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钟方的头像

张钟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6
分享

家乡的路

“妈妈,你看,对面正在驶来的是我们幼儿园的校车,今天是星期天,怎么还有小朋友需要接送呀?妈妈,你们上学时间走这条路吗?你们那时候有校车吗?”儿子看到自己上幼儿园时坐过的校车,他乡遇故知一般,激动的问个没完没了。我轻轻地叹口气,乐呵呵地说:“哦,里面是坐满了小朋友,可能是你园长舅舅又带孩子们去参加什么活动吧。妈妈上学时间,咋能不走这条路呢,这可是当时村里唯一通向镇中学的大路呀,我们那时候可没有校车坐,我们学校提倡生命在于运动,都是步行就是吃过清起来饭(早饭)背着书包跑着(快走)去。那时候农村上学都上的晚,等到上初二的时候,班里有好几个同学都十七八岁了,快成人(成年)了,家人就允许他们骑自行车去上学了,我们这些适龄入学的小毛孩也缠着父母,就跟着一起骑自行车去了。那时候家里上班的、上到镇上读书的,每个人都有一辆自行车,你姥爷和你大姨骑的是永久牌的大杠自行车,我和你二姨、舅舅骑的是凤凰牌的,套腿骑的,比大杠自行车型号小一些,比它漂亮多了。”“啊?那么远的路程,那得是好多好多圈800米吧?就算骑自行车上下学也应该很累的呀!”尽管我说的轻松,可是孩子们仍然唏嘘不已。

 “相思扣,千百结,红颜易老西风瘦,谁解清愁?风含情,墨凝香,手捧书卷,鬓欲染秋霜,岁月若歌终成殇。”回首,青葱岁月每天上下学走过的这条路,哪里有现在这般宽阔明亮,那时候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煤矸石铺成的路。说起煤矸石,在矿山附近村子长大的我们,都非常熟悉!家里房前屋后需要填充就托关系或者去矿上买,反正就是弄几车煤矸石拉回来垫上。从东到西贯串整个村子的那条弯弯曲曲的小土路,晴天薄土冒烟,遇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于是,村干部协调矿上拉来若干车煤矸石,豁上去铺匀了,全村人民都受益。

 淳朴善良的家乡人,靠山吃山靠矿吃矿,所以,我们村里唯一不缺的就是拉无烟煤(老家的煤矿盛产无烟煤)和拉煤矸石的四轮车、解放牌大卡车。当然,那条唯一通向街镇的路,早早被它们轧的高低不平、破烂不堪。尽管每年大队部都会安排四轮车从矿上拉几车煤矸石垫上、补上,可是,没有地基承载力的路面,是经不起满载而过的货车碾压的!于是,晴天时间,车路过一阵黑灰飞,迷糊着人的眼睛都睁不开,只能停下自行车站路边等待一会,等大车过去了再继续骑,如果这时间往脸上挠一下,一定会出现毛毛虫一样大小的黑印子。下雨天,就更不用说了,远远的看见来车了,就赶快往路边边走,可还是会被飞溅的煤灰水泼洒一身。骑自行车颠簸在煤矸石与淤泥纠缠不休的道路上,骑不了多远,就得停下来找个小树枝,把车圈上粘着的黑乎乎泥巴给捅下来。有时候小伙伴会偷偷的把家里夹煤球的火剪带上,用火剪清除泥巴比较坚硬利索。因为下雨天把家里的火剪带去学校这个事,西院小六子放学到家还挨过一顿胖揍。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她会趁着朔里街逢会的时候,买两个火剪放家里备着,她不会去埋怨孩子们什么。有一阵子哥哥上学骑的自行车慢跑气,母亲就把家里的气管子给他夹车后座上,但是少不了会唠叨几句:“你骑车子的时候看着点路,别往矸子石尖上骑。感觉车子肉了就下来看看,车胎瘪了就赶快打气,别硬骑,那样会把车圈撵坏的。”不知道哥哥听进去多少,就听他“嗯嗯”着,扬长而去。如果干脆步行来回,那你一定能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水、泥、路”,鞋子都会给你粘掉底!天气晴朗的日子里,骑自行车去学校,一路上也是咯咯噔噔地。哪天出门晚了,怕迟到就骑的快些,那上上下下的来回一颠簸,屁股沾不着车坐,跟要起飞了似的,停下来的时候一定被颠的直想吐。忆往昔,自行车、煤矸石路和美丽的校园,真是苦乐年华呀!

 犹记得,那年深冬的一天,早上准备出门时,天色灰蒙蒙的,母亲在身后叮嘱说:“去堂屋里拿把雨伞带着,看天空这个样子像是在温雪。”“哪里来的雪呀,娘,你就是在杞人忧天!”我把母亲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蹦蹦跳跳的出了门。“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唉!哪里知道,真的下了一整天的鹅毛大雪。到了傍晚放学时间,放眼望去,那条回家的路上一片白茫茫。我们几个同村的学生像电线杆子一样伫立于路口,等开往回村方向的大卡车、拖拉机先过,我们再踩着车扎过的痕迹,顶着花瓣一样大小的雪片,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去。本想抬头看看前方的路还有多远,不成想,“扑腾”一声摔倒了,紧接着,我们牵着手的几个小姐妹都跟着摔倒了。有的趴进车辙沟里,有的整张脸都插进路边的雪堆里,瘦弱的我,膝盖磕到一块带尖的煤矸石上,所幸只是棉裤膝盖处烂了个三角口子。我们都迅速的爬起来,非常默契地互相点点头,拍拍身上的雪花或者抓把雪往身上有煤灰的地方抹抹、擦擦,再往冻得木麻木麻地手上呵口气,然后继续前进。同行队伍里年龄最小的我,看着烂开花的棉裤膝盖,一路上,嘴撇了又撇,任凭那冻的瑟瑟发抖的泪水,随着轻飘飘地雪花飞进风里!

 那飞雪连天灰蒙蒙的黄昏,像极了未知的前程,充满了迷茫。而我们却都饱含着昂扬挺拔的斗志。

 年少时的梦还没醒,抬眼已是半生。后来,政府发出了“村村通水泥路”的伟大号召,这可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啊!在政策的支持下,镇政府和村里无缝衔接;四轮车、翻斗车、平板车,公家租用的、村民自发从家里开过去的,齐上阵。拉黄沙、拉水泥、拉小米石,联系区公路局找压路机平整路面,联系水泥罐车送水泥浆等等,就这样三米半宽的水泥路,乍一看,水一样光滑细腻,走上去,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政府有专业的养护公路的队伍,会不定期对路面进行保养。孩子们上下学的时候,自行车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而过,畅通无阻。

 乡道悠悠,春花绚烂。时隔经年,家乡的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呈现眼前的是一条有着规范且醒目的交通标志牌、宽阔平坦的大马路,路两边是刷着浅绿色油漆、像执勤卫兵一样的护栏。大货车、小汽车、电动车、变速自行车、行人 ,各行其道,川流不息。路两边一闪而过的是像屏障一样的绿植,其间点点繁花似锦,行驶在鸟语花香的公路上,心情也美似神仙,有那么一瞬,真是分不清是否还在人间。同一条路,不同时代,走出了不同的感受,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繁荣富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