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墨弦的头像

墨弦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4/29
分享

父爱如阳

孩堤时,总埋怨父亲在三兄弟犯错时,就拉着我一个人打;十几岁时,每到家中青黄不接,吃包谷面时就埋怨父亲没什么本事;随着年龄渐长,又埋怨父亲没有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每次的埋怨,总换来父亲的一顿臭骂,于是在愤愤不平中,我深埋着对他的一股股怨气。

三年前,父亲因尘肺病住进了医院,我又埋怨他为什么不及时进行医治。这次,他一举反态,平静地对我说“八年前,我就查出了这个病,但当时老二老三都在读书,你又在当兵,农村找个钱不易,所以我只有暗忍着”,我一下子傻了,都说父爱如山,可父亲对我们的爱,何止是山!

前久,父亲病又犯,我心急如焚地赶回家,当推开大门,看到父亲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院中,双眼迷茫地望着山头的残日,背影如柴。父亲老了,父亲瘦了,几年的病疼和劳苦把高大而矫健的他折磨成什么样子,我心碎······看到我回来,父亲露出了笑容,七分甜三分苦!我轻轻问他“病这么重,为什么不去医院”,他说“这病,反正医不好,我不想在花冤枉钱,死了算了,减轻你们的负担”。我一听,潸然泪下,都说,父爱似水,可父亲对我们的爱,何止是水。

晚饭后,我强拉着父亲去医院,背着父亲,沿着他手里的电筒光,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这不就是二十多年前的光景嘛!那时,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晚上自习后,父亲就是这样背着我,给我讲着小故事。父亲,这朴实勤劳寡言的男人,他对我们的爱,也一点点一滴滴地涌上了心头。

父亲三岁丧父,孤苦伶仃,是奶奶和姑姑用树皮草根把他抚养大,用一点点工分供他读完高中。他祖业无依,白手起家,有着一双似松子一样开裂的手,一双粗糙但灵巧的手。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对易经颇有研究,是位地师,又是远近闻名的木石匠,还懂很多草药。仔细想想,父亲真是无所不能——地里,他一锄一汗,我们三兄弟就长大了;一院房子,他和妈妈,一砖一瓦,就建起来了;奶奶一座坟,他一锤一雕就立起来了。父亲的一辈子,和绝大多数农村男人一样,包揽着村子寨外最重最苦的体力活,记忆里父亲可以背起两百多斤的石头走半里路!记忆里父亲可以天蒙蒙亮到地里舞起锄头到天黑!记忆里总讨厌自己小脸蛋被父亲那双松子手摸到!如今无数的记忆化成背上奄奄一息的父亲,他既要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还要眼睁睁看着劳苦的母亲,承受着他自己无能为力的痛楚,更要担心着我们三兄弟的未来,也许死对他来说真是一种解脱。

父亲是个话少的人,他的爱总无声无息。小时候,一年中要吃一半的杂粮,每顿饭,锅里煮一小锅米,米饭上蒸玉米窝头,奶奶和我们吃米饭,他和妈妈吃玉米窝头;家中杀吃鸡,他总是把鸡肝鸡心鸡肠子给奶奶,好吃的肉全给我们几个兄弟和奶奶,只吃鸡脚鸡翅,喝点汤。他和所有的父亲一样,把他生命中所有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小到一块肉一分钱,大到他的一生。年轻时,他为了奶奶的一句话,辞去工作回家种地,但他从来没有埋怨过奶奶,在苦在累从来没有骂过奶奶一句,和妈妈吵过一次嘴,更从没和邻里红过脸。父亲生性温和木枘,但内刚外柔,在记忆中他只哭过一次,奶奶离去那天,他哭了,怎么也劝不住,哭了整整一天 。

在住院的十多天里,有很多人来看望父亲,都对父亲说:家中你就放心,我们会帮孩子妈的。乡亲们的点点心意,是一份份无言的尊重,锄锤书草样样精通的父亲,用他的能和善种下了无数的种子,这叫爱,一个男人身上的大爱。

经十多天的治疗,父亲的病情再次得到了控制,出院的前夜,父亲非常沉重地对我说“我的一生走过了多少坎,迈过了多少难,但我时日不多了,我死后,你要照顾好你母亲,管好你的两个弟弟,以后你们都成家了,再给我打座坟”。

父亲的一生和大部分老一辈一样,哭中生苦中活泪中死,但他们对自己、家人和国家,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他们的生命没有成败得失,只有天地间的爱,我想这才是一个男人,集小爱和大爱于一身,他的生命中只有爱,这爱如阳,“夕阳已落幕,光辉却永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