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月苍生的头像

日月苍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06
分享

家里的老房子

家里的老房子


(一)


家里的老房子,是用红赤土靠人工硬硬捶打出来了的,当时60年代,在南方建房子,都是用这种枝术来建房子,村厝里的邻居都要来帮忙,地基是用不规则的石头,从溪里用人工一块一块,放在簸箕里挑到路边(簸箕是竹片编织而成,两边加个耳朵来绑绳子,结实又牢固,然后就可以用扁担来挑石头)。当时的路是土泥路,一个车道,并没有汽车,只有拖拉机,拖拉机是非常先进的交通工具了,老百姓个人很少用的到,是集体在用,每个公社(公社是如今的乡镇,当时统一称呼公社,大队,生产队,生产队是村唯一的称呼,还得分你们村是几队几队的,,,),我们这里公社只能配备两部,还得申请指标,通过才能购得,一个公社有两辆拖拉机那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而生产大队只能用手推车,手推车是独轮的,那轮老贵啊,买一个轮,还得跟生产队讲,然后再向大队申请,报给公社,备注:你们生产队要几个手推车,通过了,自己叫木匠师傅,到家里去加工,那手推车的木料,都是硬实木,杠杠的。

这木料也得上山去砍伐,也得跟生产队讲,不许随便乱砍伐,发现会被抓去批斗,更不能偷砍去买卖,否则会坐牢的,如果私自做买卖也不行,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会被批斗的,,,,这些都是我爷爷讲故事给我听,,,,


我爷爷当时是生产队的队长,贫苦农民,家里穷的掀不开锅叮当响,是个穷积极分子,我们这里山区红色基地,听我父亲说,爷爷曾经给红军红三军团带过路,当时我爷爷还是个小孩子,人小瘦,当时是在大晚上碰到被国民党白军围堵追剿的红三团,我爷爷是到地里看水,当时荒山野岭,没有路,他们肩膀挑着布袋,只知道他们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烂烂,,,,红三团问我爷爷这一带荒山野岭路熟不熟,我爷爷就说熟,因为家里穷啊,几天吃不到一餐,只有上山掏鸟窝,摘野生的果子,下溪里摸鱼,过日子啊,,,,不熟才怪啊。

就这样把红军三团带出了重围,失踪好几天才回来,自己也差一点挂掉,回来带一张红三团领导开的小纸条,让他带给当时的人民公社,从此,成了贫穷的积极分子,后来就当了生产队长,一直勤勤恳恳,到离开人间也还保守那段非同寻常的秘密,直到我父亲临终时才告知,还有一把刀回来,不知送的给他当防身还是路上捡回来,,,如今还保留着,被我收藏了起来。

老一辈的信仰真的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力,离开了也不说啊!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革命精神!红色记忆。


(二)


当石头挑选好以后,父亲自己就用独轮手推车一车一车往家推运,差不多要推半个月时间,,,,因为平时要下生产队干集体活,等没有活了,才能干自己的活,所以那搬运石头最快也得搬半个月,接下来,就开始起土,起土也得跟生产队里讲,起土时间更长,至少要两个月,我爷爷是沏地基高手,村里有人建房子,一般都请他去当师傅,给村里沏地基,那时是没有个人工资,当师傅也是一样,都是互帮互助,一家建房,全村总动员,队长带头帮忙,号召村里人都来帮忙,干活其乐融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今年谁建,明年谁建,相互讨论,,,,只有管饭,大家吃饱。

地基弄好,就得请师傅,捶土墙,捶土墙也要有一套工具,四个人拿着厚实长棍棒槌,上10公分下20公分长度2米的棒槌,来做工具,墙两边要靠两片高高木板,把红赤土往板里倒,然后四个人站四个角,用力捶,在红土里加点石壳灰,有粘性,当时还没有水泥,红赤土也要均匀放,一层一层放在板框架里面,就是在墙中间,不能放太多,否则不牢固,一般高度60公分,分五次放土,每次放土25公分捶成12公分的墙,依次捶打而成,然后沿着墙体而走,进行捶打,一座3间房子,一间客厅与两间房间,墙体差不多要捶10天左右,这都是靠体力硬实力而捶打的。


