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湛卢文学》的头像

《湛卢文学》

内刊会员

小说
202502/07
分享

奔赴山村

奔赴山村

 

□毛德远

 

除夕

 

夕阳缓缓地向西山落下。西山其实是由两座山峰组成,一座名叫月山;一座名叫日山,有的村民叫它日月山,有的叫它西山,此刻,夕阳正好落在两山之间,形成两山吞日的景象。冬天白天很短,太阳似乎想快点回家,一会儿就落到西山背后去了。

李美月的林坪村农业合作社位于东山脚下的易厝村,其实称它为村已经不妥了,因为这里的18户村民全部迁移到对面的林坪村去了,所以,只留下12栋空荡荡的土坯房,其中一栋是旧生产队房,它是用石头砌成的,60多年过去了,它依然坚固如初,被李美月装修好之后,作为她农业合作社的办公地点。

她的合作社有53个成员,主要是以种植有机糯米稻为主,以售卖各种土特产为辅。她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和管理,她的表妹罗小娜负责电子商务,其他的成员负责种植糯米稻,因为他们的稻田都是山垅田,海拔在900米以上,加上用的都是农家肥,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所以,他们种出的糯米稻特别畅销。

李美月看太阳落山了,便叫上罗小娜和她一起回家吃年夜饭。这两天她俩都在算账,把挣到的红利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分给每个社员,一共忙了三天,虽然比较辛苦,但是她们感到快乐。

李美月的家距离合作社只有一里路,她开着丰田牌皮卡车,从机耕道向家里驶去,一会儿她们便到家了,李美月把车停入自家的院子之后,罗小娜下车回家了。

李美月看见厨房里的灯光从窗口照射到院子的花圃上,正在绽放的山茶花泛着诱人的微光。从厨房飘来一阵阵饭菜的香味,她深深地嗅一口,脸上露出陶醉而满足的表情。

她本来是打算帮妈妈煮年夜饭的,但是,她妈妈不让她干,叫她管好合作社的事情就好了,因为合作社寄托着53个成员的希望,毕竟在乡下靠苦力挣钱很不容易,而53个成员除了她和罗小娜之外,都是中老年人。村里虽然有1001个村民,但大部分年轻人都往城市里跑,留下来的年轻人不到30个,所以,她成为社员的主心骨。

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今年32岁。从小到大父母都非常宠她,把她当作掌上明珠。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如果领了独生子女证,可以享受政府的各种补贴。当时她爸爸是村干部,负责村里的治安和调解工作,也是共产党员,所以,她爸爸和妈妈光荣地领了独生子女证。当然,至今她爸妈仍然不后悔,毕竟她成为爸妈的骄傲。

她是合作社的社长,年薪有36000元,加上她拥有30%的股份,年收入在150000元左右,这已经远超在村里干农活的绝大部分村民。她中专毕业之后,开始创办林坪农业合作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着国家加大乡村振兴的力度,合作社的前景越来越美好,让她更加有底气了。唯一惋惜的是年轻人流失很多。

她挣到钱之后,把家里的房子推倒重建,花了90多万元,建造了一栋小别墅,这栋房子是她5年前建造的,是村里最好的房子。这足以让村民羡慕得眼红了,人人都说她爸妈领独生子女证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其实,村民只看到她光鲜的一面,没有看到她孤独无助时的心酸,有时,她累得想趴下,心想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帮她一把该多好啊?

她走到大门前,伸出食指,把它按在指纹识别区,电子门锁发出“嘀”的一声轻响开了,她推门而入,穿过客厅,走进厨房。妈妈正在翻着砂锅,煮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妈妈的动作麻利,背影挺直,腰身细小、柔韧,一头短发随着手臂的摇动而扬起。这让李美月很是开心,毕竟妈妈没有随着日子而快速老去。妈妈才50岁,她是18岁那年生李美月的。

她悄悄走上前去,伸出双手,轻轻地搂住妈妈的腰,把脸贴在妈妈的肩膀上,一股温暖从妈妈的身上传递到她脸上,她轻轻地说:“妈,有您真好!”她在妈妈面前是会撒娇的,但是,外人极少看见她撒娇,人人都以为她是一个女汉子。

“小月,你的事情做完了吗?”她停下来,伸出左手,轻轻地拍打了一下她的脸,像是在抚摸。

2023年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每个社员都分到四五万块,我今晚陪你和老爸好好吃年夜饭,家里有女儿红酒吗?我们喝几杯酒吧。”她抬起头,把脸转向妈妈。

