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毛玉凉的头像

毛玉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20
分享

微雨寒山寺

一日听吾儿在那摇头晃脑的背诵“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忽然来了兴致。连夜买了车票,第二天便到了苏州。

是日,微雨。

本有些遗憾,雨中游历寒山寺,怕多了几分萧瑟几分悲凉,但又觉得,若想去这寒山寺,非雨中不能体会那份“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忧伤。于是,便也丢了萧瑟落寞,兴冲冲的去了。

我这外乡人,是不懂苏州历史的,只觉这里出了诸多的文人骚客,其文化积淀定是不俗。相对我这粗犷的山东女汉子,苏州的女子大约都是那吴侬软语的闺阁娇羞。于是,一路寻寻觅觅的想要欣赏江南女子的婉约多情,却又被苏州那水乡的别致韵味所吸引,就这样心猿意马的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脚下。

寒山寺脚下,有一座小桥。要说江南的景致,一定是站在桥上方能阅尽这水乡的秀美。遥遥望去,天空阴沉沉似乎带着些微的怨气,黑瓦白墙的房子稀稀落落的散落在一条河的两侧,一道长长的围墙把河两岸的杨柳秘密的围了起来,同时围起来的,还有那匆匆的行人。于是,在那长长的河道里,倒映着绿色的树、白色的围墙,三两处黑瓦白墙的房子。一艘乌篷船就在这淫雨霏霏的河道里摇摇晃晃的驶过来,又驶远了,只留下两道波纹在湖面上荡漾开去,直至水面恢复了平静,再没有了乌篷船和游人的痕迹。

我慢慢的踱了步子上得山来。遇到一位当地老者,甚是热情好客。我问他这山可叫“寒山”?老者爽朗的大笑起来,告知我,寒山寺名字的由来不是因为地名,而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寒山”的僧人。唐初因为高僧寒山曾居住于此故此得名“寒山寺”,后来又因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使寒山寺名闻天下。

来到山门前,院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字体古朴苍劲,一种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特有的庄重感迎面压来,我整个人立刻变得恭恭敬敬,不敢造次了。原来,千年的古刹是真的可以让人心生敬畏的。

进入寒山寺的大门,古树参天,郁郁葱葱。一座黄色的佛殿立在眼前,大气磅礴,甚是巍峨。我静静站在石板铺就得路上,仰望这佛殿的恢弘气势。古老的松柏安静的站在我的两侧,像是虔诚的信徒想要传道授惑于我,又苦于我这俗人的孺子不可教也,风吹过,古柏和千年的银杏树都对我摇头叹息,我听见他们窃窃的说:“罢了,此女没有佛缘,切随他去罢”。

倒是大殿的屋脊上站着雕刻的唐僧师徒四人并有白龙马,让我忍俊不禁。这师徒是在何时站到了寒山寺的屋脊上?我向他们招一招手,如果可以,可愿与我共享这人世的繁华?这师徒自是不肯理我的,他们遥望着西天的方向,那里才是他们修行人的好去处。

在寒山寺的院里四处溜达,一场急雨袭来,所有人都躲在廊下避雨,唯有我撑了一柄雨伞不愿辜负了这好时光。尽管雨水打湿了长裙,尽管微风有些冷,但能在寒山寺里淋一场雨,这一趟来的便也值了。

来寒山寺是一定要撞一次钟的,虽是白日里,感受不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期盼,但能听一听钟声也是好的。排队撞钟的人很多,每个人只需要五元钱,我心里叹息,苏州人真的善良。我遥遥的从山东跑了来,可不就为了撞你这五元钱的钟?等到我来撞钟,使劲了全身的力气,只听到钟声悠扬、响彻云霄,整个人的灵魂也庄重肃穆了。在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我的小儿子因为撞钟的时候没有找好方向,被钟锤荡回来狠狠的撞了一下脸,索性并无大碍。我看着眼泪汪汪的小儿,心里想着,好吧,这样子你就能牢牢记得寒山寺里的这口钟了,不虚此行!

寒山寺不仅佛教文化浓郁,更是一处珍贵的历史遗迹,而且其优美的自然景观更值得细细观赏。寺庙里古树葱茏,溪水潺潺,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和纷扰,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升华。我想,这便是满满的松弛感了!

从寒山寺下得山来,寻了一处风雅之所,细细听一听苏州最有名的评弹。坐在靠窗的位置,饮一杯清香的茶,挟一块小小的点心入口即化,再遥望那曲径回廊和小桥流水,竟觉自己仿若进入了人间天堂,整个人是漂浮于半空的。小雨细细密密的落在河道里,河水便也被砸了个千疮百孔。弹琴的女子,穿一袭粉色的旗袍,长长的发在脑后绾一个发髻,谈不上眉眼如画,也算不得精致清秀,但就有江南女子的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柔美。腕上的玉镯随着纤手叮叮咚咚的弹拨着琴弦而晃动,我竟有些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原来只有江南的女子才可以做到。一曲毕,只顾着欣赏眼前的美人,竟不曾听见弹了些什么,但女子离去时那回眸一笑,想必是撩拨了邻桌男子些许的心思,就连我那两个上小学的孩童,也忍不住赞叹,苏州的女子真好看。

好看的,岂止是苏州的女子?

原来这样惬意悠闲的生活,只能在此时此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