屋顶是木头和厝瓦,这木头也得申请,或者你有有钱自己去买木材,这些都的生产队大队同意,才能进行,,,木头都的大木料,因为要当横粱,没有大料根本承受不住整个屋顶的压力,上面还有两层的屋瓦,人还要在屋顶上走,这质量一定得牢固,瓦工师傅,泥工师傅,木匠师傅,都的上屋顶,木头的屋顶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也中国传统文化老祖宗遗传给我们的技术,是绝对一流的。

当时三间大瓦房,是个很漂亮的存在,家家户户其乐融融,生活滋滋润润的。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靠手工完成。花的钱不多,但却是调动了整个村里的力量,真是不容易,老一辈的房子,家里的老一辈经常在教导,生活不容易啊当时,一切靠手工,没有技术,没有运输交通不方便,泥泞土路,家里的灯光有的还是煤油灯,蜡烛,生活确实苦啊。但那时没人喊苦,,,,,

后来,改革开放,终于有自己的田地,可以私养家畜,高兴啊,粮食交给国家每亩地每年200多斤的公粮,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口粮,老百姓高兴,终于不用饿肚子了,,,泪水都在大年三十除夕夜流,算一算今年的终于有剩于啊,高兴的泪流满面,一家团团圆圆,围着吃个年夜饭,穿着新衣服,讨论着开春在地里准备种水稻,甘蔗,等等主要的农作物。再多养一头猪和增加几只小鸡小鸭与一头牛,做为耕地的主要劳动力,节约成本,又能发家致富,想想就高兴啊。

这也是农村老百姓满足感,幸福感十足。


(三)


在我们家老房子旁边还有一座古城楼,是用三合土己经筑建而成(公元1622一1652年,既清顺治9年),应该有370年左右的的历史,,城楼取名“龙门屏翰”楼,城楼从辉煌到没落,如今己剩下四面高高的城墙。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该城楼也经历了革命战争的洗礼,国民党当时南方一带称呼:“白军”。占据了城楼,被红军游击队打败解放,城墙留下了很多抢眼。

2012年6月11日,当地的漳浦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起来,这也是一个很好红色记忆教材,希望有一天能利用起来。


如今

时间过的这一切就像在眼前,村里的水泥路早铺上了,路边还立着路灯,绕着整个村庄,吃饱饭的老人家,在自己的村里走一走,看看那剩下高高的旧城楼,绕着环自己村庄的路走走,还有村里面的老房子,,,,

我们家的老房子,每次回来,我弟都把窗户打开,去看看,,,后来干脆再也没有在关窗户,让房子通风,前几年屋顶角还掉落了一大块,赶紧请师傅再修理修理,恢复了原样,每次打开大门,进到里面,自己的父母己经成为一幅幅挂像,挂在那里,母亲比我爷爷先走,母亲在我12岁那年,一场意外中非寻常离开,我爷爷也默默无闻,后来爷爷不久后也离开,那遗像正中间,两边是我的父母亲,记得临走之前,爷爷叮嘱我的父亲给他戴上有边角的帽子,并让画师或者摄影师把他的帽子也画进遗像里面,想想我爷爷他老人家,这也是他最后的遗愿,父亲也从了他的心愿。给他戴上有边角的帽子,让他安心离开,,,他自己也把那不寻常的那段经历从人世间带走。

后来,直到我父亲要离开时,往事才提起一点点,告知我们,,,,

这就是他们的信仰,忠于祖国和人民。

如今,我也在坚守自己的岗位,坚守自己的信仰,爱自己的国家与人民,继续传承我爷爷留下的那种高尚的精神宝贵财富,奉献自己的余生。

我也告诫自己的孩子,虽然是平常之人,平庸之辈,但我们也靠自己的双手诚实来获得劳动果实。

这就是我们家老房子留下的精神宝贵财富。




日月苍生

2024年12月9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