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贠靖的头像

贠靖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8
分享

西安的春天

春天来了,城南的秦岭绿了,唐园的梅花红了,一切都欣欣然,蓬勃向上的样子。

最先感知到春天到来的是叽叽喳喳的鸟儿。它们从枝叉间的窠巢里探出头来,兴奋地鸣叫着,在一片嫩绿里飞来飞去。

还有翩然归来的燕子,它们用翅膀丈量着季节的更迭,用归来的身影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当第一缕春光洒满大地,在春天的气息里,它们的剪影便在泛绿的湖面划过,仿佛大自然最灵动的笔触,带着远方的故事,穿越千山万水,衔来春泥,回到熟悉的屋檐下。

大概是近十几年里吧,西安的春天似乎比以前要来得早了一些。

春节过后,杭州江南的春天方才启幕,千年古刹法喜寺的玉兰花一夜间,洁白朵刚缀满枝头,西安这边就像接力似的,已万树擎出碧玉盏。紧接着,路边上、公园里的迎春花、杏花,还有红叶李已竞相绽放了。白的似雪,红的似霞,粉的则如孩儿面,多了几分羞怯,几分可爱。

春天,在西安赏花的去处是很多的。青龙寺的樱花,木塔寺的海棠花,兴庆宫的郁金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杏花,还有唐村的梅园是较为有名的。最为浩荡的,要属唐村梅园,拥有4000余株梅花,不仅品种繁多,花期较长,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粉色的海洋,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宛如邂逅一场浪漫的梅花雨,丝丝香气清幽入鼻

而曲江池畔,桃花灼灼其华倒映,一池碧水悠悠流淌,承载千年的故事。

历代文人墨客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白居易的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西安人春天素有踏青赏花的习俗,尤其是时令进入二三月份,每逢周末,城郊的洨河、灞河、沣河湿地公园,到处都是踏青赏花的人。而这在十几年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上了年纪的人或许都记得,二十多年前的西安,气候较为干燥,常年干旱少雨。特别是冬天,非常寒冷,气温多在零下十几度。经常是到了二三月份还在飘着雪花,直至“五一”前后,天才真正变暖起来。

还有,常年爱刮大风,一刮风就睁不开眼,空气中满是尘土的味道。出门头疼的就是扬尘天气,雾霾天气。天老是灰蒙蒙的样子,看不清城南的秦岭,看不清眼前的马路,连楼也像长在尘雾里。那时便盼望着,什么时候早起开门能看清南山就好了。

大概是2006年以后,随着长江三峡大坝的建成,受暖湿气流的影响,慢慢地,西安好像没那么干燥,极少刮风了。冬天没那么冷了,气温多在零下5度左右,最冷也就零下9度左右。

陕西与湖北、四川、重庆比邻,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有了秦岭的护佑,暖湿气流的浸润,西安就像南方一样,经常下雨,偶尔下场雪,落下来也成了雨。西安人说这都是托了长江黄河的福,托了国家的福,让“长治久安”的西安变得“风调雨顺”。

当然,这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生态环境治理。近年来,西安市加大生态系统和水源修复,逐渐恢复了“八水绕长安”的景像不知不觉中雾霾天气,扬尘天气少了,空气越来越清新,越来越湿润了,出门见山已是日常

在西安周边的湿地公园,又岀现了“碧波浩渺,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的诗意长安景致。

近几年更是出现了暖冬天气,感觉冬天一点都不冷。今年春节期间,气温一直在0到10度左右,春节过后一下升到了零上十几度,直逼20度,路边的花儿早早地就开了,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脱下棉衣,换上了漂亮的单衣。

如今,西安已成为一座常住人口1300多万国际化大都市,也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一年四季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尤其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开通,从西安新筑车站出发通过霍尔果斯口岸,陕西的水果、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商品卖到了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也把中欧中亚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带到了西安。当你走在西安的大街上,会发现金发碧眼,衣着鲜亮,来这里留学、工作、旅游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了。

西安人心里的优越感远不止这些作为“南北通衢”,西安的交通四通八达西渝高铁开通后,未来西安到重庆,2.5小时左右高铁直达!途经商洛、安康早上逛大雁塔,回坊街,吃羊肉泡馍,晚上便可逛洪崖洞、解放碑、十八梯、山城巷,看“山城夜景”,品尝重庆火锅。沿途还能赏秦岭美景,看陕南油菜花海,吃“黄辣丁”、“菜豆腐”。

这个春天,西安最美、最值得一看的,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赏花地,恐怕‌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草堂烟雾等“关中八景”了,每一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故事。而比“关中八景”更美的,一定是春天里西安人脸上灿烂的笑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