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国辉的头像

张国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6
分享

风和日丽又是春

元宵节过后接下来连续几日的温暖,艳阳高照,风和日丽,走在明媚的阳光下,沐浴于温暖的春风中,通身的舒坦,冬季的紧瑟和怯弱一扫而光。太阳如同新生的一样,明媚着,鲜艳着,张开着笑脸,抚慰着每一个拥入她怀抱的人,让人感受到母亲怀抱般的温暖。春天,一个刚刚脱胎于严冬的稚嫩春天,让人体验着浓浓的爱意,鼓舞着人们走近她融入她,合着这个大好的春光,开启一个美好的未来。

大地被一片暖意包围,阳光照在人身上暖煦煦的,人们一下子从前段时日的寒冷中挣脱开来,如同沐浴在温热的水流中,温温的,柔柔的,封闭了一个冬天的毛孔全部被打开了,畅快地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气息。

明媚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水面生机盎然,好像是把天上的白云揉进了水里,比蓝天更纯净深邃更悠长。水面把阳光反射回来,闪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不能直视,天地一片明艳。明媚的阳光照在大地上,大地蓦然就有了灵气,野菜小草如同探头探脑的土拨鼠,小心翼翼地从地底下冒出了头,虽然叶片还没有完全伸展开来,但只是几天的时间,就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转而把大地渲染成了绿色的星空,一点点一簇簇的绿色星罗棋布,密密稠稠。新吐露出的绿被阳光一照,像钻石一样一闪一闪地发着晶莹的光芒。

绿色明晃晃起来了,热烈的阳光,让绿色变得活泼可爱,前一天还默默无闻,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像是变了一个魔术,绿色如同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奔腾而来,入目之处皆是让人怦然心动的绿色。这种绿色从初春一路走来,从鹅黄浅绿逶迤成了浓绿,进而熏染成为一种深深的绿,像是绿又像是蓝,如同从孩童长成了半大小伙子,使人不由感叹:春天真的来了。

气息明晃晃起来了,空气里俨然没有了冬天的凉意,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大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舒展筋骨,释放出浓郁的芬芳。这种芳香还是熟悉的味道,温热,湿润,浓郁,迷人,闻到这种气息,乡间智慧勤劳的老农就会笑眯眯地捧起一把湿润的泥土,放在鼻子底下,亲吻它辨别它,脸上的笑意不断扩散,岁月刻画的皱褶被笑意铺展开来,在整个脸庞上像水的波纹一样荡漾。在笑意里,人们似乎想象到了大地丰收的景象,似乎看到了麦穗的金黄,似乎闻到了大白馒头里散发的浓浓麦香。

春天的流水,春天的土地,春天的温暖,春天的绿色,就像是高超的魔法师吸引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少男少女手牵着手,老人领着孩子,儿女搀着父母,开车的,步行的,骑着自行车的,人们走出家门,走进这大美的春天里,到户外追寻春天的气息。大人悠闲地踱着步。孩子们奔跑着追逐着,在地上打个滚,爬起来继续嬉戏。恋人们顺着小径走进公园、田地的深处。老人们拿个马扎坐在水边、树下、草地旁,静静地陷入沉思。坐在轮椅上的人,把身子舒展开来,尽情地吸收着天地间的气息,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和美好。

我选择一个春光潋滟的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拐一小竹篮,持一把小刀,扯一块旧布,与妻相伴。择开阔之处,怀欢喜之心。近则步行,远则驾车。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东瞧瞧,西望望,看田地,看草木,看河流,看麦苗,看飞过的小鸟,看天上的白云。欣赏眼前的景色,回忆过往的童年,想到美好则尽情欢笑,忆到苦楚则黯然神伤。就在这大美的春日里,就在这美妙时光中,放松心情,率性而为,放飞自我,与天地融为一体,游哉悠哉,悠哉游哉。

在晨晖中,我面朝太阳,把身体直直地挺立,头往后仰,努力伸展双臂,铺展着迎接春天的气息。我在田地里奔跑,踏着柔软的土地,感受大地的温润。我极目远望,去寻找那远远近近隐隐约约的绿色。我轻轻抚摸绿软的柳枝,感受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看近处的村庄,看远处的树木,看伸向远方的小路,搜寻着自己对家乡对儿时的记忆。我瞩目于水边的芦苇,思绪在《蒹葭》的诗篇中游荡。我举起手机,把这美好的画面镌刻成永久的记忆。我还想试着用自己笨拙的笔,记录下这难以描绘的景致,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处春光和美丽。

这时,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非常清晰的场景:一个大约只有5、6岁的小男孩,左手上挎着小竹篮,右手拿着一把小镰刀,在一个明媚的春天里,一路蹦跳着,一路寻觅着路边的青草小花,来到村子北面河坝上的树林里。那里的土地肥沃宽漫,那里的树木高耸入云,阳光洒在树林里面成了斑驳阑珊的碎片。在树根的四周,一簇簇阳沟子菜正在吐露新芽,清新粉嫩,我用镰刀轻轻地将它们挖割下来,装入竹篮。回到家,用水清洗过后,蘸着渤海湾里特产的黑虾酱,野菜的碱涩中和了虾酱的咸味,换化成一种美味,让粗粝难咽的玉米窝头变得柔顺了许多。

接下来又是几日的暖阳,便让春天更加热烈起来,喷发出浓浓的春的气息,有了春天的繁华景象。阳光挣脱了十三四岁少女的羞涩和矜持,像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激情热烈,用明亮的大眼睛大胆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脸庞,炙热的目光,让人们不好意思与她对视,急忙躲向一旁。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借着宋代志南《绝句》中的名句,不由让人想到,这风雨相适、风和日丽的大好春色,又有谁不热爱呢?因了这种热爱,踏春而游自然成了人们在春天里最最向往的“乐事”。

曲水流觞应该是春游的最高意境,是我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多位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成就了传世名篇《兰亭序》,引为千古佳话。这一春天与文化的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春天来了,你、我、他,我们一起踏进春天里,去热烈地和她拥抱,感受她的激情和萌发,从接收第一缕春风到拥有整个春天,切不可辜负了这美好的春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