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钟方的头像

张钟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2
分享

欢腾的麦场

时光把仲夏深黛的绿色原野,由一个浓妆素抹的妙龄少女,变成个雍容华贵的少妇。在金风热浪一般的吹拂下,舞姿妩媚,撩人欲醉;粉黛飘香,散发诱人的芬芳;色彩斑斓,惹人眼花缭乱。

“蹦蹦蹦、崩崩崩……”手扶拖拉机头或者四轮车头,在麦场里一圈圈一圈圈风风火火的呼啸着转悠悠呢,屁股上还栓着个石磙小尾巴。它可不是家后的俺二大爷没事瞎转悠,它是在打(轧)麦或者打(轧)豆子呢。俺家打麦子都是俺小叔开拖拉机,一场麦子、豆子中间要翻三次,才能开始挑场,所谓的挑场就是用铁叉子把打(轧)透、脱过粒的麦秸草、豆秸草挑起来颠颠,让谷粒都落下来,再挑出去,垛成垛留着烧锅或者喂牲口;然后,地上是金黄金黄一片丰收的果实,再用木掀把它们堆成堆,装口袋里拉回各家。汗流浃背的俺小叔,正愁着自己都快转晕了也没人替换的时候,俺哥跃跃欲试地爬上拖拉机,他要开。也许是男孩子天生对机械比较敏感,才十三四岁的俺哥,坐在拖拉机上,把档位挂好,只见他开了就跑,拐弯的时候由于胳膊不够长,就前倾着身子站起来开。在场边上看着的俺小叔,比较满意的点着头说:“管,开的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就让他打(轧)几圈吧,我喝口水歇歇。”在场边上大树下蹲着的俺爷爷,看到自己的长子孙会开拖拉机干活了,那脸上的表情真的是大写的美滋滋!得到大人们的认可,俺哥开的可有劲了,任凭那火辣辣的大太阳照在身上,也无怨无悔,他是满脸荣光的样子偶尔看我们一眼。

老家的村小学到该收该种的时候,是有农忙假的,放农忙假的时候也极少布置作业。想来那时候的老师和家长都信奉“树大自直”,所以,对我们的学习并不多问。放农忙假了,书包往家里一扔,都跑麦场疯去了。手扶拖拉机或者四轮车打(轧)场的时候,俺爷爷是不让我们进场里玩的,说车头后面不离不弃跟着的石磙,尾巴在那里招摇着,吓人;而且车在一圈圈不停地飞速转悠,离它太近也不安全。大人们在场边上的大树下乘凉拉呱,等着拖拉机轧够一圈的时候好过去翻场,我们小孩子在大树下乘凉玩游戏,也等着进场帮忙。等场里的拖拉机打完一遍(一遍是无数圈,一场麦子、豆子,至少需要打三遍)暂停了,大人们忙着拿铁叉子、竹耙子去翻场,我们堂姊妹十几个小顽皮,就飞快地跑过去抢叉子或者耙子,俺娘和婶子们都是好脾气,任我们淘气,从来没有谁会打骂哪个孩子。俺爷爷气的直瞪眼,他跺跺脚、叹口气说:“等能干的时候,就知道懒了!去堂屋喊那在风扇底下享福的老三、老小过来干活,快去,喊回来了,我给你们钱,你们去村口找那卖冰棒的买冰棒吃,再把那个卖冰棒的人喊过来,咱多卖点放炊壶里盖上盖冰着,等冰棒和炊壶里的绿豆汤融一起,那叫冰镇绿豆汤。”美味的奶油冰棒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爷爷这个主意真不错,我们毫不犹豫的把木掀、铁叉子还给他们,转身到村口麦地头下找那个卖冰棒的外乡人。五分钱一个的冰棒,我们吃的津津有味,忽而想起来俺爷爷说让那个卖冰棒的人去麦场,我们就跟他说俺爷爷可有钱了,俺爷爷还买了解放牌大卡车,他让我们来喊你去俺家麦场里,你到地方会买你很多冰棒。虽然冰棒只五分钱一根,可我们一群小毛孩,一毛、两毛的已经给他好几毛钱了,那个人就毫无疑问的样子跟着我们走了。到麦场里,俺爷爷又让我们去离麦场最近的俺小叔家拿瓷盆,他给那个人花花绿绿的好多张毛票,那个人好像是把他箱子里的冰棒都拿了出来,先是一个、两个……数了放盆里,又数一些放一直在麦场服务的炊壶里,最后笑眯眯地骑着自行车走了。俺奶奶招呼俺娘和俺婶子们都过去吃冰棒,又站在场边上扯着嗓子喊正在过车瘾的俺哥停下来吃冰棒,说再不吃就融化了,赶快吃了凉快凉快再干。这个时候,我们嘴唇上面一圈被冰的红莹莹地,跟猴屁股似的,好像暂时吃过瘾了,就又都跑麦场里疯去了。我们有的躺在草秸上和太阳公公面对面地挤鼻子弄眼,嘴里还唱着“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哈哈哈,快来看,这边有只气蛤蟆。”正投入地唱着呢,被这一喊,就想不起来词了。然后,抓草秸互相扔着玩,疯的满头大汗,头发乱糟糟地顶着草秸。等等打(轧)出来粮食就更好玩了,大人们忙着又是挑场又是垛垛,还得用木掀把粮食往一起聚拢成堆。而我们一个翻身就趴粮食堆里了,抓一把粮食互相洒着玩。大人们一边干活一边撵我们:“都一边玩去,快滚,去看看卖凉粉的来了吗?中午给你们剪凉粉吃,别在这里淘神了。”不知道哪个婶子接话说:“对,快去看看,咱们就用恁奶奶家的粮食换凉粉,大家都一起吃。”听不到听不到,我们啥也听不到,“哈哈哈!哈哈哈!”只顾着疯狂的嬉闹。

“快来吃鸡肉了,刚刚烧出来香喷喷地鸡肉。”家人做出的美食,永远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味道,是俺奶奶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红烧老公鸡来场里了。寻着声,我们仿佛闻到了一缕浓香,才一哄而散,都跑场边上吃鸡肉去了。我们一起小毛孩都吃饱喝足了,大人们也忙的差不多了,都拿着自己的草帽扇着风,拎着汗湿的毛巾,准备吃饭去了。我们又开始穿梭于草垛间玩躲猫猫等游戏。

“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邻里,安本业,明学术,尚勤俭,慎婚嫁,勤祭扫,慎交友,重忍耐,老爱小,和为贵,家业兴。”一家人一条心,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我们堂姊妹十几人只要是放假了,俺爷爷就会安排父亲和叔叔们,让他们各忙各的,孩子们都跟着他家吃饭。每到打(轧)场的时候,就合伙都跟着吃饭。谁家谁改样的菜,也送到奶奶家,由俺奶奶专门负责在家做饭。快到饭时的时候,俺奶奶就一锅锅、一盆盆来来回回地把饭菜和馒头往麦场里送,俺娘和叔叔婶子及上班回来的俺爸,就在麦场边上的大树下,听着蝉鸣吹着自然风,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当年的收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农业生产早早已经由全自动机械服务,俺家的麦场也已是平地起高楼,一片繁华。“哈哈哈,哈哈哈!”童年欢快的笑声犹在耳畔,虽历经风雨,仍经久不散!真怀念啊,美好的童年像一棵树一样,永远的长在了那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