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世军的头像

杨世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4
分享

又是槐花飘香季

上津一带自古以来就爱遍植刺槐,你看沟壑处、道路旁到处都是槐树的身影。

特别是从湖北大梁至泗浴河口的山坳尽显刺槐的痕迹。本人揣测可能与明朝时期移民有关,明时从山西大槐树分流到各地移民,汉民族极度的家乡情节便带着槐树苗散到落脚点种了起来。

槐树具有中华民族的特点,落地生根不择土壤,在贫瘠之地也可以树繁叶茂槐荫子孙。

每年的四月份是槐花飘香季,几个朋友相约去乡间采摘槐花,那洁白如雪的槐花,如繁星般点缀在枝头,把上津的每一个角落都染成了一片银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甜的槐花香,是大自然馈赠给这片土地最温柔的礼物。

上津,那座古老而宁静的小镇,在槐花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古朴而典雅。

道路两旁的槐树,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小镇的岁月静好。那一串串槐花,有的低垂着,像是害羞的少女;

有的昂扬向上,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活力。槐花没有娇羞的身姿,只是世间最平凡的碎花。

微风吹过,槐花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散发着淡淡的甜香,如一首优美的乐章,诉说着小镇的故事。

上津西向的泗峪河沟,是以槐树命名的乡镇,更是被槐花的海洋所淹没。漫山遍野的槐树,像是一片绿白色的波涛,而那洁白的槐花,则是波涛上泛起的层层浪花。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槐花飘香的季节,我总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槐树乡的田野里。我们追逐着飞舞的蝴蝶,捕捉着嗡嗡叫的蜜蜂,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累了,我们就坐在槐树下,仰望着天空中那一朵朵洁白的槐花,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偶尔,会有一朵槐花飘落下来,轻轻地落在我们的头上、脸上,带来一阵淡淡的清香。

在槐花飘香的四月,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会拿着长长的竹竿,上面绑着一把镰刀,小心翼翼地把槐花割下来。

孩子们则跟在后面,忙着把地上的槐花捡起来,放进挂篮里,有时候悄悄的抓一把放进咀里,嚼出了春天的香味。那场景,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槐花不仅美丽,还能做成各种美味的食物。

在上津,人们会把槐花洗净,加入面粉、鸡蛋等调料,做成槐花饼。有条件的家庭用油炸那一个个金黄的槐花饼,外酥里嫩,咬上一口,满嘴都是槐花香。家里贫困一点的上蒸锅蒸一下也是香甜可口的槐花馍。

还有那槐花炒蛋,鲜嫩的槐花与金黄的土鸡蛋相互交融,味道鲜美极了。

或者淖水,凉晒干放在干净的布袋里作为他年的菜或主食。每到槐花飘香季,这些美食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而在上津古镇的街头巷尾,还能看到一些老人在售卖用槐花制成的各种手工艺品。有精致的槐花香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据说可以驱虫辟邪;还有用槐花编织的小篮子,小巧玲珑,十分可爱。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上津槐花文化的传承。

每到槐花飘香季,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大盘山那一大片如海洋般洁白的槐花,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招手。也会想起小时候在槐花丛中玩耍的点点滴滴,那是多么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啊!和小伙伴们一起追逐着在槐花间飞舞的蝴蝶,听着蜜蜂嗡嗡采蜜的声音,笑声回荡在整个田野。还会想起家乡的亲人们,他们在槐花树下忙碌的身影,那是多么亲切的画面。当然,更忘不了那些用槐花做成的美味美食。在饥荒的时候填饱了人们的饥肠寡肚。

槐花饼的香脆,槐花炒蛋的鲜美,槐花米饭的沁香,凉拌槐花的一清二白。每一口都充满了家乡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这些关于槐花的记忆,就像一幅温暖的画卷,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如今,又是槐花飘香季,我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那洁白的槐花依然如昔,在四月份的微风中轻轻飘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