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楚的头像

查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30
分享

缅怀敬爱的父亲

父亲冰冷刺骨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门板上。这块木门,也是我二十多年前做的,不曾想到,今天,父亲安祥地睡在上面,也是父亲与我最后的永别。

  01

族兄很细致地给父亲穿“寿衣”。曾记得,这些“寿衣”,也是父亲生前他自己购买的,同时,还买了所有儿孙的“孝服”,父亲说过,这些“孝服”,是准备给我们穿的。父亲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也多次说过,他过世,一定要穿新“孝服“。父亲还说:现在,七十多岁的人了,这条路短,那条路长(父亲看淡生死),我们总会有分别之日。那时候,每当听到这些话,我都埋怨他说:您现在身体还这么好,不能总说不吉利的话。但是,听到这些话,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从前年起,我每次从外地回家,父亲都严肃地嘱咐着:他的“寿衣”放的位置、“孝服”放的位置。突然,父亲说的“分别之日”一语成箴,我们心如刀绞。

我含泪望着父亲静静地躺在门板上,族兄一件一件、慢慢仔细地为父亲穿衣,穿戴整齐后,且在父亲手中放些“冥币”,族兄口中说着“好话”,这些“好话”,也是祈福,也是为父亲送上最后一程。这时,族兄轻声地说:你父亲走的很安详,嘴角微笑,眼睛闭着,像安静地睡去一样,身上干干净净,有福之人。我们弟兄三人与表兄等,肃立于父亲两旁。我望着眼前的父亲,他安祥、静静睡着的模样。我跪着用手轻轻摇晃着父亲,呼唤着……父亲一动不动,眼睛闭着,嘴角微笑,不说话……我们不禁泪流满面。想着:这是与父亲最后一面,也是与父亲最后的永别。从此,阴阳两隔。从此,我们再也没有父亲喊了。以前,每次回家,我们离老远都要高兴地喊着:“伯(父亲),我们回来了。”父亲听到喊声,总是从屋里面跑出来,只见他,喜出望外、笑盈盈、惊讶有余地大声说:“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说着,只见父亲步履轻盈、走路如飞忙里忙外,为我们准备很多好吃的。每次回家,我们都要买一些物品给父亲,您总是责备我们说:“买那么多东西干嘛呢?也不难带。城里面有的,家里面也有,家里离小镇近,购买物品方便。”说着,父亲哈哈大笑起来。每次出门打工时,父亲总是大包小包,准备很多鸡蛋、各种菜等,要我们带去,把车后备箱塞得满满的。看着父亲跑前跑后,把家中土特产拿出来,直到车里面真的放不下了,才发出会心的微笑。每次出门,车发动了,您总是跟在后面挥手,直到我们的车看不见了。每次车出发时,看到父亲小跑着,与我们挥手,我们心中满溢着酸楚。

 02

由于母亲过世早,父亲也是孤独一人在家,独立生活。父亲爽朗的性格,从他的言行中,没有察觉到过半点孤独寂寞的感觉。父亲从来没有埋怨过一人在家的孤寂,总是说自己在家过得好,不要牵挂他。也许,父亲为了顾全大局,为了我们在外面安心工作。您把自己一人在家的孤独、寂寞、痛楚,深深埋藏于心?!父亲性格善良、开朗、温和,善解人意。我们小时候,做错事与学习成绩不好时,父亲从来没有打骂我们过,只是好言相劝,谆谆教导。

父亲仙逝,出门在外,从此,监控画面中,再也没有父亲的身影,想到这里,两眼热泪直流!

