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竹柏的头像

袁竹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5
分享

飞天九寨

飞天山是丹霞山,似天外之地,婉约绝丽。

亿万年来,她们默默孑立,似沉睡美人。走进细观,又或似睁着眼,正沉静地俯视这片大地,只是不言一语。丹霞之美来自岁月的刻痕。亿万年的时光在丹霞上泼墨,飞天山便成了大地与自然交融出的画卷。那些嶙峋的岩壁,是岁月用风沙与雨水镌刻的甲骨文,每一道褶皱都藏着一个关于星辰流逝的密码。

只有山,没有水是遗憾的。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连,天地永存。丹霞山是藏不住水的,但她靠水而立,与水为伴。青青翠江、郴江,弯弯转转,在这丹霞山中相会,与丹霞山相融,形成山红水秀的美丽靓影。

飞天山,丽在丹霞之貌,秀在蜿蜒碧水,美在翠竹葱笼。景区内的九寨,寨寨传奇,风光绝丽。飞天山所谓的寨,是指有一定特色而独立的山峰,或者指丹霞山中丹霞石与坳的组合。在郴州流传着“飞天九寨”的说法,古人语中的“九”,一般指多,这里的“九”是泛指。飞天九寨:神仙寨、铁鼎寨、凉伞寨、老虎寨、鲤鱼寨、首家寨、喻家寨、猫王寨、狗头寨。

飞天山九寨以飞天山瓦窑坪、郴江口为中心点,如星辰般散落在其周边。神仙寨位于瓦窑坪正南,翠江之东,在郴江与翠江交汇处,西面正对郴江口。铁鼎寨在翠江之西,隔翠江正对瓦窑坪。翠江是东江下游,湘江支流耒水的上游,东江流经飞天山这段古称翠江。凉伞寨与神仙寨隔翠江相对,矗立在郴江口拐角,东临翠江,北靠郴江。老虎寨在翠江西面,位于凉伞寨南,凉伞寨越过翠江联合码头就是飞天山核心景区老虎寨。鲤鱼寨正对老虎寨,鲤鱼寨与老虎寨拥翠江北行。鲤鱼寨与神仙寨相临,位于神仙寨南。首家寨与老虎寨相临不远,位于老虎寨正西。喻家寨、猫王寨、狗头寨三个寨位置分散而独立,处在飞天山景区边沿。喻家寨在首家寨正西边,飞天山景区西部边沿地带,昂首在郴江北岸。猫王寨位于飞天山西北边沿,去猫王寨,需途经石面坦水电站大坝,猫王寨在翠江之西。狗头寨位于飞天山正北方边沿,马皇丘大峡谷之西,翠江之东。

神仙寨峻峭、巍峨、绮丽。神仙寨峻峭挺拔,要上神仙寨必须爬一段云梯般的栈道,需拽着铁索攀援而上。神仙寨的西面临江,如一位披着霞帔的天神,屹立于此,日夜守护在翠江之畔,正眼凝视着郴江口。神仙寨面积大,寨内多彩,秀峰叠嶂,其间藏有峡谷、石门、天生桥、一线天、岩洞,寨顶有一小天池。神仙寨主峰上有一个大型的穿坦,面积300平方米。炎炎夏日,坐或睡在山顶溶洞里,日晒不着,清风徐徐,如神仙般逍遥,十分惬意。神仙寨主峰巍峨,立于山顶,视野开阔,下可俯视蜿蜒的翠江与郴江,红岩绿水、赤壁丹霞、峡谷奇洞、古木竹海尽在眼中。神仙寨上可跳望美丽多情的穿坦-喜鹊桥。传说秦少游正是在这里望见喜鹊桥触发情思,挥笔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的千古绝唱。

神仙寨主峰巉岩下就是石佛寺。古寺历史悠久,兴盛于明清两朝。佛寺坐东朝西,背倚神仙岩悬壁,面临翠江,与郴江口隔江相望。寺不大,所处位置独特,靠山面水,又处于两江交汇处,景色迤逦。寺内有两窟,其一窟顶呈半弧形,下排列小龛,佛像残缺。另一窟有佛九座,正中为释迦牟尼坐像,面相端正肃穆、服饰齐整、正襟危坐,背倚莲花;弟子阿难、迦叶旁立,慈祥俊秀;外为文珠、普贤守护,头部火焰似放佛光,表情虔诚,身着袈裟、线条流畅、形态优雅。

铁鼎寨雄壮、挺拔、绝丽。铁鼎寨主峰海拔295米,脊背直指苍穹,是丹霞群中昂首的赤色雄狮。登顶远眺,瓦窑坪码头如棋盘上的棋子,翠江似金丝带缠绕山腰,恍惚间竟有“晓雾沉沉楚天阔”的诗意在晨光中苏醒。朝阳下青春朝气跃然于上,云蒸霞蔚,人间胜景恰似天上人间。远方丹霞延绵不绝,水天相间,晨光晓雾,绿意昂然,翠江如锦婉转于丹峡之中,一路伸向天际。

凉伞寨沉静、端庄。凉伞寨如一位端庄的守望者,静立于郴江与东江的交汇处郴江口。郴江自群山翠谷中奔涌而来,在此与北行的翠江相拥,仿佛两条银龙在此相吻,化作一片浩渺烟波。寨子远望似天子出巡的华盖,又如一柄倒悬的青铜剑,刺破云雾,将千年的光阴凝固在江岸。韩愈笔下的“山作剑攒江泻流,扁舟斗转急于飞”,正是此处险峻与灵动的写照,江水裹挟着历史的回响,奔流至今。那时的郴江急流如泻,来往行船很多,此处正是繁忙水道交叉口。

