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驴山人的头像

牧驴山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1/10
分享

《东京梦华录》: 热闹欢乐的北宋春节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将给世界人们带来更多的节日欢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桃”。一千年前,北宋人的春节是怎样的呢?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告诉我们,北宋末年开封人的春节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热闹、喜庆、祥和得多。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八,宋朝人称为腊日,这天,老百姓要用豆子果子等杂料煮粥喝,寺庙要举行浴佛节,煮七宝素粥和五味肉粥送给信众,称为“腊八粥”。吃腊八粥的习俗延续至今,但有素无荤。吃了腊八粥就要忙年了,开封的大街上都是卖桃板、桃符,印好的门神像、钟馗像和各种年画。有种年画叫财门钝驴,画面是马或驴拉着一车元宝,寓意财源广进。景龙门一带还要举行元宵节演出的彩排,夜里灯火辉煌。腊月二十四,现在称为小年,母亲总是在这天忙着扫阳尘、敬灶神司米菩萨。北宋时腊月二十四称为交年节,意谓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大家都烧纸钱送旧迎新。也敬灶神,在灶上贴灶马送灶神归天,把酒糟涂抹在灶门上,让灶神不要在玉皇大帝前面说坏话,这叫“醉司命”。有钱的人家还会请道士和尚到家里念经,场面更隆重。僧人们则挨家挨户化缘,为下一年的元宵节做准备。也有三五人一伙的穷人,扮成鬼神,挨家挨户敲锣打鼓地说些吉利话,接点东西就离去,主人家算是驱除了邪恶,这叫“打夜胡”。

除夕,北宋人虽没有“春晚”可看,但各家各户都要祭祖,一家人围炉而坐,吃各种干果、胶牙饧之类的甜食,整夜不睡,谓之“守岁”。除夕祭祖、守岁的习俗延续至今。母亲除夕祭祖最是虔诚。胶牙饧也是交年节敬灶神的贡品之一,我们那里现在称为麦芽糖或米糖。皇宫里则要举行驱鬼逐疫的傩祭仪礼,扮演将军、门神、土地菩萨、灶神、钟馗小妹等角色的演员多达千余人。皇宫内爆竹声不断,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声音在宫外很远都能听到。皇上在这天要沐浴斋戒,一个人睡在宫内的大庆殿,准备迎接元旦的大朝会。

正月初一,古人称为元旦、年节。不论官员百姓,大家见面都互道祝贺,说些吉利话。汉唐时期封闭的坊市制度在宋初就已废除,于是,大街小巷都是各种卖食物、水果点心、生活用品的摊子。在马行街、潘楼街、州东宋门等热闹的地方,还搭起了彩棚,里面摆着五花八门的摊子,还有歌舞表演的娱乐场所。虽然大宋王朝禁止赌博,但从初一到初三,开封府开放一种称为“关扑”的赌博游戏,大家可以尽情玩乐。这一天,穷人也要穿上一身干净的衣裳,或游玩或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开封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喜气洋洋,一派祥和气象。宋朝人比前朝的人要幸福还有一点,就是政府取消了延续上千年的宵禁,人们在夜里可以自由活动。京城有的酒楼娱乐场所三更打烊,五更又开张,有的更是彻夜不休。到了晚上,那些白天没有出门的大户人家的女眷们也会出来游玩,她们会放下平日里的矜持,在路边的小摊买东西吃,在人群后面踮起脚看“关扑”、看各种艺人表演,也没有人笑话她们不体面。

皇宫内,初一的大朝会在大庆殿举行,各州的进奏使献上富有地方特色的贡品,辽、夏、高丽,还有真腊、大食等各国使臣入殿向皇上拜贺并献上贡品,皇上也有回赐。然后,皇上来到紫宸殿接受群臣宗室的朝贺。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这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鞭春仪式,提醒人们过节不要忘了农时。开封府则在前一天就把一头泥捏纸糊的春牛送入皇宫,以备第二天皇上打春之用。

