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早晨5点左右,习惯把手机音量开到最小,压在右耳下(左耳是摆设)听“每天3分钟,知晓天下事”。今天的《今日聚焦》十分震耳,标题是《突遭地震,背同学逃离!郭庆同学获公派留学名额》。文章说的是1月2日16:43分,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发生了一场4.6级地震。震灾突然而至,遭遇惊吓的同学纷纷逃离教室。这个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二(6)班有个叫郭庆的同学,他在危急时刻,想到的是背起惊慌绝望至极、行动不便的同学脱离险境。事情本身算不得大事儿,我关注的是郭庆同学勇敢无私救起同学后,事件的放大发酵过程和令人拍手称赞的结果。
我想先说的是那个行动不便的同学。突发的地震,所有同学都惊恐不安,而逃生又是人的本能反应,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往教室外跑,这无疑是正确选择。
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时刻,也是最能考验人本性的时候。已经安全逃离教室的郭庆同学,突然意识到还有一位行动不便的同学被困在教室里,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折返回到教室,背起那位正在诚惶诚恐的同学,一步步艰难地朝着教室外冲去。这一刻,郭庆同学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要帮助这位同学逃离险境。
我现在从那位行动不便的同学角度,推算一下他在这场危难袭来之后,经历了一场由残酷转换到比地震本身来的还意外的惊喜过程。
我想象到了那个行动不便的同学在危急无助境况下的惊恐心情,他眼见同学们都跑出教室的一刹那,一定是紧张绝望至极。当他突然趴在郭庆背上的那一刻,那种庆幸感动之情一定会充满胸膛。这种两极化如过山车式的情感冲击,对于郭庆和那个被他背出教室的同学来说,一定会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最有纪念意义的一瞬间。按古人说法,这可是过命之交啊!
我惊奇、惊喜于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在这个事件之后的处理方式,太有远见了!那一连串颇具发展眼光的洞察力和扩张力的神操作,一下子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感觉是私立学校)外国语中学,一下子提升到即便是清华北大也不可比拟的高尚层面。
我以为这个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一定有一个满身正气,思想深邃,胸怀博大,目光致远,既有格局又绝顶聪慧的好校长。
先说这个学校校长和郭庆班主任如何机警敏锐地对待这件非凡事件。地震刚刚过后,学校师生还未从恐慌中完全恢复过来时,那个班主任就在第一时间,向校长汇报了郭庆同学英勇救助同学的英雄壮举。关键是校长得知郭庆同学勇敢救同学这件事情后,认为此事颇具社会教育意义。校长决定向社会放大这个事件的积极影响力,借此机会弘扬校园正气。他决定打破常规,从重从快大张旗鼓奖励郭庆同学。
首先被郭庆同学勇敢逆行感动的是全校的教师们,接着是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学习郭庆在危急时刻勇救同学的大无畏精神,校领导首先带头,大力颂扬郭庆同学的高尚品质。
地震过后的第四天即1月6日,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就对郭庆同学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学校授予郭庆同学“卓越银外人”(学校简称)的荣誉称号,这一称号不仅是对郭庆个人品质的认可,更是对全校师生的一种激励和鞭策,意在鼓励全校师生要多行善事,多做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好事,更是要树立起一种优良校风。
学校对郭庆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还给予他9000元的奖励,以资鼓励郭庆要继续奋发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学校对郭庆进行精神的、资金的奖励还不算,还为郭庆量身打造一整套持续不断的奖励措施:学校减免了郭庆同学接下来在银川外国语学校就读期间的所有学费,并为他提供了一个赴德国公派留学的名额。关于郭庆同学的留学名额问题,学校附加的条件是:只要郭庆同学在高考中取得符合德国留学要求的成绩,学校将全权负责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切费用。 仅就这一整套奖励举措而言,这是绝大多数公办学校无法办到的事情。以我之见,银川外国语学校这种大胆又创新的奖掖优秀学生的做法,必将在全国产生一声惊雷般震响作用。 我相信银川外国语学校此举的社会收效,是一般庸庸碌碌学校100年也难以企及的。同时我也预料,银川这个外国语学校,一定会借助郭庆事件的影响惯性,成为颇具影响的社会名校。
民间有句挺土的话,叫一招鲜吃遍天。依我看,银川这个学校的整套奖励郭庆同学举措,不仅仅为郭庆同学的未来打开了一扇更加广阔的大门,让他的人生就像插上了翅膀,也为这个学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这个学校彰显的是一种开明的治校理念,也向社会昭示这是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
这样的学校要是不能越办越好,天下哪还有公理!郭庆同学的事迹看似偶然,体现出的却是这个学校教育的必然。
只是我尤感可惜的是,全国像银川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校长,屈指难找,好似凤毛麟角。
2025年1月10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