 03

今年正月初二,早上,父亲随同二弟的私家车出行拜年,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先去表哥家,回家后,再准备去长沙治病。我相信,父亲是用禁忌的,一年中第一次出行,是先到亲戚家拜年,再去医院治病。当天上午,父亲坐二弟的车,去长沙湘雅医院进行诊治。入住长沙湘雅医院后,病情,还是与太湖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一样,贫血,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住院9天,出院,拿了很多药,医生嘱咐回家慢慢疗养。在2月9号(农历正月十二日),弟弟开车把父亲送回家。此时,父亲的身体状况不怎么好,身体十分消瘦,走路很慢、轻飘飘的样子。

生活所迫。鉴于我们弟兄三人都出外谋生,家中只有老父亲一人,老父亲身体欠佳,比以前还差些。我们弟兄三人商量决定,今年,必须请一人给他做饭,以后看情况,父亲身体状况实在是不好时,再由我回家服侍他,另外,两个弟弟再出点钱(父亲的所有开支费用,弟兄三人平摊)。我们把这个想法给父亲说了一下,父亲坚持说,暂时自己能够自理,现在,不必要请人做饭,到时候再说,你们都安心出门打工吧。父亲板着脸,态度很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2月10号(农历正月十三日),我连续请了两人,准备给父亲做饭(熟人他们都很专业),聘请的两人来到家中,父亲热情地接待他们,可是,都被父亲婉言谢绝。我知道,父亲是舍不得请人做饭要花钱。记得,父亲在住院期间,对我们说过几次,责怪自己的身体不争气,经常住院,要花费你们很多钱。我们总是安慰他说:人吃油盐,总会生病的,您的毛病好治,很快会好起来的,城里面小区内,百岁老人多得很,您安心治病就好,您看,全国大小医院,还人满为患呢,现在社会发达,医疗条件好,药物也先进,像您的病,不是病,是身体虚弱,药物调理一下,好得快。再说,住几天院,也用不了多少钱,况且,现在国家政策好,医药费有报销。父亲经过我们好言相劝,也心安很多。

  04

曾记得,父亲在2024年8月31号,入住太湖县人民医院,病情:贫血与营养不良,住院11天,出院后,身体状况恢复比较好;又在12月6号,再入住太湖县人民医院,病情与上次一样,住院10天,出院后,身体状况恢复相对较好,但是,不如以前。这两次父亲住院,基本上都是用营养药、输了少量血等。住院期间,我们与主治医师询问病情,医师说,你父亲在六十岁时,做过一次胃癌手术,胃部大部分已切除,造成营养吸收不行,是主要根源等。你父亲做完那次手术后,能够保养这么多年,就算不错,现在,老人家年岁越来越大了,只能靠调养。如果你们心里面有其他想法,建议到上级医院诊治看看。主治医师边说边笑。听完主治医师一席话,我隐约预感父亲在世的时日,就只有这两年之间,顿时,心中十分难受,感觉父亲马上就要离开我们一样而心慌。父亲从县医院出院回家,鉴于两个弟弟都在长沙工作,我们想把父亲送到长沙湘雅医院诊治。父亲在该医院住院两次:一次是2013年5月上旬,患“顽固性贫血”,经过诊治,康复出院;还有一次是2016年8月下旬,患顽固性皮肤病“大疱疮”,经过治疗,也恢复了健康。

湘雅医院在湖南是一家比较有名的医院。这一次,我们又想把父亲送到该医院住院。同时,把这个想法说给父亲听,可是,父亲不同意去长沙湘雅医院治病,他认为,住院又要花很多钱,自己年岁也七十好几了,人老了,就这个样子,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我们再三劝说父亲,大城市医院医疗设备与药物肯定好得多,说不定,经过湘雅医院诊治后,您回家还能够种庄稼呢。父亲笑了起来,我们也笑了。父亲终于同意正月初、随同二弟与三弟一起去长沙湘雅医院治病。

 05

想不到,父亲去长沙湘雅医院治病,出院回家后,父亲的身体,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今年请一个人给父亲做饭,父亲坚决不同意。我们让好心人给父亲做思想工作。当时,兄长也建议一定要请人给父亲做饭,也给父亲做思想工作。于2月16号(农历正月十九日),父亲答应让堂伯每天做两顿饭,堂伯与父亲一起共餐。我们给堂伯相应的工资。这样也好,他们老兄弟一起共餐,可以聊聊天,消除父亲一人在家寂寞之苦。堂伯有一个爱好,除了在我家做两顿饭外,就是去其它地方打牌。堂伯还把在外面听到的奇闻异事与周边屋场发生的情况,说给父亲听,故此,堂伯与父亲有说不完的话。

