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一杯浓稠的茶
——读郭义清散文集《村庄记忆》
□高琼
拿到松溪作家郭义清老师的散文集《村庄记忆》,感觉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这次我们溪畔读书会就分享这本书。因此,我便认真翻阅细读。书的容量很大,内容涵盖了松溪的大部分著名村落,可以说是集松溪村庄的历史、人文、景观的一部很有分量的集子,在珍藏与宣传上都有很高的价值。一本三百多页的散文集,沉甸甸地落在手上,犹如一杯浓稠的茶。当读者慢慢品咂,跟随作者云游在松溪村庄的那段悠远而难忘的记忆深处时,一股香自心田涌起,回味至纯。
记忆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宝藏,承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尤其那质朴,浓缩于闽北大山深处的村庄,如不一 一去拣拾,它们很容易会被漫长的岁月流逝而去。郭义清老师是一位爱家乡山水的有情怀的作家,他能如此有心、有意地去着手整理与写作这样一本关于村庄的集子,实属难能可贵,厚厚的一本大部头书,浓缩了作家夜以继日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心血,字里行间倾注了一位赤诚作家无上的热情,与赤子之心。
首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记忆茶香里的人文美。郭义清老师通过对村落的历史人文景观等深入挖掘,勾勒出松溪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自然生态和红色革命历史以及那些发生在松溪的风土人情、美丽传说和悠悠往事。文集尽显松溪地方文化气息。那份人文美熠熠生辉。松溪的湛卢山与湛卢剑的历史流传犹如一道璀璨的明星,同时也是松溪的象征,松溪还有版画、瓷、茶叶、百年蔗和五福桥等,还有吴执中、真宪时、李规等松溪历史名人。简直如数家珍。
在《悠悠古事项溪流》篇中提到:“北宋宣和年间,为逃避战乱,河南程颢六世演明进至项溪,为今项溪程代始祖。此后的历代年间,项溪程氏家族重教育人,不少项溪程族科考提名,甚为荣耀。”这样的记录便将村庄的过去与现在相连了。如果没有记录下来,年轻的一代就无从考证,不知村庄的根在哪?寻根问祖,探历史、抚今朝。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资料,有很多的人文典故是通过作者寻访后的听来的笔录,那种口耳相传的人文故事,如今被作者翔实地记录在这本集子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更好地研读松溪,了解松溪的古往今来, 如此将被文字牢牢地烙印在松溪的这片热土上。我们在读着书中的一篇篇悠悠古事的村庄篇什时,升腾起与作者内心一样的弥香,和作者一样在村庄古事的人文中悠然地陶醉。
其次感受书中茶香里的故事美。如果在记录村庄的描写中,缺了故事,那趣味性便减半了。作者能在叙述中穿插进一段段耳熟能详的故事,调动起了读者不少阅读兴趣。在《爱在梅口埠》讲述了一段唯美纯真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梅口小学的年青教师,俩人的爱情在梅口埠的河堤上产生,浓烈。但却因女孩家长反对女孩留在梅口,调离了,扭折了这一段美好的爱情。男主人公感叹,爱情虽离他而去,梅口埠却一如既往地陪伴着他的悲伤与欢喜。在书中我们也从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明白:“亲情、友情、爱情不但是令人难忘的回忆,更应知道在回忆中珍惜所有的美好,待到有朝一日蓦然回首,定不负一生时光,不负青春芳华,不负青葱岁月。”松溪还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似袅袅星火耀焰,将抗日烽火、解放硝烟弥漫在读者眼前。
再来感受书中茶香里的故乡美。“百里松荫碧长溪”的松溪河,载着作者多少童年往事的记忆。全书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最后一篇——《烙在新铺的记忆》。因为新铺村就是作者成长的故乡。他在村子里读书、生活,故对新铺村的记忆大多停留在童年。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非常有同感,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也是70年代人们共同经历过的类似的童年记忆。那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尤其是那些陈年旧事,像一杯浓稠的茶,总在我们记忆深处溢出,留香,历久弥新。书中提到的“双抢”。对于来自农村的我,深有同感,很能产生共情。和作者一样,那时年少的我,也是几分害怕。害怕的是那艰辛而难耐抢收抢种的艰辛和劳累。作者写了和姐姐、父亲一起的田间劳作的整个辛劳过程。仿佛自己也再一次体验了一回“双抢”。还有上山砍柴,小小的肩膀,挑着柴薪,深一脚浅一脚地吆喝着一字长蛇阵般走在山间小路上,迎着袅袅炊烟,在薄薄的落日中归家。那时的辛劳,如今流淌在记忆的长河中,像饮着一杯杯作者文字里倒出的香茗。清甜甘醇入心。作者还写到了儿时的童年游戏、趣事……总之,那些作者故乡的记忆实在太多太多。虽然语言朴实,但可以读出那份浓浓的故乡情。故乡之美,在那份深沉的爱里,不管岁月蹉跎,它也永远在记忆深处,永远都不会消失。正如作者提到的:“对故乡的情感,足够让回忆故乡的人用一生的精力去追忆和怀想。”
我想说的只是点到这本散文集的一小部分,书中还有更多的松溪的风土人情,美丽传说 ,历史典故等着你去翻阅品读。这本《村庄记忆》对于松溪县,乃至闽北,及福建省都是具有极高的珍藏、查阅和宣传价值,是一本兼具人文性、历史性、文学性的散文集。反观我们顺昌的这片热土,是不是也应该要有一本这样的集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