“女儿红酒当然有啊,可是……埋在院子的地底下,有两米深呢,再说不是喝女儿红酒的时候哟。”妈妈的语气含着一种惋惜,又带着一种无奈,有弦外之音。

这让李美月的心一怔,她知道真正女儿红酒的含义:她们村有一种习俗,在生下女儿那年,家里要酿红米酒,等酒成熟之后,把它装进一个大酒坛里,用黏土进行封口,再把封口的泥用柴火焙干,然后埋到自家的院子地下,等女儿嫁人那天,才把女儿红酒挖出来,让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来喝。

但是,直到现在她还没有找到男朋友,虽然来相亲的男子像走马灯似的来她家里,她也笑着加了他们的微信,结果她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有分身术,没有及时回复相亲对象的信息,久而久之,所有的小伙子都认为她高冷,无心持久地对她进行追求,因此不了了之。这成为她爸妈心头痛。

有时,她也想不如将就一点,找一个条件一般的小伙子嫁了,但是,她的内心有个声音不断地和她说:生而为人,只有一次,千万不要委屈自己。其实她长得并不难看,五官是很端正的,身材苗条修长,眼睛水灵灵的,又大又圆,只是长着一个苹果脸,加上风吹日晒,皮肤从白皙变成现在的浅黑,当然,如果用打底粉一抹,还是生得好的。

“吃饭了。”妈妈大声地叫着,她吓一跳,以为妈妈生气了,定睛一看,才看见妈妈是冲着在二楼的客厅喊叫的,她爸爸在二楼看电视剧。五分钟之后,爸爸从楼上下来,走到厨房,把碗筷摆好,把放在厨房里的菜端上桌子。在家里凡是大事都是爸爸说了算。

桌子上一共有6道菜,都是李美月爱吃的。她去拿酒杯,把酒柜里朋友送来的红葡萄酒拿出来开,把瓶塞打开之后,给爸爸倒满一杯,妈妈不喝酒,只能喝王老吉。她举起酒杯和爸爸碰了一下杯,发出“当”的一声脆响:“老爸,新年快乐,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会陪爸妈到老的。”她说完就举杯喝了大半杯酒。

“我不想长命百岁,只想你早点嫁人,我们就想早点抱外孙!”爸爸喝下了半杯酒之后,缓缓地说着,语气严肃中带着命令,接着又冒出一句,“你看左邻右舍家里多热闹。”

“老爸,我又不缺手不缺脚的,不愁嫁不出去啊。”她对爸爸总是催婚表示反对。

“过了年,你就33岁了,你妈33岁的时候,你已经15岁了,能不让人着急吗?”爸爸好像要把自己灌醉似的,一口气把杯中酒喝光。

李美月看他那样子,只好耐心地劝爸爸,答应他在2024年一定找一个人嫁出去,或者招个上门女婿。这才让他稍稍安心一点。

这时,很多亲友来拜访爸爸,李美月怕面对前来问嫁的亲友,她悄悄地溜到院子,爬上皮卡车的驾驶室,启动车子,向南方驶去,因为南方的路越来越宽,但她不知道要去哪里,就以骑自行车的速度往前跑。

 

往事

 

天黑得像泼墨似的,寒风一阵阵从车窗灌进来,但是并不能减少村民对除夕的热情,路过的村庄到处是烟花和爆竹的爆炸声,许多孩子和少年对着天空中的绚丽烟花欢呼,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挂着好看的红灯笼,家人们团聚在一起看春晚,从窗户流出一串串笑语。

此时,李美月却感到孤独像一波波巨浪向她袭来,她怕听到那些欢笑声,也不想看见烟花在空中绽放。她关上车窗,把车里的空调打开,把寒冷挡在外面,但是,这并不起作用,她的心依然被孤独吞噬着,阵阵发痛。她干脆把车停在路边。

这里有一条路通往风水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静得如临深渊。她不知不觉地按下车载音响,忽然流出那首英文歌——《布列瑟农》,听说这是世界最伤感的歌,是意大利作曲家马修·连恩坐火车离开家乡时引发的灵感,创作了不朽的经典音乐,听哭了无数人。

李美月一听,浑身一颤,觉得此时自己就是世上最伤感的人,她感到眼睛像有虫子在爬,有点痒,她举起右手一摸,发现自己满脸都是泪水。她把头埋在方向盘上:为什么那么多同学和闺蜜都嫁人生子了,而自己快33岁了,还是单身呢?难道世上真的没有纯真的爱情吗?难道要向现实低头,随便找个男人嫁出去吗?

