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几天了,阳光依旧明媚而温暖。被誉为“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豫南小城,至今还没有下一场大雪,寂寞与空虚的干冷,让很多人都感到遗憾与不悦,好像是远走他乡的亲人回家没有归期似的,都渴望下一场大雪,让这个世界多些浪漫的情怀。
雪,不仅是冬天的风景,也是冬天的象征,更是年的韵味。
走向冬日的旷野,太阳依旧在头顶上朗朗地照着,随轻风剪剪,空气干燥,温度也达到了近20度。人们渴望下雪,放了寒假的孩子们一个劲的问到:老天爷怎么还不下雪,怎么还不下雪?是啊,怎么还不下雪呢。要知道,冬天与雪是分不开的,有了雪才是冬天。
田野上,大地也是一派单调、荒芜,枯干落下来的树叶,在沟沟坎坎角落里躲躲藏藏,愁眠的小鸟在空中瑟瑟低鸣,只有那无忧无虑麻雀叽叽喳喳在树丛中穿来穿去。各种林木,以沉默的姿态,诉说着季节的更迭,静静的守候在那里。麦田里,干得发黄的麦苗也在哀求着,渴望着雪儿的滋润和保护。
河堤上,那光秃秃的树枝孤独地伫立在那里,早已凋落的满枝繁华,个个干得龇牙咧嘴。也许,它们都在等待,等待一场纷飞的雪花覆盖陈旧的记忆,然后在春天来临之前,再酝酿一种昂然的姿态,去奔向春天。
小路上,行人裹紧了棉袄,迎着瑟瑟寒风匆匆穿行着,好像在这清冷的冬日里寻找着生活的温度。没有雪的日子,大地少了几份静谧与洁白,却多了几分不悦与惆怅。因为日月轮转四季更迭,不是以一场雪为始起,也不是以一场雪为终结,它是地球自然界中一项重要的时间循环现象,不仅关乎气候的冷暖变换,也关乎着老百姓对春的期盼,对来年丰收的憧憬。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豫南大地上,漫天的大雪不停的下着,一朵朵晶莹剔透的雪花摇摇晃晃,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浩浩荡荡,像棉絮般的覆盖着淮河两岸,一派素裹银装,整个世界仿佛变得纯洁而宁静,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无穷乐趣,释放着幼稚浪漫的童趣与天真。
下雪了,淮河两岸披上银装,大地白雪茫茫,好一派北国风光;下雪了,豫南农村杀猪过年,炊烟袅袅小乡村杀猪菜香飘十里;下雪了,老百姓铁锅炖鸡鸭,喝上几杯热腾腾米流酒记住乡愁;下雪了,孩童一起打上雪仗,不畏寒冷而又无拘无束的玩耍着;下雪了,家家户户准备挂灯笼、贴对联......
下雪的日子,村子里各家的屋檐上棉絮般蓬松的雪层就会向前伸展,巍峨而且柔美,壮观而且美丽。清晨,大雪迎门,农家院子里的积雪会越来越厚,大人们总会早早的起来用扫帚扫雪开路。如果雪厚扫不动了,就用铁锨铲,在院子中间堆起造型各异,形态朦胧的雪人,让孩童们尽情的欣赏玩撒。早上起来,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结满了长长的冰棱,大人孩童都会掰下冰棱条来玩撒,比一比谁的长,还时不时的往对方衣服里面塞,搞得大家人人防护,其乐无穷。
有趣的是孩童们打雪仗,大家扔掉手套,捲起袖子,无惧严寒,在雪地里肆无忌惮的追逐嬉戏。一颗颗雪球在空中飞溅,一群群孩童在雪地里飞奔,没有固定的目标,也没有永久的对手,我追你,你赶他,他撵我,如果击中头部,雪花溅入脖子里,那叫一个冷飕飕,凉爽爽。天气虽是寒冬,不一会儿大家都汗流满面,热气腾腾,尽情的玩撒着。
人们喜欢落雪,是因为它洁白温柔,像诗人一般,以无声的语言,在五彩斑斓、纷繁嘈杂的世界书写着纯净、明镜与宁静的美妙诗篇,她虽没有春日百花竞放的芬芳香溢,没有夏日清荷的素心淡雅,也没有秋叶飘落的淡淡幽思。但她有一望无际的壮阔雪景,天地之间,一尘不染,万籁无声,如此简洁、纯美。今冬,不管下不下雪,这个冬天依然会过去,春日一定会准时到来。东流的淮河滚滚向前,永不回头,流去再远也无法返回到它的源头。
大寒无雪,心有不甘。四九已过到五九,这个冬天,老百姓最渴望的是下一场大雪,一场很大很大的雪,期盼银妆素裹的世界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