八仙,就把棺材抬了起来,往安葬老人的地方去。

一路,撒着纸钱。孝子,也走在棺材前,领着路。帮忙的,百客,就跟在棺材后。

过事的人家,屋里就空了。只有吃过了饭,剩下的杯盘狼藉的桌子,是满是烟头,纸屑的地面。

把老人顺利的抬上山之后,落葬了,阴阳先生,拨了方向,给棺材上盖了土之后。人就入土为安,与活着的人,与村庄,与这个世界,再没有关系。抬老人的八仙,和八仙头,也就完成了事情,各自散去,回去了。柯都管,陈支客,和其他帮忙的一样,把事情管结束了,事情顺利过了,也没有什么事情了,也各自回去了。其他帮忙的,也没有什么事情了,就也回去了。那些百客,也各自散去,回去了。

钟馗就和一些亲戚回到屋子里,把屋里,屋外一收拾,熬了许多天,也太疲倦,累了,只想躺下,好好的睡一觉。然后,在第三天,再在村庄里,喊几个人来,去给亲人吧坟头一砌,请人到家里吃个饭,饭吃结束,把借的东西一还,事情就彻底结束了。

而把一些账,也盘算一下,收了多少礼,花了多少钱,借的要还,花了的,也就记在心里,该花的要花,事情过的平顺,过的好,花多花少,都不重要了。

去世的亲人,就成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了,再不管家里的事情,也不管人世的喜怒哀乐。而活着的人,不管遇到快乐,幸福,平顺,灾难,都要活下去,品尝着生活的各种滋味,和人世的喜怒哀乐。

而老人,最后除了钟馗,他的亲人记得,慢慢被村庄里的人忘却,再没有人提起,记得。

2016年6月2日草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