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结婚,有个自己的女人,孩子,完整的家庭,是白娃心里的梦。
这梦,在白娃长成小伙子,心里开始萌动时,就开始做。
不过,最初的梦,很美,很绚丽,与爱情有关。
那时,白娃心里爱着村庄里的一个叫珍儿的女孩子,女孩子也爱他。
那时,白娃和珍儿,也都十几岁,是内心萌动,青春岁月,充满美好想象的年龄。
白娃一头乌黑的头发,目光明亮,锐利,充满青春,散发着朝气的身影。
珍儿也是一头乌黑的头发,梳了辫子,搭在肩头。眉毛浓浓的,眼睛明亮,有神,对未来充满想象。脸白皙,嘴巴小巧,身子瘦而苗条。
白娃的家,和珍儿并没有相隔多远,一个在村庄中间,一个在村庄尾。走路一会儿就到了,小的时候,白娃和珍儿时常在一块玩,做游戏,捉迷藏。
只是,在长大以后,因为害羞,各自也有各自的活儿,事情,在一块玩的时候就少了。
但是,心里都记得儿时,那无忧无虑,纯真无邪在一块玩的岁月。
珍儿在家,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喂猪。白娃在家,跟着父母,一块去地里做各种的活儿,渐渐的,学会了干各种的活儿,是一个什么活儿都会干,能感到好手。
白娃和珍儿,都一天天长大,而内心那纯纯的情感,也伴随着身体的成长,像春天的草一样,开始疯狂生长。
白娃的心里,就想到了珍儿,在睡不着的夜里想,在空闲的时候想,想珍儿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明亮,锐利的眼睛,也想着儿时,和珍儿在一块捉迷藏,做游戏的事情。
这样想着,珍儿就深深的装进了白娃的心里。
而白娃也走进了珍儿的心里,是缘于那个夜晚。
2
那个夜晚,村里有户人家,有老人去世了。那户人家,根据村庄里的风俗,在给老人过这丧事。
人死众家丧,村庄里的人,愿意去的,都可以去那过丧事的人家玩。
白娃也跟着村庄里的人,一块去了。
夜色里,过丧事的人家,灯火通明,堂屋里,放着去世老人的棺材,唱孝歌的围着棺材唱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一阵锣鼓。唱的孝哥尾音拖的老唱,让人感到深沉,苍凉。锣鼓的声音,也格外的响,从过丧事的人家屋子里传出来,在村庄,山间回荡。
门前屋檐下挂着灯笼,用灰白色的牛皮纸,贴了执事单,于是,帮忙的人,也就根据安排,互相分工,又互相配合,时不时发出喊人的声音,长长的吆喝声,和那唱孝哥的声音,锣鼓声音,混杂在一块。在忙碌,而有条不紊中,过这丧事。
在家的屋子里,用木炭生的有火,在门前场院里,用木棒烧了熊熊的大火。人们就围坐在火旁。
有的人,是和去世的人有亲戚关系,送老人一程,有的人,和去世的人是朋友,来默默的缅怀。而更多的人,是和老人没有任何关系,都是一个村庄里,互相认识的人,来只是玩的。
于是,屋子里,一些屋子里,就有人围坐在桌子旁打牌,几个人打,围坐着一圈人看。
屋子外场院旁的火堆旁,也坐了一圈的人,有的静静的坐着,有的在和人聊天。
白娃和珍儿,都与老人没有任何亲戚关系,是跟了村庄里的人,一块来玩的。
白娃去了,在门前场院旁的火堆旁坐下来,而让白娃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身旁,坐着珍儿。在扭头发现了珍儿时,白娃的心里,一下就激动起来,心怦怦的跳,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只是,在白娃还没有和珍儿说话时,珍儿对白娃说话了,你也来了。
白娃说,来了。
白娃看到了珍儿脸上的微笑,眼睛里的目光,格外明亮。
白娃就大了胆子,和珍儿说话。因为,坐在他们身旁的,都是家乡村庄之外的人,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们,注意他们。
白娃和珍儿,就从儿时在一块玩,说到了现在,各自在家一天做什么。在感叹着岁月匆匆,一晃就长大的同时,也一下对彼此就从内心里,熟悉,了解了起来,心里感到暖暖的。
白娃和珍儿,就一直说了许久,在分开的时候,就约定了,日后有空的日子,就多在一块玩,聊天。
白娃记着和珍儿的约定,心里格外甜蜜,温暖。
3
从那过丧事的人家回来之后,白娃就和珍儿相约,时常偷偷在一块。
小河水清澈,哗哗流淌,小河边,长满了野柳,芦苇,格外清幽。
到了小河边,有时在柳林里,有时在芦苇丛中,在这远离人群,幽静的地方,白娃和珍儿,尽情倾诉着内心,回忆儿时的无忧无虑,也诉说在村庄学校上学,那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也说从学校,回到家里,一路走来,渐渐长大的岁月。从刚回来的茫然,到后来渐渐长大,各自在各自的生活里,学会了做那些事情。珍儿学会了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喂猪。白娃学会了干各自农活,也知道了许多挣钱的门道。
还说到了此时,已经长大,内心有了萌动,有了对未来的憧憬,渴望,和面对村庄的死寂,空荡,内心无法寄托的空落,寂寞。
珍儿就说,以后多约定,偷偷的到小河边坐坐,说说心里话吧!
