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荣平的头像

张荣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7
分享

打团鱼的叔叔

我家村西边有一个不太大的池塘,夏天一到,池塘边的老槐树上,知了们就不知辛苦地为在树荫下乘凉的大人们、为在水中嬉戏的孩子们演奏着动听的乐曲。当然在水中嬉戏的孩子们中间,也经常有我的身影。我们整个夏天的中午几乎都会泡在村西边的池塘里,时不时地还能抓到一些小鱼小虾和河蚌,带回家里,好让大人们做个汤,改善一下全家人的伙食。

池塘中段有一根伸向塘面的油树枝,几只团鱼也在欣赏着知了们演奏的动听乐曲,听得高兴的时候,就左一下、右一下地摆动着它们的小尾巴。当有生人走过时,它们就会“扑通、扑通”一只只翻下水去,顷刻不见了踪影,塘面便留下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运气好的话,还会看到池塘边的小路上,偶尔出现的一个穿着短裤,腰上围着一条鱼尾裙,肩上斜跨一个鱼篓、扛着一根长长的、光溜溜竹竿的汉子,他迈着轻松的步伐从远处向我们这边的池塘走来,这就是当时我们小孩称呼的“打团鱼佬”。

在水中嬉戏的孩子们看到“打团鱼佬”来了,纷纷爬上岸来,嘴里喊着:“伙伴们,快上来啊!‘打团鱼佬’来啦!‘打团鱼佬’来啦!”

在我们这里说的“团鱼”,就是人们常说的甲鱼,书上也叫鳖。孩子们从小就从大人们口中知道:团鱼这家伙很厉害,下塘洗澡时,千万要远离‘团鱼’,一旦被它咬住了,必须用细树枝捅它的鼻孔,否则,砍了它的头,它也不肯松口。

小孩子哪会这个绝活,所以一听说“团鱼”这两个字,就怕得要命,但又充满好奇,所以“打团鱼佬”一来,他们就都爬上岸来,生怕被团鱼咬着,然后纷纷围拢到“打团鱼佬”身边旁,想看看平时令他们闻风丧的团鱼是如何被“打团鱼佬”束手就擒的。

“打团鱼佬”来到池塘边,看到一块大石头,便坐了下来,不慌不忙地从鱼尾裙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包,从里面探出一包红灯牌香烟,抽出一根衔在嘴里;接着又摸出一盒红双喜牌的火柴,挑出一根“哧”的一下划燃了,双手赶紧拢成一个半球状,凑近烟头“呼”的一下猛吸起来,然后仰面“呼——”的一下,吐出了一个烟圈,那个烟圈旋转着袅袅向上,越来越大……

“打团鱼佬”又猛吸一口,又“呼——”的一下,吐出了一个新烟圈,这个新烟圈迅速上升,穿进了刚才那个升过头顶的大烟圈时,两个烟圈便融为一体,冉冉而升……

“叔叔,抽什么烟啊?赶紧打呀!”

“别急,孩子们!刚才,水塘给你们弄花了,我得等水面平静下来之后才能打团鱼呀。”

“哦,原来是这样!”我略有所悟,“香烟就要烧指头了!”

“打团鱼佬”猛吸两口,接着只听“嗞”的一声,那烟头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到水中熄灭了。

这时,塘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打团鱼佬”抄起那根被他磨得油光可鉴的修长竹竿,“嗵、嗵、嗵”地在水面一阵敲打,顿时整个池塘沸腾起来了……

“打团鱼佬”把竹竿放在池塘边长满了茅草的岸上,两眼紧盯着池塘的水面。

水面渐渐恢复了平静,这时,只见水面这里冒起了一串小水泡,那里冒出了一簇大水泡。

“打团鱼佬”穿上矿工靴,扎好鱼尾裙,两脚前后踏进了池塘,朝着那冒着一簇大水泡的地方走去,走到那个大水泡附近,一个猛子扎下去,不到一分钟,便冒出了水面,只见他左手往下抹了一下被水迷糊的眼睛,右手抓着一只肥大的团鱼,一步一步向岸边走来。当他上岸后,我才看到,他右手拇指紧扣团鱼头部的那个洞口,其余四指紧扣团鱼的身体。这只平时不可一世的团鱼就这样被“打团鱼佬”“束脚就擒”,“哈哈”大笑起来:“看你还凶不凶?”

“叔叔,你真棒!这个绝活你是怎么练出来的?教教我呗!”小军问道。

“这都是逼的!”

“是婶子呀,那也太厉害了!”

“打团鱼佬”没有直接回答小军的问题,只顾自言自语:“家里穷啊,孩子们想吃顿饱饭都不容易,不要说吃肉了,都快饿得皮包骨头啦。我看他们饿得实在不行了,就琢磨着:附近水塘倒不少,只不过都是生产队管理的家塘,不允许捕捉。但如果捕捉其中不影响年终分配的鱼种,是可以的,团鱼就是其中之一。我打团鱼 目的就是想给孩子们补充补充营养,运气好的时候,捕得多了,还可以拿到市场上换些钱回来补贴家用……”

“哦,我明白了,是生活所迫呀!”

“是的,当生活逼迫你的时候,什么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叔叔,你说得话,我听不懂!”

“小军,你还小,等你长大了,这位张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你就会彻底明白了!”队长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小军身旁。

一阵微风吹了过来,池塘的水面上泛起了一道道鱼鳞纹, 这时,“打团鱼”叔叔已收拾好装备,迈着坚定有力的脚步,向着下一个目标走去。

我看着那略微显驼背影,心中在默默地为他祈祷:但愿他今天好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