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读毛泽东的《愚公移山》一文,从此知道有山太行。后来,又得知太行山是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曾在此抗战八年,痛击日寇。同时也知道红旗渠是修在太行山上的。但总体来讲太行山对于我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感谢《东方散文》杂志社和山西太旅股份公司,是你们把我对太行山模糊的平面概念转换成清晰而具体的立体画像,并永载我的心海脑际!
当我应邀来到名山太行,如约进入壶关峡谷,它令我震撼了!一是震撼于它雄奇险秀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二是震撼于三十万壶关人民无畏勇敢的勤劳与智慧。
当汽车进入大峡谷的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之时,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迅速展开,又转瞬即逝转换新的画面,什么叫风景如画扑面而来?什么叫眼观六路目不暇接?只有身处此时此地,只有人在车中车驶峡谷腹地。你才有这种身临其境的刻骨铭心的体验……那些画面,或峰峦如聚,或巨石悬空,或悬崖欲坠,或飞瀑流泉,或溪水叮咚,或潭波荡漾……那雄奇之姿,那壮美之态,那险、那奇、那幽、那秀,令人拍案叫绝,令人情难自禁为之欢呼、为之雀跃……
我没有想到,这座曾经是中华儿女痛击侵略者的战场的名山,绵延八百里竟是如此之至美!它是壮美,它是阳刚之美,它是大美!这种美,你就是穷尽世上所有最优美的词汇去形容它,也难企及它的万分之一,因为它的美无法形容, 也无法用语言去表达。人到了这里,只有感叹,只有折服,只有崇拜,只有像虔敬的佛教徒朝圣向佛,心态归零,五体投地,双手合十,诚心叩拜……惟其虔诚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才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因为任何赞美的语言与它的美都是不相匹配的,都是乏力的, 也是多余的。在大自然造化之功面前,如果某一个人认为他/她的语言能够概括或描摹出它那极致的美,那就是对它的亵渎和不敬。
如此美好江山,怪不得日寇会虎视眈眈地觊觎它,也难怪太行儿女奋起自卫誓死捍卫它!
八百里太行寸土寸金,在峡谷之中,在某一些极小极狭的坡地上,他们见缝插针的种植着绿油油的玉米、花生、蔬菜、水果,还有随处可见与野花竞相争艳的鲜花……以及绿树掩映下的古典建筑、现代楼房,或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或白墙红瓦耸立云间,风格各异,古今荟萃,各擅胜场……那蜂飞蝶舞,嘤嘤嗡嗡,闹得峡谷内一片生机盎然。
英勇无畏的太行儿女,在赶跑了侵略者之后,一代又一代人正在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他们植树造林,悉心保护环境。在这悬崖峭壁上打造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绿化总面积超过百分之四十六,把昔日的穷山恶水打造成了闻名中外的国家森林公园。就是汽车轮下的这条盘山水泥公路,它时而穿山洞,时而临峭壁,时而跨溪涧……其中最为奇险的是在悬崖峭壁上贴壁而凿出的挂壁公路,那是多么巨大的工程啊!太行儿女,正在开发大峡谷,并张开双臂,热烈迎接世界各地人民来观光访问,共享大自然对人类的赐予。
绝壁千仞、怪石林立、奇峰争雄,经年不息的河流,时阔时狭的滩头,重叠整齐的梯田,陡峭如壁的山坡,雄险蜿蜒的悬崖,千奇百怪的峰岩,望天如线的峡缝,群泉汇聚的飞瀑,或明或暗的洞穴,四时分呈的绿色……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独特地质形貌,既具江河峡谷的恢宏和动感,又具干旱峡谷的沧桑与刚健,以及潺潺溪流的幽深与鲜活,气势宏大切割深度近千米的断谷绝壁与无数天然喷泉及如练似银的瀑布,形成一种峭崖丽水的独特山水神韵,雄、奇、险、秀、幽集于一身,被中科院称之为"太行第一雄峡"的峡谷风光典型——这就是八泉峡。
秀出群峰外,团团紫气重。
崖牵青薛荔,岫前碧芙蓉。
此诗是古人描摹赞美太行壶关紫团山的。
紫团山因山腰有一形成于三十万年前的天然溶洞,坐东面西,每天日出日落时,从洞口喷出团团紫气,所以宋代御旨改名为紫团山。
紫团洞,洞口处称作“龙眼”,仅容一人爬行——现已从旁另辟洞门,不需弯腰便可出入。洞内有洞,千门万户,曲折回环,上下环绕,左右相连,曲折幽深,深不可测。内有各类不同钟乳石,依次为壁虎、二鱼对吻、仙桃与石榴、豆山与米山、松花江、狮虎山、青蛙岭、南天门、通天河、鲤鱼精、珞珈山、玉女盆、九华山、玉皇大帝、定海钟、七音钟、万年灯、唐僧取经、五行山、鳖精、状元拜塔、顶天柱、五龙聚首、紫禁城、南清宫、水帘洞、石马、八仙宫、紫团二仙女、焰火场、二仙池、老爷坡、天花宫等三十六景观,这些景观各都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美丽的故事传说。紫团洞实在是一座迷宫,如无导游,进洞将会迷途难返。因洞之大,被人称之为“北方第一洞”。