这是白娃渴望,梦想的事情,就激动的说,好,好啊!
河水清澈,哗哗流淌,柳丝伸长枝条,长满碧绿的叶子,叶子细长,茂密,柳林里,格外阴翳。
阳光明净温暖,从柳树的叶子间透进来,金点子一样,在跳跃,闪烁。
隐约的,有村庄人说话的声音,有鸡鸣狗叫的声音,柳林里,越发幽静,白娃和珍儿,沉醉在这感觉里,陶醉了。
白娃一直有在梦里的感觉,萌动的梦,落在现实上,竟然实现,和珍儿在一块,一时让白娃不知道这真的是梦,还真是和珍儿在一块,心里那样暖,那样幸福。
4
白娃和珍儿,就这样偷偷在一块,有许多年,在村庄外,小河边的柳林里,留下了一幕幕难以忘却的记忆,而情感,也伴随着这些记忆,一块深深的扎根在心里,骨髓。
白娃和珍儿,也做着梦,将来,两个人走到一块,有一间小屋,把屋子里,收拾的整洁,温馨,珍儿看守着家,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喂猪。白娃去种地,挣钱,回来了,有热水,热饭,夜里,那样甜蜜,幸福的在一块。将来,再有个孩子,男孩,女孩都好,过着平静,甜蜜,幸福的生活。
就在这时,珍儿父亲母亲,不知道是听村庄人说,还是自己发现了珍儿和白娃之间的事情,珍儿父亲和母亲,感到在村庄里生活,是没有希望的,他们在这受了一辈子苦,不想珍儿再嫁在村庄里,像他们一样,受一辈子苦。为了生活,要受苦,辛苦种地,挣钱,生活之外,也受苦,抬头是山,低头是山,山里的生活单调,寂寞。他们希望珍儿能嫁到山沟儿之外,地方好,家庭条件也好的人家去。将来,他们也能跟着享福,纵然不能和珍儿一块,在村庄里寂寞,感到无望了,能去珍儿那呆些日子,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幸福。
母亲就去劝珍儿,把父亲和她心里的想法,希望对珍儿说了,要珍儿不要有将来嫁在村庄,留在村庄的想法,要嫁到条件好,地方好的人家去。
珍儿听后,心里一怔,她不知道父母是知道了她和白娃之间的事情,还是把他们心里的希望告诉她,给她提醒。只是,不管如何,和白娃之间的感情,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经那样深厚,两个人的心,已经融合在一块,似乎变成一个人一样,难以分开,不能割舍。况且心里还有对未来,那样美好的梦。
珍儿就流泪,对母亲说,我不怕吃苦,只要和喜欢的人在一块,哪怕住草房,吃粗粮都愿意,我不期望地方好,家庭条件好,而没有感情的人,那样会很痛苦。
母亲劝珍儿,感情不能当饭吃,人要活在现实中,年轻一时冲动,到将来后悔就迟了。
珍儿说,我永远不会后悔的。
母亲见劝不了珍儿,去给父亲说了。父亲直接了当的对珍儿说,你要是嫁在村里,嫁给白娃,除非我死了。
父亲去找了白娃,指着白娃的眼睛说,以后,离我女子远些,不然,小心我打断你的腿。想找我珍儿,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我珍儿不会嫁在村里,也不会嫁给你。
听了这话,白娃一下懵了,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眼前,忽然黑暗了。
父亲让母亲看着珍儿,不让到哪去。珍儿呆在家里,满脸阴郁,时常偷偷流泪。
在一些日子之后,父亲说在外边城里,给珍儿找了活,让珍儿去。
珍儿离开家乡,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再回来时,有了男人,孩子。
珍儿嫁在了山外边,一个地方好,条件好的人家。
白娃和珍儿,在别人死亡时,开始的爱情,也就这样死亡了。
5
