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杰的头像

张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4
分享

鸡鸭二叔

当年,二叔是我们村里的致富能手。他擅长的事情很多,搞农业在行,赶驴车做小买卖也在行,但是他最拿手的是孵化鸡鸭。二叔不仅在我们村里的小名人,在周围的四庄八疃也有名气,很多路过我们村的人都能叫出二叔的名字来。二叔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村里人一起致富。

有人戏称他是村里的银行行长,二叔听了一笑了之。在当时的农村,鸡鸭是每家每户的银行,家庭里小的开支如食盐酱油和醋,还有一般地看望走动,还有儿女们一年两块钱左右的学费,都是出自鸡鸭的屁股。庄户人亲切地称它们是屁股银行。每家都有两个银行,一个是鸡银行,一个是鸭银行,而二叔是给村里人提供鸡鸭的,所以他成了村里总行的行长。

二叔的暖房房址,选在了三大队的队部,每年向队里交纳八十元的房屋使用费。暖房一共有3大间,另有两间侧房供放零七碎八的东西。暖房最西边的那间有一个大大的灶台和火墙。灶台和人们做饭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上面不开口,也没有什么铁锅可放。暖房的门帘有好几层厚厚的棉被,东面的那两间是孵化的地方,地面往下挖得很深,屋子中间及四周是一排排的蛋架。中间的那间屋子的窗户只留下了一个细小的圆孔,以便让阳光在白天能够透进来。二叔和师傅们便拿了一个个的鸡蛋,依次放在那个圆孔上,去检查鸡蛋的孵化情况。到了晚上,房间里再无光亮透进来,每间屋里就会亮起一只度数很低的红色的小灯泡,房间看上去都是暗暗的,红红的,充满了神秘和朦胧。晚上的孵化检查,便是在这小小的红灯下,依次拿了,举了半空,借助灯光去看。

二叔和师傅们终日地呆在孵化小鸡的房间里,很少外出。他们不停地烧着灶火,不停地看着屋里的温度计,不停地把鸡蛋捣换了位置,不停地把正在孵化的鸡蛋放在那个圆孔上或者灯光下检查。37度的温度,导致二叔他们几乎都穿的很少,光着脚。有时候只是穿一个大裤衩和一个小小的背心,甚至赤了上身。他们一刻不停地忙着,只有吃饭的时间才能停下来。饭菜都是在外面做好送来的,吃完后再把空了的碗筷拿走清洗。送饭是各家轮流做的,也没有什么大鱼大肉,都是一些常见的蔬菜,有时候没有时间赶集,便只好用干辣椒炒了咸菜来。二叔和师傅在吃穿上也是不讲究的,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能吃饱就行。至于吃的是啥,没有人会在乎。他们小心了,百倍地侍候着暖房里的小鸡们,疼爱细心的程度超过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这些小家伙的生命蜕变是一个庄严的过程,万万不敢因为自己的大意而把花费了无数金钱和心血的鸡蛋给弄砸了。那样不仅浪费不说,而且会毁了自己的名声。

二叔他们孵化小鸡的时间,要比其他的师傅长两到三个小时。每每到这个时候,二叔他们便把屋门拴了,任何人都不让进了。如果是赶在了饭点,也是不开门的。他们的全部精力都汇聚在自己的身体上,眼,耳,鼻,喉,舌;两手,两腿,颈和头都调动了每一个细胞,每一个触手,敏锐地感知着孵化房间里的风吹草动蛛丝马迹。这个时候,他们都是极度地敏感,但都紧紧地噤了声,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发出一点的声响。对生命的敬畏氛围弥漫了整个房间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

令人煎熬的这几个小时终于过去了。二叔和师傅们看到一个个鸡蛋壳被陆续啄破,一个个毛茸茸的小脑袋陆续从蛋壳中探出来,一个个张开了黄黄的小嘴叽叽喳喳地叫着。他们孵化的小鸡的毛比其它师傅的要长,这样在赊卖的时候卖相要好,赊得快一些。只有在这个时候,师傅们才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一个个瘫坐在墙脚。他们是在调整休息,正是在享受这美好的一刻。

