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在广州番禺, 女婿旭生送我到沙湾我在海南大坡农场时的挚友五华李海祥的住宅小区,海祥接着,到他家坐坐喝了杯茶,然后他夫妇带我去游宝墨园公园。
未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巍峨、巧夺天工的白石仿石牌坊,它是宝墨园的正门,让人不禁对园内景色充满期待……
踏入宝墨园,首先看到的是“九龙桥”。“九龙桥”的后面, 是“吐艳和鸣壁”。它是由番禺沙湾人何世良费时三年零六个月完成的。全壁由三万多块青砖雕刻镶嵌而成,壁宽二十二点三八米,高五点八三米,厚一点零八米,砖雕主图部分宽二十一米,高三米,面积六十三平方米,前后壁共计面积一百二十六平方米,气势恢宏。“吐艳和鸣壁”工艺精湛,无与伦比,展现了岭南地区精湛的雕刻技艺。它与园中“清明上河图”瓷浮雕并称“世稀双璧”。
我们漫步走到宝墨堂, 它建于宝墨湖畔,是为纪念包公、弘扬包公文化的岭南风格仿古建筑。该堂内有不少精美的陶塑、灰塑等装饰艺术,尤其是屋脊上的八组石湾陶塑大师凌国礼根据包拯故事创作的陶塑群象,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然后进入治本堂:这是一座为弘扬包公文化而建的岭南风格仿古建筑,基本上按清末民初时期原宝墨园的“花厅”的轮廓建造而成,古朴典雅,清幽静谧。
宝墨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园中安置了万世师表孔子肖像与为民请命的包拯立像供人瞻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漫步园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岭南水乡,看到水清如镜的湖水:荔景湾、清平湖、宝墨湖与一千多米长河贯通,三十多座石桥横跨其上,如九龙桥、九曲桥、五涌桥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面,岸边垂柳依依……满园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到处活鱼欢聚,满园欢游……这些美景映入眼帘, 真是美不胜收……
除了宝墨堂、治本堂、清心亭、仰廉桥、紫洞舫、龙图馆、千象回廊和风味食街等。园内种植的植物主要有千年罗汉老松、九里香、两面针树、银杏树、玉堂春、大叶榕树、紫薇树等,还栽植有大量的岭南盆景。宝墨园更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园艺精品公园,除了树木花卉和建筑之外,园内周边还有龟池、放生池、锦鲤池、莲池,它们带给游人活鱼满园游的深刻印象。
这里也是番禺区十大观赏鱼示范基地。有十二种观赏类鱼缸长廊。为更好地宣传岭南观赏鱼文化,传播推动观赏鱼与特色水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宝墨园全力打造观赏鱼养殖、展示示范基地。二零二三年宝墨园在番禺十大观赏鱼繁殖、展示示范基地评选活动中,评为十大示范基地之一。1:灯科鱼2:七彩神仙鱼3:蝴蝶鲤4:巴西亚5:金鱼6:熊猫神仙鱼7:三湖慈鲷8:鹦鹉鱼9:红鱼10:红龙鱼11:金龙鱼12:银龙鱼。
基地划分三大区域:一、十二大景观鱼展示池;二、十二种观赏类鱼缸长廊;三、多媒体观赏鱼展播厅。展示面积约四千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瑞霭琼林、榜眼大道长廊、通草画馆旁,养殖了二十二种淡水鱼,集现代多媒体、岭南园艺、岭南古建筑、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景区与观赏鱼巧妙结合,形成独特的观鱼游玩体验。
继而来到景德殿,它是宝墨园的最高点,登高望远,整个园区的美景尽收眼底。殿内装饰华丽,古色古香,能让人欣赏到岭南建筑的独特风格。
神仙洞是一处融合了道教和佛教元素的景点,洞内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传说,在这里可以感受两种文化的融合,领略神秘的自然景观。
香洲是宝墨园中一个人工湖,湖中心有一座小山岛,周围环绕着亭台楼阁等建筑。游客可以乘舟游湖,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岭南水乡的韵味。
追风雨轩是宝墨园中最大的建筑之一,具有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在这里可以体验古人的生活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紫洞舫:园中的一处重要景点,弦歌袅袅,湖面上紫带虹飞,提供了独特的游览体验。
大型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已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展示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杰作。
通草纸画:晚清时期广州民间艺术之一,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质感著称,展示了十八至十九世纪珠江文化的实录。
宝墨园的园林布局自然,构思巧妙,全园水景堪称一绝。荔景湾、清平湖、宝墨湖与一千多米长河贯通,水清如镜,长流不息,三十多座石桥横跨旖旎河湖之上,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壮观的景色。
宝墨园艺术珍品众多。园内陶塑、瓷塑、砖雕、灰塑、石刻、木雕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其中,《吐艳和鸣壁》被吉尼斯总部认定为最大的砖雕作品,工艺精湛;巨幅瓷塑壁画《清明上河图》,恢弘夺目。此外,宝墨藏珍、龙图馆、赵泰来藏品馆等还珍藏着古今名画、书法、陶瓷、铜器、玉器等,展出的一百四十五幅二百年前风行海外、在国内已绝迹的通草画,画面色彩缤纷、极富质感,可媲美漆器刺绣。
宝墨园内的岭南文化展示馆也不容错过,这里展示了岭南地区的传统服饰、工艺品、民间艺术等,能让人深入了解岭南文化,感受岭南风情的独特魅力。
宝墨园设有儿童游乐区和儿童捞鱼区,紫竹园里的紫竹溪专供小孩玩水观鱼,竹溪荔岛溪水清澈见底,水中游着色彩缤纷的观赏鱼,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挽起裤子,涉足其中捞鱼,享受欢乐的时光。
宝墨园始建于清末,初名包相府,是当时群众休憩游乐之所。虽曾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但一九九五年重建后,成为集清官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岭南文化山水园林。例如治本堂原为包公厅,以“清心为治本”取名,意指为官清廉是治国的根本,堂内悬挂的中国画《荷花》象征包拯清廉圣洁,堂内的对联歌颂了包拯为政清廉的精神。
宝墨园内不仅建筑精美,还收藏了大量的艺术精品。宝墨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艺术收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胜地。无论是建筑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
此外,园内还有儿童游乐区和专门的儿童捞鱼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度过欢乐的时光。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去玫瑰园逛逛,那里万紫千红的玫瑰竞相怒放,仿佛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园区的建筑和湖面上,为宝墨园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让人依依不舍地离开。
宝墨园以其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漫步园中,除了活鱼满园游的深刻印象, 在入门和出门之处, 有几株荔枝的枝头挂滿红艳艳的果实……我们似乎闻到了果香扑鼻, 从而滿嘴生津……
出了宝墨园, 我们回到沙湾红树林乐宜居吃午饭,相会海祥的老母亲及其保姆,还有他哥南祥兄嫂(她嫂子原是番禺知青, 下乡到海南大坡农场而与南祥认识, 后夫妻均回番禺)。丰盛的菜肴,中午我高兴地和大家一起喝了天地一号……
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追记于隐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