紫团山山峰遍布苍松翠柏,山峰形状奇异,或刻削如利剑、或怒涌如云团、或纤秀如美女、或屈曲如老翁。
紫团山顶有一座明、清所建的白云寺。山寺内木雕和砖刻艺术为清代珍品,尤其是四组戏剧砖刻为山西省内所罕见。
站在山顶,早观喷薄之日出,好似从崇山峻岭中托出炎炎红球,与海边观日出另是一翻景象;傍晚看日落,可见万道晚霞红似火,更别有一番趣味。也可下瞰惊心动魄的悬崖峭壁,条条山涧尽收眼底。
值得一提的是,山南有参园,盛产紫团参。据史载,高丽参、东北参、党参均由此地传出。紫团参在唐宋时曾是向宫廷进贡的八大贡品之一。
天下佳山者南五夷,北抱犊。
——晋代旅游家抱朴子
抱犊山,就是紫团山,又名翠微山。五夷,即武夷。此处把紫团山与武夷山作为南北两大佳山而相提并论,可见紫团山风光在古代名山中的地位之高。古代武夷九曲溪和紫团山峡流景观的主要区别在于,武夷九曲溪河谷趋于平缓开阔,而紫团峡流由于峡身紧束,区段落差极大,所以后者比前者肯定会流速迅疾,景色险奇而壮观。在溪流盘曲环绕、岸侧景色变幻无穷这一点上,两处名胜则是相似相近的。
毗邻紫团山的黑龙潭,因传说有黑龙盘踞于此而得名。其峡谷处于危崖绝壁之下,系于迷丽幽谷之间,窈窕狭长蜿蜒曲折,两壁陡峭奇耸,峰峦叠嶂;潭水水色乌清,潭体多变,幽深莫测,飞流潺潺,终年流淌不息。已开发的龙潭戏水,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凌空栈道,孤山巡游等景点贯穿其中。
从黑龙潭沿五指峡东行二里,则是白龙潭。悬崖峭壁之下,山涧叮咚和鸣,如悬钟敲响。涧水汇成瀑布,泻入潭中,浪花飞溅高达一米,潭水在阳光照射下白光闪烁,变幻莫测,仿佛无数条白龙潜于潭底,故称白龙潭。
一条峡谷底部有一河床断层,溪水从断层悬崖峭壁顶端跌入深潭,形成落差三十多米,宽二米的巨大瀑布,在瀑布冲刷下形成水潭,传说曾有一温顺乖巧的青龙常于潭中与人嬉戏,故人称其为青龙潭或乖龙潭。这里有珍异稀有的动物、美丽动人的传说、风情独具的社火——这融青山、绿水、峡谷、洞穴、激情漂流于一体的峡谷谓之青龙峡。刀削斧劈的宏伟悬崖、千姿百态的象形山石、幽深清凉的洞穴、优质甘洌的鲜碧山泉、如练似银的飞流瀑布、碧波荡漾的幽水深潭……加上其中点缀着莲花台、狐仙洞、马奇寨四个景点,堪令游客流连忘返。
峡谷内山峰矗立,危崖耸峙,形态特异,多姿多彩;林壑间白云缭绕,变幻莫测;丹崖碧水,相映成辉。漫步景区,溪泉叮咚,瀑潭相连,泻玉喷珠;观青龙飞瀑,涛声震耳。探岩穴溶洞,神秘幽深;走太行古驿道,认蹄坑千年印,踏曹公上马石,登要隘大河关,令人怀古思幽,感慨万千。谷底仰视,壁立千仞,咫尺间落差千米;登顶临极,长风拂面,两省三县风光悉收眼底。
雄壮秀美九折十八弯修筑了一千三百个台阶的十八盘,乃古代晋豫经商要道;此中有曹操北伐途经羊肠坂的一段,也有刘秀隐身像、太上老君道德碑、盘顶、圣人坛、隐身洞、绝壁悬梯、热水湾、王莽心肝等等。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江上赠李龟年》
谁言红豆只生南国?在这北国太行,峡谷之中,不也长着红豆无数?生就相思一大片么?在那直壁断崖、绝壁对峙之下,瀑潭叠出的溪谷之中,罕见的千年珍稀树种红豆杉,竟是成片地蓬勃生长。这北方阳刚粗犷与南国阴柔之美竟奇妙地在此相结合,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情峡”的红豆峡。它牵引着世人对它的相思遐想生生不息,永生难忘,这深情相思也必将此情绵绵无尽期……
挂一漏万,说不尽的太行山壶关大峡谷那旖旎风光!道不尽的太行山壶关大峡谷的雄奇壮美!那贫乏的言语词汇如何能描述她那包容万象的大美?亲爱的朋友,你只有亲临其间,才能真正切身感受,才能真正心领神会,来吧!朋友,当硝烟消散以后,当我们的政府正在为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而努力开发自然景观的时候,请不要辜负大自然的慷慨恩赐,请你到太行山壶关大峡谷来走一走,请你到这绿浪滔天,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山美水秀,物产丰富的“世界奇峡,天然氧吧”来看一看吧,那时,你才知道什么叫至美!什么叫壮美,什么叫阳刚之美,什么叫大美!它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它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的。
二零一四年八月五日初稿,八日定稿于隐庐斋
(原文发表于二零一四年《东方散文》冬季号;入编《爱在大峡谷》首届"壶关大峡谷杯"全球华文太行散文奖获奖作品集(入编文题被改为《峡谷美》)/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山西省作家协会、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线装书局出版/二零一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