父亲多次赞扬堂伯做饭烧菜,味道好,好吃。让我打电话表扬堂伯。堂伯也说,父亲饭量比以前增加了很多。我当时在沪,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我从家中监控画面也看得到),堂伯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来父亲家,堂伯做饭不厌其烦,每天早上先做一次银鱼、鸡蛋下面条,他们吃完,再后半小时左右,两人又吃点米饭、三四个菜。父亲还说,请堂伯来做饭,好多了,要是以前,早上起床,想到又要弄吃的,好像有一个精神负担。父亲说这些话,很开心。曾记得,我每次与父亲打电话,都是半小时左右,父亲与我聊得来。我们听堂伯说,现在父亲吃饭,饭量有所增加,身体比以前也硬朗些。我们十分高兴。也有人说,父亲比以前会吃饭,不是好事,是一种“回光返照”(父亲过世后听别人说的)。

家中请了堂伯给父亲做饭,我们出门在外,相对来说,也安心一点。以前,我们在外面,看着家中监控画面,老父亲一人在空荡荡的厅堂走来走去,顿时,心里面有一种负罪感,好像良心上受到谴责。

 06

我命由天不由我!我出外漂泊,已约二十年了,去过几个城市。出门在外,时时刻刻脑海里,都记挂着土生土长的家乡与亲人。古稀之年的父亲,一人在家,于心不忍,但是,我若在家,无用武之地。痛定思痛,还是选择流浪。我想,孝敬的背后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在父亲能够自理的情况下,一定要满足他手中不能缺钱用。我曾经对父亲说过,在家陪伴他,受到父亲严厉的批评。父亲的主观思想是,趁他能动(没有卧床),我们在外面可以挣钱。父亲有时候会说些笑话:“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口袋里没有钱时,寸步难行哦。一个家庭,如逆水行舟。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人们赚钱,有会挣钱者,也有不会赚钱者,也如兔子与乌龟赛跑。不会赚钱者,也不能抱怨,也要开开心心过日子。兔子们活得多姿多彩,但是,乌龟们活得也有滋有味。总之,挣钱,也是聚少成多。人不能懒惰。”我又说,您一个人在家太寂寞了。他说,现在社会上,都是这样(留守老人很多),家中有电视看,养几只鸡,几只鸭,热闹得很。烧饭,是电饭煲。炒菜,有液化气灶。吃水,有自来水。房间里,有冬暖夏凉的空调。你们给的钱,有得花,就行。你们给太多的钱,放存折上,也是一种摆设。家门口也有卖菜的,要吃什么菜,就买什么菜。有时候,要点生活用品,打一个电话,就有人送来了,这种日子,很幸福呢。父亲一生,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07

想当年,父亲有时候说一些家史:我们的爷爷是教书先生;国民党抽壮丁时,爷爷当过兵。当兵时,任过团长文秘,当年,有爷爷骑马挂枪的照片,有爷爷与团长合影照片。不过,爷爷后来逃回家了;爷爷还是有名的风水先生,热心帮助周边人,如:建房子、红白喜事等,给人们选择良辰吉日;爷爷的书法精美,逢年过节,给人家书写对联等,受到众多人美誉。父亲说过,尽管我们爷爷是教书先生,但是,父亲最不爱读书。长大以后,也后悔小时候没有多读点书,毕竟,多读书,会改变个人命运。小时候读书,父亲总是逃学,我的爷爷气得用赶牛的“鞭子”打父亲。故此,父亲上了两年学,就没有读书了。