珍儿离开后,一直精神,充满朝气,一脑子梦想的白娃,一下就被痛苦击倒了,一脸的忧愁,痛苦,人没有了精神,也没有了朝气,眼睛里,满是迷茫,阴郁,世界在眼前黑暗了,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那些日子,白娃每天都关着门,闷在屋里,躺在床上,双眼望着天花板发呆,脑子里,都是珍儿,和珍儿的往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浮现,回忆是那么美丽,感人,而想着现实中,再不能和珍儿在一块,珍儿永远离开,那梦想的一切,都成空的时候,那所有的幸福,都变成痛苦,
白娃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只会种地,落的夜里有个地方住,白天有口饭吃,就满足了,对儿子的痛苦,虽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和村里珍儿好,人家大人不愿意。但是,也没有办法帮助,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一般,村庄这地方偏偏,贫穷,珍儿虽然愿意,但是人家父母看不上。
父亲就说,哪黄土都养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珍儿不行,以后再找别的。
白娃在痛苦里,听不进去,脑子里,心里只有珍儿。
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劝,给白娃洗衣服,做好了饭,给端去。默默的,用母亲慈祥的爱,温暖白娃,照料白娃。
白娃走出屋子,能走出痛苦,坚强的生活着,是在一两年以后,知道珍儿在外边嫁了人,有了孩子之后,尽管脑子里还有对珍儿美好的回忆,还爱着珍儿,但是,却知道,一切都是回忆,成了过去,和珍儿之间,再没有机缘。于是,白娃对珍儿,也就心死了。
在痛苦中,能振作起来,坚强生活的白娃,开始和以前一样,去干各种活儿,也找了门道挣钱。空闲的时间,在村庄里走动,和人谈笑,说话。渐渐的,心里落近了阳光,心里开始从黑暗里,看到明亮,在痛苦里,感受到温暖。在微茫中,对生活又充满希望,想着多干活,让家里有吃不完的粮食,多挣钱,让家里条件一点点好起来,然后,再去寻找他爱的,也爱他的,像珍儿一样的女孩子,把和珍儿没有完的爱情,继续下去,把那没有做成的梦,做下去,在平静平淡中,过甜蜜,幸福的生活。
但是,让白娃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像珍儿一样的女孩子在他的生活里出现,他爱,也爱他的女孩子,能带给珍儿给他那样感觉的女孩子。
而在最后,岁月匆匆流淌,不要说爱,或者不爱,就是有一个能和他组成家庭,过日子的女人,都是奢望。
从爱情的梦想里清醒过来,白娃睁大眼睛看清现实,村庄里,再没有和他年龄相仿,能和他组成家庭的女孩子了,有的女孩子,都是比他小,喊他大哥哥,或者叔叔的女孩子了,以他的年龄,在村庄里,他在婚姻上,是被判了死刑的人。
在村庄里找不到自己的女人,而村庄的偏僻,贫穷,外边的女孩子更不可能来到村庄。
这让白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同时,又满是灰心,失望。
但是,是对爱情,家庭的向往,支撑起白娃的灵魂,白娃没有在珍儿离开后,那段岁月里,那样消沉,绝望,痛苦,而是依旧在灰心,失望里,坚强着,对生活充满希望,每天勤劳的干活,有了挣钱的门道,就去挣钱,心里相信,只要日子过好了,有了钱了,不要说爱情,起码能找个属于自己的女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庭的。
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白娃的灵魂,在灰心,失望,痛苦中,坚强着,希望着,勤劳干活,下力气挣钱。只为了有个自己的女人,自己的家庭。
6