以后的几天,二叔便和师傅们各自把小鸡抓在了圆圆的箩筐中,用自行车带了去集市上赊小鸡。附近没有集市的日子里,他们便去周围的村子里赊小鸡。赊小鸡是当时不要钱的,要是小鸡能够顺利地存活,村里的人也不会赖账。在当时的农村,大家都是信守承诺的。小鸡的赊账是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的,不会自己写数字的,就在本子上画圈。一个圆圈代表了一个小鸡,几个圆圈就是几个小鸡。到了秋后或者年前,二叔便和师傅们骑了自行车,逐个村子去要赊小鸡的钱。如果有老人过世了,就去找他们的子女,子女们见了父母画下的圆圈或者写下的数字,也都不会赖账,赶紧取了钱来还上。要是小鸡自己得病或者其它的原因没有成活,这个小鸡的钱是不能要的。大家只是凭了口头去说,没有去查数的必要。

二叔不仅鸡孵化地好,鸭子也是孵化得出色。

时间:比小鸡长一周,28天。

地点:孵化小鸡的暖房。

温度:与小鸡基本持平,稍高。

湿度:比小鸡多5%。

翻蛋频率:每天多1-2次。

通风:比小鸡多,防止蛋壳粘连。

28天后,一只只小鸭子便破壳而出。浑身毛茸茸的细毛,黄黄的;两只小脚丫宽宽的,红红的;一口口嘴巴,黄黄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同小鸡一样,小鸭子也是要去集市或者村子里去赊的;但与小鸡不同的是,有的赊户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要小一点的,有的要大一些的。小的好说,和小鸡一样;但是大的就要喂养一段时间。

二叔捉了鸭子,把它们带到水边。水边有二叔自制的小竹筏。竹筏很小,就是用数枝竹杆用绳子绑定了,还在竹筏的四个角,绑上了四个大大的塑料袋子。这些袋子来路不近,是用台湾飘来的气球自己做成的。

二叔撑了竹筏,小鸭子便争先恐后地下了水,随了二叔向河流中划去。有几只小鸭子因为第一次下水,还不熟悉水,显得有些局促。但是看到大家都下了水,也就有样好样地试探着下了水,奋力去追赶大部队了。鸭子们一边游动,一边把小小的嘴巴探入水中,去吸食水中的浮游。一边游动,一边吸食,还一边扬起小小的脑袋,向着天空,嘎嘎地叫个不停,引得过路的孩子们都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呆立在水边。看那神情,他们恨不得自己也立马变成了小鸭子,和它们一起下水,一起游泳。

二叔把竹筏靠了岸,把竹篙横在竹筏上,就去暖房忙了。等到了傍晚,夕阳已经快要落山了,二叔便又带了箩筐来。二叔上了竹筏,轻点竹篙,竹筏便离了岸。筏到中流,二叔止了,把竹篙横在了竹筏上,他低身趴到了竹筏上,发出嘀嘀嘀咕咕咕的声音。一会儿,小鸭子们便一个个地从芦苇荡中游出来,围在了他的竹筏周边。二叔点好了数,便轻点竹篙,竹筏便到了岸边。停了竹筏,横了竹篙,二叔便上了岸。小鸭子一见,也都争先恐后地上了岸,小在箩筐中嘎嘎地叫着,回了家。

天边染上了一层柔和的橙红色,像是被轻轻涂抹的水彩。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一天的疲惫与收获。不远处,有几个孩子还在欢笑,影子被拉得长长的,与树影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一位母亲站在一旁,手里提着提篮,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孩子们的身影,嘴角挂碰上满足的笑意。空气中弥漫碰上晚饭的香气,从各家的窗户飘出,混合了花草的清香,让人感到一名莫名的心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