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渔阳文艺》的头像

《渔阳文艺》

内刊会员

诗歌
202501/12
分享

诗词撷英及点评

 作者简介:

郭天霞,1968年生,密云作协会员、密云美协会员、北京书协会员。爱好诗词书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现就职于密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诗词撷英

郭天霞

农家

半亩青蔬半亩花,悠然自在老农家。

粗茶一碗云相伴,更有夕阳醉晚霞。

荷叶

亭亭玉叶荷,雨露上天泽。

示我清涟在,眉弯腰不折。

在莲

壁虎喜青莲,根根叶叶禅。

时时心与伴,自在是平凡。

花瘦

花落见春归,芬芳梦里回。

甘心陪树长,融化北风吹。

莲花

一朵莲花在世间,不沾俗气自成仙。

高洁自有清人护,正气乾坤好代言。

初雪

初雪来时喜在心,沿街寻景把诗吟。

且将思趣竹枝上,把酒挥毫笔不矜。

即兴

窗内鲜花院里竹,粗茶一碗就诗书。

偶听飞鸟追云去,示我平心做钓徒。

踏春

风暖芽新问路人,何来沧海驻眉痕?

能经夏雨秋风过,越过长冬好见春。

杏坚强

雷雹漫卷起风狂,叶碎枝飞掠半黄。

纠住心疼观雨后,方知还有杏坚强。

题石斛兰

一朵石兰开在秋,花鲜色艳惹人留。

舒眉净眼寻清处,最是孤芳远朽流。

山居四月

门迎笔架山,寺立古崖边。

峰谷山花满,亭间老酒添。

云随东问客,鸟伴语如兰。

水远回眸笑,眉前可是仙?

闲游冯家峪

抽闲从简看山青,步缓无言鸟不惊。

白马关河流水澈,孤山峰顶老松鸣。

将军披甲边关戍,番字石书日月行。

且问春风多少事,行云万载报安宁。

三石床

我有三石床,平铺院中央。

四季来洗礼,自然放光芒。

旁有石径路,旁有几花香。

旁有修竹立,旁有小亭房。

能观海棠美,能摘野杏黄。

能浇菜园绿,能举樱桃框。

春日春风度,春草春花墙。

闲坐观云海,静听鸟飞翔。

伏天骄阳烈,热能入石床。

申酉夕阳挂,卧床驱寒凉。

挤掉三冬冷,消除面色苍。

天地来保健,身心同乐康。

西风来摇树,彩叶撒满床。

装点萧萧院,诗画镜中藏。

冬天寒刺骨,白雪当衣裳。

可作文人景,写意上厅堂。

往事一桩桩,眉心不挂霜。

更有三石在,助我心力强。


寻诗

遍野找诗书,今天哪里求?

新花接云入,老干振臂出。

草顶千斤力,苞发万古菩。

谁言文心苦,精彩在征途。

虞美人·五色梅

春来颜色从无减,美丽能圈点。历经风雨不低头,烈日灼心筋骨续前休。

闲来静坐观花泪,化转陪眉翠。劲竹难写笔难描,正道人间多处路和桥。

醉花阴·赏心

千朵绣球遮叶瘦,闲眼观春秀。竹叶送清凉,月季增香,心底花情厚。

今夕愁至今夕走,鼓墨能增酒。淡看雨中云,荷解斜风,不握沧桑手。

天净沙·春雪

繁枝冷叶烟花,草屋柴狗农家,月季东风雪打。灯光不嫁,淡泊人自明达。

 点评:

  品悟诗歌当中的那份质朴与美好

刘璟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进一步阐释:“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仔细通读密云诗人郭天霞的诗作,似乎听到了诗人心声,体会到了诗人的豁达情感,更从作品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古典诗词文化的那份热爱与执着。

反复品读中,《农家》这首小诗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线,不禁沉吟数遍,仅以此诗为例,浅析于此。

农家

半亩青蔬半亩花,悠然自在老农家。

粗茶一碗云相伴,更有夕阳醉晚霞。

《农家》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平实,意境优美,如清风拂面,似老友相谈,将所见所感娓娓道来。

诗中,作者以“半亩青蔬半亩花,悠然自在老农家”开篇,将一幅恬淡宁静而美好的农家田园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一边是青翠的蔬菜,一边是绚烂的花朵,色彩斑斓且生机盎然,让人深切感受到农家的勤劳,生活的质朴与丰富。“悠然自在”四个字更是刻画出农家生活的惬意与闲适。犹闻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气象。

“粗茶一碗云相伴”,粗茶一碗代表着生活的平淡本真,而与云相伴则出其不意,现实与梦幻交织,赋予了整个画面以空灵深邃且高远的神韵,意象超凡脱俗。感悟农家生活宁静朴素的同时,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简单事物的向往与珍视,以及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最后“更有夕阳醉晚霞”,夕阳与晚霞相互交融,一幅静谧而绝美的画卷呈现在眼前,使人从喧嚣的世事当中抽离出来,只留下一片醉人的沉静与平和。也暗示着作者面对俗尘的那份坦然,以及对美好瞬间的沉醉与留恋。

郭天霞的诗歌作品,整体风格独特,其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读书时从窗外掠过的飞鸟、跑到莲叶上的小壁虎,还是初雪后踏雪赏竹所感,亦或是对经历大雨冰雹洗礼依然顽强傲立在树上的“杏”的疼惜,这些细微之处都成为作者感悟人生的切入点。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如密云水库之春、白马关、映山红、冶塔仙灯、司马台长城、雾灵积雪、马拉松跑道等等,密云的山光水色、人文建设,无不展现出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这种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使读者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品悟那些被忽视的美好。

作者的诗歌风格质朴,清新自然,如涓涓细流,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却以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怀打动人心,自成境界。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为读者带来心灵的慰藉,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珍贵。


作者简介:

刘璟萱,女,原名刘洪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理事、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兴区文联理事、大兴区诗词学会会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