 08

父亲生前,身材魁梧,身高一米七左右,吃苦耐劳是他的本色。大集体时代,父亲善良正直,乐于助人,被推选为生产队长,一干就是十余年。小时候,我记得父亲白天吃饭时,是抢着吃,刚吃完饭,父亲就手中拿着口哨,沿着村庄里的巷头巷尾,边走,边吹口哨,边喊:“开工哦、开工哦……”有时候,还要临时分派某人做某事。生产队长分派工时,是一个得罪人的事,生产队里干活时,有重活、脏活等,人们都不愿意干,当某社员质疑自己分派的事时,父亲还要做耐心解释。父亲的为人:公正廉明,无私心,处处光明磊落,父亲办事深得人心。所以,父亲在生产队长期间,执行力强,每年在年终结算时,生产队工分值与周边屋场比,名列前茅。工分值高,与在职队长管理和社员的积极性,是分不开的。

集体时代,由于我家劳动力多,每年年终分红时,都是进款户。那时候,农户每逢五六月、正是稻谷青黄不接之时。村庄中,要是有小孩多、劳力少“超支户”(缺钱户),这些门户,这时候,基本上就没有多少稻谷了,每餐就要用红薯与野菜充饥。父亲知道这些缺粮户后,就主动借稻谷给他们。家里面省着点吃,把剩余的稻谷,借给他们。且嘱咐他们,要把小孩子养好,让小孩吃饱,嘱咐他们,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一次,我的家族中有一个大伯生急病,住院,没有钱进院,父亲得知消息,马上把家中平常省吃俭用积余的钱,拿出来,送到医院,大伯才顺利进院诊治。当时,有人说父亲借给大伯治病的钱“有去无回”。因为,大伯家实在是太贫困。父亲说,治病救人要紧,人是大事。一个家庭也如此,有人就有希望,就有一切。

父亲在职队长时,勤劳肯干与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大队干部的认可与支持。

父亲一生,经历了:五八年“吃食堂”。一九五九年与六零年期间,当年,听奶奶说过,父亲的弟弟到田畈中找野菜,被饿狼咬死。那一年,父亲差一点也被饿死。

父亲还经历了“人定胜天”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库,挖河道,土地平整,人们肩挑手提,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长,在劳动期间,自己总是身先士卒。干苦力活,父亲总是一马当先。

八十年代,土地到户时,我们人均田地有一亩余,父亲与母亲为了家庭搞好一点,为了两个弟弟多读书,每天都是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干活,吃饭时、是抢着吃。到田地畈做事,用水瓶与瓦壶带点水,留着做事期间、休息时,坐在田埂上,再喝点水。要是夏天田间干活,休息时,就找一个附近树荫下休息。这种劳累后,在树荫下、坐在地上休息,也是一种美美的享受。有时候,蚂蚁爬到身上,咬一口,钻心的疼痛。季节不等人,家中由于土地多,还承包了其他人家的土地。在田间地头干活,父母亲都是辛苦到天黑、摸门进。有时候,坐在桌边休息一下、疲惫得睡着了。

值得父亲高兴的是1996年下半年,我家建造了八间房子,中间六间是两层,两边各一间是平房(中间六间第二层上面盖瓦)。底层,中间六间,有一米五宽的室外走廊。中间六间上层盖瓦,为了节省开支,房子前檐只有一米五高,里面可以堆放物品、做房间。每间都是水泥地面。墙面,用水泥砂浆粉白。夜晚亮灯,灯火辉煌。人们羡慕地笑话说,像一所学校。当年,建造房子时,也借了钱。两个弟弟读初中,我的两个孩子,才几岁。母亲当年身体欠佳。奶奶年岁已高。是一个有老有小的薄弱家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除了种家中的土地外,还承包了别人家的土地。发展副业,家中每年都养两头猪。还饲养了一头母牛,每年还可以卖一头小牛犊子。我那几年,常年走动于附近村庄(带徒)做木工,只是双抢期间,帮家中抢收抢种。家中的家务事,田间地头的庄稼活,累得一家人团团转。父亲是一家之主,更加累得腰酸背痛,疲惫不堪。

