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漠的头像

大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30
分享

飞速奔驰的时代车轮

小时候,看见一个手腕上戴手表,脚下蹬自行车的人,那不是国家干部就是邮递员。看着他们两只脚蹬着那两个明晃晃的大钢圈轱辘轱辘转,跑得多快,碰上人了不喊“让开”,只把车把手上一个圆圆的明晃晃的东西轻轻一按,“叮铃铃、叮铃铃”几声脆响,人们就自动让开了道。我们看着直添嘴皮子咽唾沫,什么时候能让我们也玩玩那东西,过过瘾多好啊!

只要在路上遇见一个骑自行车的,我们小伙伴就争先恐后地拼命追赶,鞋子掉了也顾上捡,直到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就一屁股坐在路上捂着突突跳的肚子直喘气,沾满脸的汗珠上也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从此我心里孕育着一个自行车的梦。上学的时候,只要看见邮递员就主动帮人家带路,有时人家把自行车放到路边,就乘人家去村里入户送信的机会偷偷地推一下,或者溜一溜……

80年代我当上了民办教师,用我当兵的复员费买了一辆杂牌自行车,终于圆了我的自行车梦。手摸着崭新锃亮的车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得意和满足。那时方圆出几十里,只有一两个做生意的人才有那玩意,在那年月那东西还是稀罕之物、奢侈之物。家里人反对我骑车子去学校,他们的意思是一个民办教师骑自行车太扎眼,怕被别人指指点点的。我家离学校10里路。步行了几天,心里想有车子闲放着,何必“有棍不柱,偏要柱箭呢”,就不顾家里人的反对,骑上了自行车去学校。一路上有人赞叹,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讥讽,总之我觉得骑车总比步行来得快,而且那种奔驰带来的畅快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

后来我先后调了几所学校,是这个忠实的伙伴陪着我,驮着我走过了难辛的岁月。

90年代初,我考上了县教师进修学校,两年的离职进修时间,就是这辆自行车驮着我度过了。家里离县城120里路,那时家乡没有通班车,其它车辆也极少,自行车就是我唯一最好的交通工具了。每周星期六晚上就对车子进行一下全面体检,生怕它在半路出毛病,推着走或扛着走那走不过地。所以总要看一下车胎是否完好,气门嘴的“鸡肠”是否有破损,车把是否端正,车闸是否牢靠。这才安心地睡着了。养足精神,第二天开始“万里长征”。从县城出发,先是一段国道,是柏油马路,骑上车子虽然不能跟汽车、摩托车相比,但还是觉得一阵风似的。然后绕道就是通往家里的土路,既是上坡,又是坑坑洼洼,真是要命的地方了。当拼命地蹬上一段时间,嗓子冒烟,汗水湿透衣服,就只好把车子靠在路边,找到泉水痛饮一气,然后就坐在石头上或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慢慢喘气。

这时,偶然间就会有一辆嗡嗡叫着,屁股上冒黑烟的摩托车风驰电掣般从眼前一晃而过,我立刻站起来伸长脖子望着一股消失的烟,真是是羡慕不已。那家伙上土坡路不用脚蹬,不用出力流汗,油门一加,“轰”的一声,就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家乡人不叫摩托,都叫“嘉陵”。家乡方圆几十里只有一辆,简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那时候,有一辆摩托车又是我的一个美梦了。

就我和妻子两个民办教师的工资,连想都不敢想,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不可即啊!

可是,不到十年的时光,摩托车在路上奔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别的行业不说,就教师队伍中已经有不少人都有了。妻子先我转正了,攒了5000多块的钱的工资给我买了一辆“天马牌”豪华型摩托车,非常气派,终于满足了我的愿望。当我骑着摩托车在路上奔驰的时候,投来的目光里有羡慕也有嫉妒。每当周末散学,我就骑着摩托车去妻子所在的学校去接她,然后再疾驰在回家的路上。有了摩托车,也给平时赶集走亲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下雨天,路上泥泞难行也不顾;下雪天,路上结冰,也不害怕。一天不动它,就觉得手痒,最享受的是那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公路上兜风的感觉,油门一加,只听到耳畔的风呜呜的叫,两旁的山急速往后退去,真像腾云驾雾一般爽快。

但不知何时,原来骑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少,一个个都钻进了小轿车,握起了方向盘,夏天太阳晒不着,雨淋不着,冬天又不挨冻,又不怕得关节炎,比骑摩托车舒服安全多了,气派多了。

农村的公路上,不仅通了公交车,私家车也来回不停地奔跑。谁结婚,那车的长龙找不到头也看不见尾。每到周末,看到一辆辆小轿车从学校大门鱼贯而出时,真让人感慨:时代的车轮飞速向前奔驰,改革开放几十年,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摩托车到私家汽车,从城镇到农村,这是多大的跨越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