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玉林的头像

姚玉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3
分享

北固山闲思

我总以为,千 百年来,北固山虽峻秀,却依旧低矮,区区五十几米海拔,没有丝毫长进,是因为背负了三国那段沉重的历史。

刘备借了荆州,没有要还的意思。

周瑜给孙权出了个馊主意,以招亲之名,诳骗刘备至东吴扣为人质,索回荆州。未曾想,诸葛亮将计就计,刘备虎胆赴东吴。于是,《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就上演了一出“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好戏——《甘露寺》。

弄假成真,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暗自嗟叹。不管是情商还是智商,与诸葛亮都不是一个重量级。无怪乎周瑜向苍天发问:既生瑜,何生亮!

眼看着绝代佳人孙尚香跟着夫君刘备渐行渐远,周瑜只能暗自捶胸顿足。他的天下第一穿帮加破产的美人计,似乎昭示着某种历史的走向。但周大明白没有揠旗息鼓,他继续在孙权面前鼓唇摇舌,以吴国太思女心切,身染重疾为名,将孙尚香诳回东吴。

刘备西征蜀地,争战惨烈,传言死于军中。孙尚香闻言,于北固山顶的北固亭下伫立西望,遥祭夫君,隧投江殉情。一段缠绵悱恻的爱的神话在民间流传甚广。

于是,北固山,就凭添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北固山顶,那座亭子,不知不觉中被人们叫做“祭江亭”。

只是人去亭空,下面再也没有孙权之妹那深情的顾盼。

后来,周瑜之死,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诸葛亮三气周瑜”,是被气死的。

我认为,这只是表相。周瑜不是死于诸葛亮之口,而是自杀,他是自责自恼而死。

男人总是无法原谅自已的愚蠢。尤其是聪明的男人。

之后,北固山顶,甘露寺旁,历代文人墨客流连驻足。或凭吊,或慨叹,或寻芳,或歌咏。北固山和甘露寺是他们绕不开的话题。无疑,唐代王湾的那首《次北固山下》最能让人耳熟能详: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当然,宋代苏轼一首《蝶恋花》亦是咏北固山的佳作名篇: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最有意思的,当数辛弃疾了。

他的那首《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怀的是怎样一种览物之情呢?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并非纯粹的一介书生。

他对孙权周瑜的态度,似乎肯定多于揶揄,欣赏多于调侃。对于天下英雄敌手的曹刘,没有态度,就已经是鲜明的态度了。

这就是辛弃疾的高明。

想起了明代杨慎说秦汉的一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豪放中的含蓄,高亢中的深沉。慷慨悲壮,荡气回肠!面对滚滚长江,这个大自然的存在,古人除了无可奈何,就只有望水兴叹了。

但是今天,科技的发展,华夏子孙有足够的智慧让大江截流改道,让水随人愿。可以修海底隧道,可以建跨海大桥。让精卫填海不再是神话。可以竭泽而渔,用一汤勺,舀完大海之水,去捉一条小泥鳅。可下五洋捉鳖,可上九天揽月。不知什么时候,东方这个泱泱大国,有了基建狂魔的别称。倘若古人有今天的智慧,那种无奈会少许多。

北固山头,那只指点江山的手,曾经在书斋里研墨挥毫,曾经在键盘上笔走龙蛇,翩翩起舞。这只纤纤细指,面对匆匆而逝的时光之水,谁又能点住时光之穴位,让它驻足永恒呢?在这一点上,今人的格局与古人相比,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这是我们共同的无奈。只能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让它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聊资。

午后两点,甘露寺下的大戏台,每天都为游客现场表演名剧《甘露寺》。

开戏了,哐!一声锣响。

是尾声也是序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