她哭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看着路边黑森森的风水林,劝自己不能哭,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遇上,这需要缘分,就像诗人写诗一样,需要灵感。

她在脑海一遍又一遍地搜索着30年来,从她生命中路过的男孩,但是,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男人和她有触电般的感觉……突然,一道白光从她的脑海闪过,让她想起一个人——方敬钟!

她和他同村又同岁,所以,自从上幼儿园起,她对他的印象就比较深刻。最重要的是他就住在她家对面,中间仅隔着一条十米左右的小溪,而去他家要向北绕一段路,经过一座石拱桥,再往南走一百米才会到他家。

只有秋天和冬天河床干涸之后,她才可以从小溪上的石墩上跨过,去找他玩。他父亲是村里的首富,是售卖茶叶的,听说他现在在上海开了两个茶叶店。他们从幼儿园到初三都是同学。在初三快要毕业的那年夏天,她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也许她和他要分别了,因为按照她的学习成绩来算,她大概率考不上高中,而他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前三名。

于是,她就偷偷地跑去看他打篮球。他不太高,但是弹跳力很好,是学校篮球队的后卫,也是场内得分第二高的球员。

那天放学后,学校篮球队正在和另一个镇校队开展比赛活动,操场边围满各年级的同学。当时夕阳正在落山,晚霞在天边燃烧着,把整个天空都染成红色。夕晖照在方敬钟白皙的脸上,他额上的汗珠反射出微弱的光芒,长发在晚风中飘扬,他敏捷地在操场上跑动着——这一刻,她突然觉得他很美,心里颤抖了一下,她把手按在胸口,生怕心会从喉咙跳出来的,同时感到自己的脸一阵发热。

最让她激动的是:当比赛进入最后一分钟,她们的溪甸中学落后周庄中学5分,当时所有人都以为要输了,但是,在关键时刻,方敬钟连续投中两个三分球,扭转了败局,全校师生都沸腾了,掌声响彻校园,她竟然激动得哭了,觉得这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这是她第一次对男孩有心动的感觉,那种感觉非常美妙,但是又无法形容,以致后来她经常想起那天的灿若花海的晚霞;黄如金汤的夕阳;穿着白色球衣的方敬钟,以及他脸上晶莹的汗珠和他优雅的投篮动作……

比赛结束后,她想上前递纸巾给他擦汗,但是,他身边围着很多同学和老师,尤其是女同学特别多,她心有一点酸,默默地离开了操场,回到教学楼三楼的教室门口,注视他受众星捧月般的场景。

毕业时,同学们都有互相赠送礼物的习惯,她买了20本精美的日记本,其中一本是得力日记本,这日记本一本要15元,而另外的日记本只需10元,她把得力日记本送给他,在扉页上写下了李白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是语文老师和同学们解释“两小无猜”时引用的诗句,被她牢记在心里。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写这首诗,应该是觉得她在描述她和他之间的美好友情吧。

他则送给她一个李宁牌篮球。那是一个飘洒着蒙蒙细雨的傍晚,天气凉爽,风儿特别多情,轻柔地吹拂着她的脸。他约她到学校后面的竹林里,把篮球交给她说:“我应该能考上县城一中,我爸爸说如果我去一中读书,我们就要在城里买房,我希望你也能和我一起考上一中,来,送给你。我知道你很喜欢篮球。”

她既惊讶又羞愧,惊讶的是他不了解她,她不是喜欢篮球,而是喜欢看他打篮球;羞愧的是当时买15元一本的日记本时,她有点犹豫,舍不得多花五块钱,而李宁牌篮球要150元左右,价值高于她的日记本10倍。她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怎么回答他好。最终她喃喃地说道:“谢谢你送给我这么珍贵的礼物,我不知道怎么回报。”

“很简单,让我亲一下你的脸就好了。”她一听,大吃一惊,还没有来得及躲避,右脸已经被他像鸡啄米一般地亲了一下,接着他转身跑了,她又羞又恼,没想到他买这么珍贵的礼物送她,是为了占她的便宜,他简直是一个小渣男嘛……从此,她再也不理他了。

后来他考上了一中,也在城里买了房子,她连高中也没有考上,因为她严重偏文。她听从爸妈的意见,去省城读职业中专,攻读农学专业,等她毕业后,他已经考上了省计算机学院,专攻IT技术,从此,他们就路归路桥归桥了。

 

奔赴

 