当两个弟弟进入高中时,父亲忙得更加高兴了,当年,对两个弟弟寄予厚望……眼前,总是浮现出父亲炎天酷暑,耕作于稻田;寒风凛冽,父亲在荒山野岭开荒种地;风雨交加的天气,父亲在山脚下放牛;双抢期间,温度在39℃左右,父亲拉着满板车的稻谷,约千斤,上坡时,弓腰咬牙拼命前行,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想当年,日常生活中,父亲这些繁重的劳作,不堪回首。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的一生,是劳碌奔波的一生,是劳作的一生,以劳动为光荣。父亲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够干活,就是享福。写父亲的话题很多很多。父亲的恩情,难以用拙笔与苍白的言词描述。

 09

家中,自从聘请了堂伯给父亲做饭,我们也各自出门打工了。就在3月29号(农历三月初一日),堂伯在早上7:20分打电话给我,说父亲摔倒于房中床前地面上,堂伯把父亲抱于床上。我接连打二弟与三弟电话,说明父亲摔倒情况,嘱咐,我们必须都赶快回家。二弟打家中兄长电话,同时,打家中救护车电话。兄长及时来到父亲家,又打救护车电话,救护车在十几分钟后,来到父亲住处。兄长急忙电话两个堂弟。兄长与两个堂弟及堂伯,随同救护车把父亲送至太湖县人民医院救治。父亲来到医院后,经过检查,医生初步诊断:父亲可能不行(父亲过世后堂弟说的),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心脏也不好。入住6楼神经外科。父亲住院挂水,当时,说话有点口齿不清。我从上海回家。两个弟弟,从长沙回家。我们都是下午到县医院,来到父亲病床前,父亲在挂水、接氧气,旁边的多功能监护仪,发出“滴滴滴……”的声音。我问父亲有那里痛吗?他说:“不痛。”我又问他:“有那里不舒服吗?”他说:“还好。”此时,父亲说话吃力、说话声音小而不清楚。我们觉得父亲会慢慢好起来。当晚,我要求两个弟弟去别的地方睡(病房小),我陪护父亲。两个弟弟不放心,还另外请了张护工做陪护(父亲对张护工印象好以前做过父亲护理)。回放,父亲住的地方,厅堂里安装了摄像头,房间里没有。手机监控画面看得到,在3月29号,早5:40分左右,父亲起床于厅堂,喝水,又在电火桶中坐了一会,看电视,看了十几分钟后,电视机与电火桶的电源都没有关,慢慢走入房间,房间里的灯也是亮着。

父亲躺在病床上。当晚9时许,父亲在床上乱动,手不停地到处乱抓,为了防止手抓到他身上的各种管子,医生说,给父亲买一双专用手套。父亲戴手套后,手只能动,不能抓东西了。这时候,我们呼唤父亲,父亲只是眼睛望着我们,大口呼吸,没有说话。父亲面部表情,好像是身体上比较难受,没有呻吟声。我催促两个弟弟早点休息。两个弟弟见父亲好像越来越差,心里面,比较难受。我说,我在手机监控画面看到,父亲在昨天,早餐吃了一碗面,中餐,吃了半碗饭。可能,这两天问题不大。两个弟弟不放心地回去休息了。

我看到父亲经常在病床翻身,手还是乱动。我问父亲是哪里不舒服?父亲还是不说话,只是眼睛无助地望着我、喘气。张护工说,可能你父亲是身体上那里不舒服。医生来到病床前,仔细看了一下说,你父亲病情不是十分好,继续观察。我用脸盆打来热水,张护工对父亲身体进行了擦拭。身体十分干净。第二天,早上6时许,我又用热水对父亲身体进行擦拭,身体还是十分干净。此时,父亲不能说话,还是喘气,身体也不乱动了。过了一会儿,两个弟弟来了,找来了护士,询问父亲病情,护士说把父亲的病情汇报给主治医师。

