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中秋,有幸与老同学到河北省西南部沙河市西部的大山一游。那是一趟久萦于心的旅程——因为那里的山、那里的人。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吓唬小孩子说“把你拐卖到穷山沟里,想出也出不来”。于是,在我的心里,山沟是那么恐怖,那里的路走也走不完,那里的人都是凶神恶煞似的面目可憎、野蛮愚昧。然而,这次大山之旅完全颠覆了我五十年的世界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山区的沿途修建了不少风景区,如渡口川文化景观带、太行大渡槽、广阳山老子修道处、秦王湖等。这些风景区无不显示着大山的秀丽、娴静和大山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放眼望去,远处都是青葱的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与蓝天白云呼应着。转过一个山,眼前又展开一座山,但各山景致各异,还各有不同的名字。汽车走过的公路是被画上红白标志的国际自行车赛道,平整顺畅。这里的地势自然、景色优美也许是作为国际比赛的原因之一吧。
听同学说,那里是太行山系的西南区,与山西省和河南省交界。汽车绕着盘山道,忽而上,忽而下,忽而左,忽而右。眼前的风景,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平原地区、没有见过大山的人来说,是那么神奇。那高耸的山体就矗立在你的眼前,犹如一幅巨大的立体画,岩石一块摞着一块,一层压着一层,向上伸展着,棱角分明,土黄的本色,展露着大地亘古以来的威严。人立于其下,无论有多么大的功绩,都会倍感微弱渺小。陡立的石缝里冒然钻出一棵挺拔的树。树根就裸露在半空,让人不得不敬佩于它的坚韧和顽强。与它合一张影,人似乎能吸收了它的精神和力量。
车行的沿途,在路旁的高树之上,我还听到了秋蝉的鸣叫。蝉鸣好像是那么辽远,真有“鸟鸣山更幽”之境。
相比于那些人工修建的高档风景游览区,我更欣赏这大山的本色。
开车接送我们的老同学在人群里总是那么欢跃、调皮,可是一进入他家乡的土地上,立刻就变得少言寡语。除非对周围景物稍作指点讲解,似乎成了“原始人”。他请我们喝羊汤、吃山果,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毫无奢华做作之势,让人感到了大山的厚实、质朴之气。我送他一个雅称“大山之子”以表示称赞之意。他也只是点头默许。
这里的广阳山修建了道教祖师老子的修道处。大概接受了老子之说“大道至简至易”的灵性,那里的人们,言辞交流是那么简洁,让我惊诧;行动明快,又让我艳羡。就连在阴凉里休息的人们也是那么悠闲静谧,真像山中修行人。我想,大概老子就是因为选择这样的山,才最终修炼成仙的吧。如今,这里的“遗民”们也许就是老子的受道人吧。
大山真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