老虎寨面阔、神奇、艳丽。老虎寨面阔,寨内山顶平趟,有300多亩的飞天大草原,相传是黄巢起义军的古练兵场。神奇,山顶临翠江之岸有千年古寺寿佛寺,山顶草原里藏有寿佛洗心池,还有天然形成的神仙指藏在崖壁之上。北岸与鲤鱼寨隔江相望,以丹崖赤壁壮景、幽深峡谷风光、齐雅溶蚀地貌、秀美交错层纹为特色。老虎寨风光如画,美而艳丽,如剪刀坳,乌龟藏宝、大峡谷、大草原、睡美人、聚仙亭、海豚魂等。

鲤鱼寨多情、柔美、秀丽。鲤鱼寨多情,寨内有多条溪水环绕,溪水两岸崖壁陡峭,草木丰茂。溪谷纵深绵长,交叉分布,被誉为水上迷宫,亦称九龙水寨。鲤鱼寨柔美,其中之一寨顶有象征生命之源的圣母岩,造型奇特,与广东丹霞山的少阴石有异曲同工之妙。鲤鱼寨秀丽,寨内山顶有天池、绝命岩、大象戏水、鲤鱼戏水等景致,别具风格,秀丽无穷。

首家寨独立、险峻。清代咸丰年间,白露塘首氏家族在此寨避战乱,故名首家寨。遗憾的是如今寨中空空,无人居住。寨主峰高200多米,只有一条高耸石阶通山寨,山路成之字,上下险峻。接近首家寨顶,脚下石道呈鲤脊状,脊背山路峡小左右悬空,上凿200个蹬山长方形孔洞,两侧设栏杆以护行走。山顶寨门俨然,寨墙犹存,皆红石垒砌,呈火红色,又称火石寨。

喻家寨险要、独特,蕴藏人间烟火气。喻家寨最早为天飞寺遗址,明朝嘉靖年间寺庙废弃后,喻氏祖先因躲避土匪迁居至此,逐渐形成寨堡。至今寨内仍有人居住,是飞天山唯一有人间烟火气的山寨。寨里原有古同仁书院,由喻家明末举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创办,古书院现仅存石刻与遗迹。如今同仁书院进行了复古重修,书院作为古迹得以保存。尽管书院文化已成陈迹,但寨中仍保留着摩崖石刻等印记,以及“天飞山”和“云秋山”之别名,体现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因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居民避乱的天然堡垒。寨内绝美丹霞山顶上有一平地,住户围居其上,最中间挖建一个水池,名曰白莲池,白莲池旁就是古老的同仁书院。

喻家寨位于郴江岸边,是典型的丹霞山体,山顶平坦开阔,形似大紫砂壶,山体东西陡峭、南北平缓,中间有缓坡向东延伸。站在喻家寨村角的丹石上,可远眺郴江及飞天山,西面可见京广铁路与京珠高速公路,形成世外桃源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独特视角。山体险峻,仅有两条小径可上山,清代还凿有沿崖壁的单行车道,增强了其封闭与安全属性。寨顶的白莲池是古代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而寨下的天生石桥是自然形成的雄伟石拱桥,增添了神秘与诗意。居民在山崖四周开垦菜地,自给自足。悬崖上的古榆树粗壮挺拔,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

猫王寨样貌奇特多变。猫王寨主体由多块丹霞巨石会集在一起,形似山猫。寨主峰顶海拔228米,丹霞巨石身如刀削,其正中有一直径20多米、高30多米的石柱,号称湘南第一柱。无论晨昏,总在石柱表面流转着赤金光晕,恍若一支永不熄灭的擎天蜡炬,又似盘古劈开天地时遗落的朱色图腾柱。寨形随视角多变,东看似猫,南望如舰,北眺若荷。猫王寨秋天最美,当九月金风拂过,猫王寨便踏入了最惊艳的时节。寨西绵延的湘南稻田如约铺开鎏金地毯,赤红丹山与灿黄稻海在天地间划出一道火焰与阳光的分界线。这是丹山与稻海的私语,一方以火色守护人间,一方以金黄感恩山灵。

狗头寨形态可掬。寨体极似狗形,狗头朝东,狗尾朝西,与它毗邻的石山叫石门坳。狗头寨宛如一尊沉睡的玉犬神像,静卧于群山之间。寨体自东向西舒展,狗头昂首朝霞,狗尾轻扫暮云,与毗邻的石门坳形成天作之合,那两座陡峭石山恰似犬主人虚掩的铜门,而狗头寨便是忠心耿耿的守门神将。传说每至子时,石门坳会如活物般缓缓合拢,与狗头寨的犬首遥相呼应,仿佛天界神犬巡游至此,将双耳垂落成门,以犬鸣为钥,昼夜守护着这片秘境。狗头寨犹如忠诚家犬,日夜守卫着风景区北面门户。

红赭的丹霞依旧,时光如同这碧绿的江水,在岁月中悄悄流逝,不断演绎的人世间却已然变换了容颜。一降微风拂过,江水泛起鱼纹似的波澜,水波潋滟传向远方。天空之上,丝丝缕缕白云,行如流水,状似绸带,正在其中闲庭漫步。多少个春秋,湘南云雾腾漫下的丹霞山,如梦如幻,宛若天外之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