  10

在3月30号(农历三月初二日),早上8:30分左右,神经外科张主任找到我们说,医院医生们已经尽力了,从检查情况看,你父亲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心脏衰竭,需马上送回家。我们听后,不相信张主任说的话是真的。赶忙问张主任说:“能不能有最好的药物或者转院?有转危为安的希望吗?”张主任说:“你老父亲来县医院治病,已经好几次了,我们都是熟人了。”张主任与我们说了很多交心的话。我们含泪把父亲用救护车送回了家。

 11

父亲从县医院回家,一直都是眼睛半睁着,呼吸声比较大,身体不能动了。我们有时候用勺子,给父亲喂一点葡萄糖。我们弟兄三人,长期留一人守护在父亲床边。父亲曾说过: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父亲于农历二零二五年三月初三日十二时零一分(午时)病逝,终年77岁!于农历三月初十日午时安葬!佳城正向:癸丁兼丑未!

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楼上箱子里有几床新棉絮,还有好几件新棉袄、夹克衫、被套等,都没有用过。这些棉袄、衣服等,是两个弟弟与我,还有我的孩子们买给他的。父亲舍不得穿。可是,父亲平常穿的衣服很旧,穿在身上的棉袄与外套,穿了好几年。我们总是让他穿新的棉袄,新的也暖和一点,父亲说,身上的棉袄很好,不用换新的。有时候,我们责怪父亲衣服穿的太破旧,串门时,人家会说我们的闲话。父亲说,让别人说吧,又不是去做“新亲家”,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说着,父亲哈哈大笑起来。

美丽的家乡,乡风淳朴,睦邻和睦。良好的家风家德,是一个家族的立足之本。家乡,人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是城里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感谢在老父亲重病期间,各位亲朋、乡亲登门、电话等等,通过多种形式慰问,给老父亲与家人极大的温暖与安抚!人间自有真情在,这种高尚的情怀,没齿难忘!

老父亲去世后,各位亲朋、乡亲,通过多种形式问候、吊唁。这种温暖的情谊,给我全家带来了极大的抚慰!

感恩为老父亲超度亡灵期间的亲们。多天来,衷心感谢血脉相承的叔伯房兄弟,为料理父亲丧事,操心劳累!衷心感谢堂兄、弟,想把老父亲的丧事办周全完美一些,不分昼夜,辛劳付出,任劳任怨!

不远千里在外工作的乡邻,听到消息,都及时回家为老父亲送行,期间,为超度亡灵做准备工作,辛苦劳累!

感谢为辛苦付出的各位乡亲,您们的大恩大德,铭记在心!

父亲永远长眠于大安山脚下,父母合墓。周围绿树成荫,油茶林,松木林,四季常青。勤劳的父亲远眺,可以望到在生时的田地。可以望到本屋村庄。告慰先父在天之灵,愿父亲安息于九泉之下,没有病痛,永享安宁。愿父之灵,常感知我们的哀思,保佑子孙后辈平安幸福,家业兴旺,昌盛繁荣。

 12

感叹人生无常和生命的脆弱。生活不易。做完二七,我也回到上海。漂泊在沪,如往常一样,打开手机监控画面,望着家中父亲住的地方(厅堂),空荡荡、冷清清,仔细搜寻,没有家父的身影。无法接受的事实,从此,父亲与我们阴阳两隔。

家中监控画面中,只见,厅堂内,从窗户外投影过来的一缕斜阳、树影婆娑,树影与斜阳好像诉说着父亲生前勤俭持家、乐于助人的故事。屋内,桌子、椅子、茶几上的热水瓶、烧水壶、水杯、茶叶瓶,电视机等……原封不动,这些物件好像给家父低头默哀;父亲生前用的物件,好像都在诉说着对父亲的留恋与不舍。监控画面中,隐约听到有乌鸦凄凉的叫声……隐约看到家父早上起床烧水泡茶的身影……此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脑子里空荡荡、顿时,自己如丢了魂魄,心中痛苦、内疚、自责……心中五味杂陈。

失去家父的事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十分难过与痛楚……家中监控画面从此再也没有父亲;父亲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25.04.28日于沪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