后来,她不知道把他送的篮球丢到哪里去了,可能是建新房搬家时,爸妈把已经泄气的篮球当作废品给卖掉了。那个篮球上印着一个笑脸,样子调皮又可爱,上面还写着“方敬钟赠与李美月同学”,还有年月日。如今想起来,她感到很后悔,为什么不把篮球珍藏起来呢?即使不是恋人送的,也是曾经让自己心动的男孩送的啊……

当然,她有他的微信号,是他从初中同学找到她的微信号的。他毕业之后,在省城的网络公司上班,是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听说年薪有40万元,这再次让她感到自卑,更让她自卑的是他在省城买了房子。

他们加了微信之后,开始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结果他总爱说开发游戏程序和游戏市场的话题,她也和他聊一些种糯米稻和销售的话题。不知道为什么,她和他总是聊不到一块,也许他很忙,她也很忙,两人之间互相不回复成为常态,于是,慢慢地他们就没有聊下去了,人与人之间总是这样:走着走着就散了。

想到这里,她下意识地从挎包中掏出手机,打开微信,在通讯录找到他的名字,点开之后,在对话框里写下一行字:“敬钟,新年快乐呀,你在做什么呢?”但是,等了很久,没有等到他的回复,她继续写着,“在这万家团圆的夜晚,收到后,请给我简单回复吧!”可她依旧没有得到回音,她忽然觉得自己像离群的孤雁,难寻避风的巢窝。

他父母还住在县城里,他每年都会回家过年,和亲人团聚。他有很深的家乡情怀,听她爸妈说方敬钟曾经去过林坪村,给一些孤寡老人买些衣服和食物,但是,也许是没有缘分,他几次来她家,她不是去开会,就是出差去谈业务。

她还想给他发信息,但是觉得这样不妥,甚至有失尊严,于是,她忍住不发了,她掏出纸巾,擦干泪水,启动车子,向县城方向驶去。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城?去干什么?

风水林距离县城38公里,她用了30分钟就把车驶进方敬钟的富丽花园小区。这是县城里最高档的住宅区,她曾经来过他家,他住在天香楼1102室。她把车停到楼下,抬头仰望天香楼,很快就看到他家,明亮的灯光从阳台如瀑布般倾泻下来,看见有人影在阳台的玻璃门上晃动,但是,不知道是谁,方敬钟,是你吗?我就在你家楼下,你能不能走到阳台来,俯瞰我一眼?只要你看我一眼,我就满足了,然后回家做个好梦。

但是,她在楼下徘徊了一个小时,也不见他的影子,她忽然有一种冲动,想去1102室敲门,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如果他不在家呢?他爸妈看到自己会怎么想?怎么看呢?想到这里,她犹豫了,在除夕从距离县城46公里的山村跑到他家去敲门,确实很冒昧,何况她还没有带礼物来。

这时,她的手机“叮”的一声响了,那是她设置的微信铃声,她赶紧从西裤的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来看,一看,让她惊喜得像小时候得到妈妈买给她巧克力一样,那个久等的人终于回信息了:“小月,你在哪里?”

她的手微微发抖,想用手指去写信回复他,结果由于手指抖动得厉害,竟然无法连贯地写字,她又不想发语音,于是,她从手机通讯录中调出他的手机号码,快速拨打出去:“敬钟,你在哪里?”她连声音也颤抖的。

“你猜一猜吧?”他的声音比以前更深厚、沉稳,也更富有磁性,语气调皮又神秘。

“我不想猜,我想问你一句话,我们在上幼儿园大班时,你曾经说过要娶我做老婆,这事你还记得吗?”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太可笑了,竟然问这种话,那么遥远的事情他怎么可能记得呢?即使他记得,小孩子的话只能当作一种玩笑,怎么能当真呢?

“我记得啊。我还记得在中学后面的竹林亲了你一口呢,后来我亲过几个女孩,没有一个女孩的吻有你的吻那么甜呢。”他大笑起来,接着说,“我正在你家,和你爸爸一起喝酒呢,我和你爸说:我是来兑现在上幼儿园对你许下的承诺的。你在哪里呢?”

“啊!!!你不会骗我吧?”她不太相信有这种好事发生,竟然答非所问。

“我没骗你,让你爸跟你说话吧。”两秒之后,从手机的听筒里传来她爸爸的声音,“月月,你快点回家吧,敬钟在我们家等你呢!”

“爸,我马上回家,我这时正在敬钟的楼下看着他家的灯光呢……”她立即挂断电话,瞬间有一股暖流通向全身,流到眼睛时,化成的泪水,像断线的珍珠掉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她坐上皮卡车的驾驶室,启动发动机,踩下油门,向家的方向飞驰而去。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除夕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