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军的家乡走一走
□杨丽花
全妹、红姐、婵宝这一个个昵称,可以感受到网友们对这个“腾空出世”的世界跳水冠军的喜爱。前几天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重现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引发又一波热潮。在全红婵的老家湛江市麻章区的迈合村,又有好多人来此打卡拍照。
从湛江西站开车大约五分钟就到了迈合村,周边田地种植了大片甘蔗。湛江农村的自建房面积大,都有四五层高。全红婵的家是两层平房,门口两棵高大的凤凰树,密密层层的叶片遮挡着炙热的阳光,在炎炎的夏季有一种清凉的感觉。大半人高的围墙围了一个长方形小院,院子的右边并排种着三棵菠萝蜜树,粗粗的主干上还挂着好几个大小不一的菠萝蜜。家里的门都锁着,听说她爸妈不堪其扰,已经搬到果园去住了。
其实,湛江不止全红婵这一个奥运跳水冠军,何冲、何超兄弟,还有劳丽诗等也是。这个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个海滨城市,是一个隐秘的宝藏城市。
海与城市紧密相连。在霞山海滨码头我们错过了轮渡,乘快艇到特呈岛只需十分钟左右,坐在颠簸的快艇上,乘风破浪的刺激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就到了。租辆电动车开始在岛上驰骋,蓝天、白云、沙滩,咸咸的海风,碧绿的红树林,尽情享受海的浪漫。
红色地砖铺成的步道延伸到大海之上,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大海的广博与辽阔。我们骑行到红顶白柱的听涛亭,简洁的造型,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怎么看都是一幅美丽的海景画。岛上的音乐播放的都是20世纪90年代港台的流行歌曲,我们靠着柱子席地而坐,听歌看海,海风吹起我们的秀发,恍惚间我们似乎回到了看琼瑶小说的时光。
当然,如果在特呈岛没玩够,还可以到被誉为全球第二长滩的东海岛,“中国第七大岛”的南三岛,中国最大的火山岛硇洲岛看独特的海景,走在细腻柔软的沙滩,或是走到海里看当地的渔民站在那里等各种海鲜贝类“自投罗网”,要是耐心一点等待,你还会看到他们不小的收获呢。
不过,这些地方离市区都比较远,驱车得要一个多小时。如果不想走远就沿着霞山的观海长廊走走吧,鲜艳的三角梅,碧绿的草地,高高的椰树,黑褐色岩石上跑来跑去的小螃蟹,都让人流连忘返。更别说那远处的“威武哥”——南海舰队各种军舰,军事迷们可以从舰艇的舷号数字看出哪是补给舰,哪是护卫舰,哪是导弹驱逐舰……在阳光照射下,军舰熠熠生辉,愈发威风凛凛。
金沙湾在下午五点左右去最好,太阳不是那么晒。夕阳的金辉映衬着海面更加的湛蓝,水天一色下看奥体中心、海湾大桥更加壮观。海螺形喜来登酒店等现代化高楼林立在海边,真是“城立于海边,海融于城中。”有时候可以碰到当地农民在海滩挥着锄头挖湛江独有的美味——沙虫。高手在民间,这位大师着实厉害:在看似平常的沙滩上他能一眼看到沙地下的沙虫,锄头一举,利落锄下,我们眼睛都没看到,他的手已抓住正要往沙里逃窜的沙虫。几秒钟就演绎出一场眼疾手快的绝活。沙虫味道鲜美,胜过海参、鱼翅,被誉为“海洋虫草”,我却“无福享受”,它们白白胖胖,晃晃悠悠的样子实在恐怖,每一次我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建设,可临到嘴边就是无法入口。
说到吃,湛江的美味举不胜举,主打一个原汁原味。当天空收走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华灯初上,金沙湾路边早已摆满了各种夜宵摊。来一打炭烧生蚝,炭火中滋滋的响声汁水四溢,那一口鲜嫩肥美海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还想品尝其他口味的,就要寻一个生蚝鸡煲招牌店。一碗鲜美浓郁的鸡汤入肚,好似把一个夏天流失的养分都补回来了。
湛江白切鸡也有自己独有的一份味道,鸡皮紧致脆弹,蘸一点砂姜就非常好吃。湛江人的日常对鱼更为钟爱。只要个头不大的鱼都叫杂鱼,菜市场上活蹦乱跳的海鱼挑上几条,再加几根菜心一锅煲了。杂鱼汤很清,很鲜,和一盘色泽金黄、皮脆肉嫩的烤乳猪一起吃特别解腻。主食就来一碗香香的鸡油饭吧!
湛江的牛杂也别有风味。夜晚到麻章老街小店来几串牛杂,牛肚、牛肠、萝卜……在秘制的汤底热气腾腾地滚上几滚,美味!要是遇上戏台有演出,就更妙了。湛江的雷剧是广东四大剧种之一,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昏暗的夜幕下,大幕拉开,锣鼓丝弦伴奏,生旦净丑登台演绎。在姐妹牛杂店就有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一边吃着,一边听着看着,感受这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的广州湾就是现在的湛江。几年前第一次来这里,莫名地我就喜欢上了这里。我想,如果你来,也一定会喜欢这碧海蓝天,喜欢这舌尖上的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