正月初七,开封城的灯山都已布置停当,皇宫内早已张灯结彩。各茶坊酒楼、家家户户也都准备好了自己的花灯。“忆得少年多少事,夜深灯火上樊楼。”白矾楼(后世又称樊楼)等大酒楼在房檐上摆上莲花灯。晚上,彩灯亮起来,五光十色。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的又一个高潮。嘉祐二年正月初六,欧阳修受命知礼部贡举事,和梅尧臣等人负责这场被后世津津乐道的科举考试。按规定,考官要在贡院住五十多天,不得外出。到了正月十五,欧阳修、梅尧臣等人趁着夜色偷偷登上尚书省东楼远眺御街的灯火,大家写诗唱和,好不快乐。欧阳修在和梅尧臣的诗中写道:“火龙衔山祝千秋,缘竿踏索杂幻优,鼓喧管咽耳欲咻,清风袅袅夜悠悠。”再现了当时的盛况。

九十年后,孟元老笔下京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有过之而无不及。三百米宽的御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两侧做生意的摊子一个挨一个,鳞次栉比。走在街上,可以看到上竿、踏索、出丸、蹴踘、傀儡戏、柔术、魔术、说书、不同种类的戏剧等各种表演。还可看到张九哥口吞铁剑、党千演奏箫管、刘百禽的虫蚁表演等知名艺人的拿手绝活。还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等动物马戏表演。异能奇术、歌舞百戏,音乐声和喧哗声十几里外都听得到。晚上,皇宫外灯山的彩灯点亮,层层叠叠,灯上画着神仙故事、市井生活,一派锦绣斑斓。灯山两侧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彩像制作精巧,每个手掌的手指喷射出水柱,手掌还能摇动。灯山最高处有个大水柜,隔段时间就有水倾倒而出,如同瀑布飞流直下。数条火龙用青布蒙皮,每节里藏着灯烛,一条龙的灯烛有数万盏之多,舞动起来犹如蜿蜒飞翔的神龙。玩龙灯的习俗我们那里现在还有,小时候也随母亲去看过晚上的火龙,火龙从村头跑到田畈,夜色中蔚为壮观。宫前有三个大彩门,中间最大的一个上面写着“宣和与民同乐”。到点后,皇上到宣德楼上就座,观看灯会盛况,下面的百姓在露台艺人的引导下山呼万岁,声震云宵。

正月十六,欢乐继续。早膳过后,皇上登上宣德门城楼,再次与民同乐。宣德门左右两个朵楼下两侧分别是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彩棚和帐幕,帐幕里的歌姬在唱流行歌曲,露台上的艺人在卖力表演,加上百姓的欢呼喝彩声,人声鼎沸。宣德楼上不时飞下一只“金风”,那上面写着皇上的赏赐。“金风”落在哪个帐幕赏赐就归哪家。一场特别的法制教育也在这天举行。开封府带来大批犯人,官吏当场逐一宣布判决结果,以警示百姓不要干犯法的勾当。皇上时不时从楼上传来口谕,对某个犯人从轻发落或予以赦免,以示皇恩浩荡。这场欢乐盛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三更,皇上回宫休息才结束。于是,各家帐幕前准备好的车马奔大相国寺而去,那里还有诗牌灯会等着大家。各处寺庙也都有设有乐棚,百姓彻夜烧香拜佛,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开封城内万人空巷,流光溢彩,热闹非凡,圆子、白肠、水晶鲙、科头细粉、旋炒栗子,各种美食摊子随处可吃,通宵达旦不停歇。

据《孔氏谈苑》记载,京城元宵节原本放灯三天,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又出钱再放花灯二天,于是元宵节的灯会活动变成了五天,直到正月十八。京城城门五天不关,百姓自由进出。

正月十九收灯,春节才算结束。京城的人又争先恐后出城郊游探春,开启一下欢乐模式。随着春光渐盛,开封周围百里之内没有一个安静的地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