在白娃的勤劳,努力下,家里的日子,一点点变化,吃穿不愁,把房子翻修了,屋顶平整,内外粉白,地面打了水泥,门前场院也用水泥硬化,修了自来水,家里买了一些家具,席梦思,沙发,柜子。还买了一些电器,洗衣机,电视。也存了一些钱,日子殷实,滋润。白娃感到,有这样的日子,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女人。
可是,在岁月的流逝中,白娃的年龄,越来越大,一晃,就是大龄青年,而村庄里,再没有年龄和他合适的女孩子,在村庄里,他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女人。而村庄之外的女孩子,也不可能到村庄来。
白娃虽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不要说爱情,就是连找个女人,有个自己的家庭,都是奢望的时候,尽管日子过的越来越好,手上也有了存款,但是,却是让白娃有些灰心。
在没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女人,情感无法寄托,让白娃的精神,感到空落,而一样无法寄托的,是肉体的本能,当那本能潮汐一样袭来时,让白娃骚动,无处排遣的煎熬,憋闷,无奈。
在那许多煎熬,难耐,睡不着的夜晚,在村庄死一般的寂静里,白娃的脑子里,满是对珍儿的回忆,回忆中,那经历的一切,那样美好,珍儿也像天仙一样美丽。
这些回忆,安慰白娃灵魂的同时,想着一切再不会回来,又让白娃痛苦,失落,疼的也许麻木了,不知道疼,但是,心里却就被掏空了一样。而肉体本能的渴望,就越发强烈,就以疯狂的自慰,排遣肉体的欲望,获得瞬间的满足,幸福,可是,在那瞬间的感觉过去之后,心里更加的空,他感到自己就像没有了灵魂的尸体,躺在无边的黑暗里,在寻找着,渴望着光明。
白娃也有机会,和村庄里,一些女人偷偷的好,寄托肉体,和灵魂的机会。也有去城里,去那些地方放浪,发泄肉体本能,获得一时的满足,但是,白娃没有那样做。是因为,心里还有对家庭,找个自己女人的渴望。也在回忆着和珍儿曾经的往事,内心里还有对爱情的向往,有那纯洁,而炽热的爱。
于是,那些日子里,白娃就在煎熬,空落中,依旧向往着,希望着。
7
多年没有回来的珍儿,忽然和孩子一块回到了村庄娘家。
珍儿是记忆里的模样,但是,再没有了记忆里的青春,美丽,脸上有了岁月和生活留下的痕迹,眼睛里的目光,也布满了世俗,头发也没有了光泽,身材也没有了最初的匀称。
当白娃看到这样的珍儿时,瞬间打破了记忆,有些失望。感到记忆里的珍儿,已经死去,那曾经纯洁美丽的爱情,也消散在了岁月里,再找不回来。白娃也甚至怀疑,他爱的不是这个珍儿,这个珍儿,只是记忆里珍儿的躯壳。记忆里的珍儿,多么美丽,纯净,记忆里的爱情,多么美好。但是,记忆里的珍儿,爱情呢?又在哪里。于是,让白娃感到一种虚妄。
白娃忽然感到,那些日子里的痛苦,真的是可笑。
只是,珍儿对白娃倒格外热情,给白娃打招呼,对白娃一脸热情的笑。
大年夜,珍儿忽然来到白娃家里,约白娃出去走走。
白娃跟着珍儿,走过村庄,到了小河边。
村庄里,每家人门前屋檐下,挂着灯笼,灯笼红红的灯光,把村庄大年夜装点的那样安静,祥和,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村庄里,时不时响起的鞭炮声,更是给祥和增添了喜庆。
吃过了年夜饭的人,就在窜门,聚在一块打牌,或者聊天,让大年夜变得热闹。
村庄外的小河边,格外幽静。村庄的灯光,也把小河把映衬的朦胧。
小河依旧,柳林依旧,只是,当初的青春,那纯净的感情,再难以寻找。
但是,白娃的心里,却激动着,在脑子里搜寻记忆,试图走进记忆,找回和珍儿曾经的情感,慰藉他痛苦,空落,失望的内心。
可是,在激动过后,面对珍儿不再光滑,细腻,柔软的身子,那干瘪的乳房,那故作的激动,声音,再难以找到记忆里的感觉。在瞬间的美好感觉之后,白娃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叹息。在叹息声里,白娃感到,记忆里的珍儿死了,爱情死了。
