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夕阳,几个秋。
当悠然自得的彩云追上正在山尖尖逗留的闲阳!瞬间,万道霞光把山河染了个色,这时就连山坡坡上的片片玉米地也不甘寂寞,迸发出光芒和这奇景争着俏,看半山层林尽红,我醉在不经意间哼着“山行”碎步走进了小林。路中间一片湿黄,偶有些许枯叶还不断的从树枝上轻盈飘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心一颤,情不自禁地就逮了片落叶捏在了指尖,眼里仿佛却阅尽了整个秋。
路蜿蜒而上,沿边的藓苔嫩草一地青绿,又总有朵朵山花挂缀在青绿间,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满秋山”,最是红黄橙绿时,大理的秋山却铺满了春的色彩,路两边的古栎、老松、杂木丛等等植物一片素雅,尽显本色,群鸟们则在密枝间上跳下跃,飞来嘻去,时不时欢叫几声,给静谧的老林增添了些许热闹,树尖尖上偶有簇簇黄叶在夕阳下迎风招展,像是在诉说高处不胜寒的孤寂,又像在低吟即将离开母树的不舍,又像在高歌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悲壮。嚓-嚓-嚓-嚓,扑吱-扑吱-扑吱,我的脚步声惊动了正在觅食的鸽子,群鸽一只接着一只的从草丛里飞奔出来,扑张着翅膀飞窜而起落在了林深处。在这片动植物王国里,或许只有这些飞翔在天上的小生命才知晓每一棵小花小草的名儿,也只有这棵棵古树方可知晓每一种鸟儿的习性,而我这个不速之客却只能粗浅的一赏美色,醉在景中。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山侧的小山头,视野顿然开阔了起来,大橡树还是儿时记忆中的那个模样,只是枝绿叶红的她正在翩然起舞而稍显风骚,头上的天更高更远更蓝,西眺远山,连绵起伏的群峰在一片红霞里,霞峰一色,甚是壮观。这一路彩云追日,层林尽染,老树古松,鸽惊鸟欢等奇观美景都非一言一字一诗所能描述,但正如王安石所言“夫夷以近,则游者少;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对山炊烟四起,小寨渐渐的被一层薄薄的青纱围绕,里面偶有点点灯火闪烁,煞是动人。我却苦苦追忆寨头的那棵百年山楂,那片苍翠和这棵橡树一样,里面深藏着我们儿时和学时的太多趣事,可惜老树在6年前的某个冬天逝去,听说还被村民劈成了柴,化成了一缕青烟飘在了天地间。树老心空,终有一逝,这“一逝”也带走了我和我们几代人的美好记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路的那头,老伯赶着驮了四麻袋包谷的骡子走来,远远的就冲我哈哈大笑并唤道:娃,天就要黑了,我们一起回吧。一看他幸福得像花儿的笑容就知道,这一天的劳累也难掩他内心的喜悦之情,或许在庄稼人的心里唯有丰收才是秋天里最美的景色吧。我又深情的看了眼大橡树,本想用手机给它拍张照,但转念一想,这天地万物之美,一年四季之韵,又岂是一棵红树,两片晚霞,三处小景,数张照片,几句文字所能赏尽写尽记尽呢。
千百年来,名家大师们阅尽春光赏尽春色,淋尽夏雨写尽夏花,却望不穿秋水,逢秋多寂廖,在他们的诗词歌赋里,秋天最是撩人心境,愁不尽?理更乱!恰如一江秋水向西流。而像老伯和父母这些日复一日在地里耕种的农人们,命如一叶之轻,生如骡驮之重,但不也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着秋光里的丰收之诗,厚实之词。
跟老伯一路欢谈而返,当轻风微起,整片林子沙沙作响,叶子又在随风而落,我的心又为之一颤,一叶一菩提。万物不都是如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想在农人眼中秋景也就这般厚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