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上全都被deepseek霸屏,如果头条不是谈deepseek都会让人产生怀疑该网站是不是还没有更新;所有人都被其强大的功能所折服,我虽然不是很了解,但还是在孩子的帮助下试用了一下,deepseek超强的储存与算筹能力确实让我惊讶不已,但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deepseek会让很大一部人感叹自己将被AL所代替的悲观主义出现,所以我还是要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机器就是机器,绝不可能替代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观逻辑属性。 “DeepSeek让我觉得,人类仅剩的一点人文共情能力都被AI超越了。”春节假期DeepSeek大热,在作诗领域表现令人惊艳,也让不少网友感到“有些吓人”。这是网上的一句话,但是我还是不能苟同,正如在《超验骇客》这部电影中,马克斯对伊芙琳说:“人类的情感能包容很多不合逻辑的冲突,可以在爱一个人的同时,还恨这个人,机器没办法调和这种矛盾。”无独有偶,前天一位文友给我发了一段文字,是他利用deepseek评价他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的一篇名叫《喜鹊记》的文章,他语调深沉地问我:“这篇文章真的有deepseek评价的这么好吗?”我看了一下deepseek的评价:从主题与象征、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语言与风格、社会与文化的反思、结尾的开放性六个方面高度赞扬了这篇文章。说实话文友王建永是我的小学同学,他的写作水平不错,但这篇文章是不是像DeepSeek在总结中所说的:《喜鹊记》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象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文章不仅探讨了爱情、生死、现实与梦境等永恒主题,也通过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反思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疏离与传统文化的失落。整体上,这是一篇情感深沉、富有哲理的短篇小说,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文章《喜鹊记》是不是像deepseek所写的那样好,我不做置评,但就建永自己问题,我给出了一个解决他疑惑的方法;我让他在deepseek上发出了《喜鹊记》这篇文章的缺点是什么?结果就得出了与上面截然不同的总结:“《喜鹊记》在情节设定、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情节逻辑不够严谨,人物形象单薄,语言表达冗长且重复,主题表达不够明确,文化符号的使用也显得表面化。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文章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同样一篇文章,由于人在对deepseek发出的指令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全然不同,可见deepseek的机器特征与人的情感属性的冲突还是显而易见的,可见人与deepseek的不可互代性。
机器就是机器,绝不可能替代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动社会属性。Deepseek强大功能勿用置疑为人类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但要说deepseek能代替人的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我是不相信的。当下有不少唱衰人在文学中的主体作用,如网上的一段话:如今,面对DeepSeek的作诗能力,这种自信心正在被瓦解。一位自称作家的网友表示,“DeepSeek为我写了首诗,看完想把曾经发表过的几百万字都烧掉。”也有文学爱好者感叹,“作家梦被AI碾成碎片”。朋友圈的一段话:“那些吟风咏月、把玩文字的文学创作很快就会遭到DeepSeek的无情碾压。”等等这些论调铺天盖地。甚至,就连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觉群诗社社长胡中行以诗句“惊看一秒已成诗,平仄相谐对仗奇。”来表达他初见DeepSeek作诗时的震撼感。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什么是文学?文学是如何产生的?它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我在《浅谈东方艺术的哲学虚无》一文中说过:“文化并不属于人类所独有,它是所有智性生物在生活中族群社会现象与族群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经验总结。”这句话中的两个元素是关键词,一个是智性生物,就是要说明首先是要有具备智能性的同时还要是生物;显然AL虽然有智能但却不是生物。另一个是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经验总结;这句话明确一个原创性与继续发展的能力;但AL不行,即使它以后可能具备了学习能力,但这个前提是人类赋于它的,它不具备原创性。人们在接触新生事物时,都会有恐惧、崇拜、学习的过程,这很正常。但我们绝不能忽略文学创作中人主动的社会创造属性的作用。
机器就是机器,绝不可能替代人在文学创作中的情感代入属性。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侯体健多次体验了DeepSeek作诗后说道:“如果真正为自己而写,诗永远不会被替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这里看出文化是有社会情感属性的,同时也推论出文学创作是具有情感代入的特点;在文学创作中必须要具备三个统一性,即:“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但这三个统一deepseek是无法做到的。我曾利用《伤春》为题做过一首诗:“东风寄语接春回,二月新城花欲开。忽忆少年愁怅事,相思无奈酒盈杯。”在诗中上半片“东风寄语接春回,二月新城花欲开。”我想表达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和勃勃生机,正如人之少年美好;下半片“忽忆少年愁怅事,相思无奈酒盈杯。”是想表达我在看到眼中春回大地的感受时,突然想到自己人已半百,过去少年时的蹉跎岁月的荒唐感受,落得个只能以酒浇愁的无奈心态。但当我把几个关键词向deepseek发出后,它得出的却是在海量写春与愁的词汇抓取了更符合指令的诗词创作,这也让我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坚信,机器就是机器,绝不可能替代人在文学创作中的情感代入属性。
所以说:一个思想空虚,缺乏对社会与人生具有深刻认识和实践的人是难以产生丰富、强烈的审美情感的,因而也就不会成为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在文学与艺术活动中,情感与思想认知是交融在一起的,并且必须是带有自发性、主动性的自我消解意识,未来我无法预测,但现在或不久的将来以上的文学创作三要素,是deepseek等AL所无法实现和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