激动过后,面对和河边一样冰冷的内心,也不知道说什么,异样的尴尬,就匆匆分开。
在年过结束后,白娃忽然出了事,去干活时,把脚扭伤了,骨头断了,去医院里结好骨头后,就拄着拐杖,在家休息起来。家里的活,有母亲做,地里的活,有父亲做,他们照料着白娃,白娃就彻底放松下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天晴的时候,就像一个老人,静静的坐在屋檐下晒太阳。阴雨天,就在屋子里,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什么也想,什么也没有想,脑子里一片空白。
只是,眼睛看着村庄,是那样熟悉,与记忆里一样,但是,却感到,父亲,母亲,还有那么多村庄里的人,都已经苍老,而再想着自己,也不再年轻,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到了三十六人生的一个坎儿上,是人生新的一个台阶,分界线。过去的,不管对错,美好,或者痛苦,都成为了过去,再也抓不住。而未来的,从苍老的父亲,母亲身上,看到了自己,也就是图个夜里有个栖身的地方,白天有口饭吃,还能有别的什么企图?青春和梦想,都已经远去,活着最终的归宿,也就是生死。而在生死之前,白娃忽然感到,爱情梦,已经破碎,成为奢望,但是,已经爱过,应该满足。而内心里,渴望的,就是有个自己的女人,自己的家,在老去后,能像父亲母亲一样,有个伴,夜里躺在床上说说话,白天坐在场院里晒太阳。
白娃忽然像透过迷雾,看清了人生,看透了人生,看懂了人生,把过去的都放下,也知道将来需要什么,把握什么。
8
白娃的脚好的时候,一年已经过去一半,一年最炽热的时候来临了,天变得低矮,阳光炽热,群山绿的臃肿,村庄被绿色包围,蝉在绿叶间鸣叫,更是显得山村夏日的幽静,日子的漫长。
就在这时,有人给白娃介绍了个女人。
女人的男人死了,有个孩子。
白娃去看了女人。女人有些胖,圆圆的脸,显得富态。对人热情,随和,一看就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女人。也是一个经历了生活,世事,懂生活的女人。白娃感到,这样的女人,才是会过日子,懂得体贴人,能携手相伴的人。他想象的老去的生活,不正是这样的女人能陪伴的吗?
白娃当下就看上了女人,答应了这婚事。
女人看着白娃,也感到是经历了生活,懂得生活,情感的人,也感到白娃是个勤快,能干,值得信任的人,也愿意这婚事。
只是,女人说,她可是要带着孩子,有负担,不能嫌弃。
白娃说,哪能呢?结婚了,孩子也就是我的,只要我有地方住,有饭吃,你和孩子就有地方住,有饭吃。
白娃回去,把这事说给父母,父母说,这是好事,年龄不小了,也不用再挑剔什么,能有个人愿意跟,在一块过日子,就是好事。人一辈子,应该有个女人,有个家庭,年轻不管多么累,老了就是幸福。
炽热过后,秋天里,天气变得凉爽,给人博大,安静的感觉的时候,白娃和女人结婚了。
结婚的时候,很热闹,门前挂着红红的灯笼,贴着红红的对联,白娃穿着媳妇,女人穿着裙子,堂屋里,摆着酒席,白娃和女人,去给大家敬酒,人们说着祝福的话语,白娃和女人听着,心里暖暖的,感到格外幸福。在这样幸福的感觉里,白娃想,在渴望爱情,婚姻的时候,爱情婚姻变得离他那样遥远,奢侈。而在懂得了生活,人生,也看透了爱情,懂得了生活,生命的时候,婚姻就这样来了。虽然不是最初渴望的爱情,但是,白娃感到,有这样懂得生活,温柔,善良的女人陪伴,在共同陪伴,相依之中,就会产生爱情。
白娃的脑子里,就展开想象,想象里,是当初没有做成的爱情,婚姻的梦想,这一切,白娃相信,女人都会给他,他们能像他想象中一样生活。
2016年3月1日草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