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草的头像

小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7
分享

藏在菜园子里的爱

我的笔尖沾满田野和黑土地的味道,但若能以泥土加上我的情爱写出一片芳草,也是对心灵的安慰。我热爱文字,喜欢写乡土气息的文章,希望自己保持这份原汁原味的动力,带着新的思考,重新回望那片黑黝黝的沃土。

家乡门前的莱园子,山坡自留地,别人不种的土地,爷爷都据为己有了。那个年代的老人太勤劳了,天天是朝五晚九,脸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摔八瓣。黑乎乎的脸庞是健康的美,儿孙们能吃饱穿暖是他最幸福的笑脸。爷爷的菜园子可丰富了,有各种蔬菜,是我们那个年代纯天然的植物园。从春到秋,爷爷围绕各块自留地忙碌着,汗水掉在每一寸土地上,脚印留给那片地笼沟,土地变成繁荣的植物园,我们家庭的衣食父母。

毎天耕耘自留地是爷爷全部的生活,只有雨天的时候才能看见他的身影。想找爷爷到田间地头呼喊,准能看见那流着汗水的脸庞。“每一棵植物都有爷爷抚摸的温度,汗水的浇灌,每一块黑土地都凝结着爷爷的心血”。

那紫色的大茄子是种家前面的院子里,在外边怕别人顺手牵羊。它穿着紫色的外衣,戴着紫色的小帽子,身体圆满拖到了地笼沟。大大小小,一茬一茬的从不间断,摘下成熟的,小的过几天就长大了。茄子吃法很多,茄子炖土豆,茄子炖鲶鱼,炒茄子丝和尖椒丝,打茄酱。如果,有多余的妈妈会晒茄子丝,切成片沾上白面放在外面晒干,用小布袋子装上,留着冬天炖土豆吃。秋天的时候,小茄子蛋蛋,统统腌蒜茄子了,冬天也是餐桌上一道美食,东北的紫茄子和油豆角是我一生的最爱,怎么也吃不够。

绿黄瓜也种在院子前面,爷爷只种旱黄瓜,不种水黄瓜,旱黄瓜的味道比较浓郁,秧子长到一定的高度,爷爷搭上架子,把黄瓜秧用绳子绑在支起的棍子上顺着架子爬的满满的。外表看不见果实,只要扒开叶子才能看到它们可爱的样子,垂在那里一个个像绿色的小玛瑙。今天看见的小黄瓜,还皱巴巴的像个小刺猬,过几天就顶着黄色的小花,变成我们的战利品。争先恐后的一茬一茬的从不会间隔,爷爷知道孩子们愿意吃,黄瓜比别的蔬菜都多种几垅,爷爷告诉我们先吃中间的,小的要留着,根部的老黄瓜做种子了。上学的时候会钻到黄瓜架下,摘一个黄瓜,西红柿,一边走一边吃,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水果。

黄瓜有很多种吃法,切成丝拌上农家大酱,或者用白菜丝、土豆丝、干豆腐丝、炸点肉末,辣椒油拌家常凉菜,每次都能见盆底了,是东北特色的名菜。把黄瓜拍成大块,放上蒜末,辣椒油,黄瓜片炒鸡蛋,端着大酱碗,站在自留地里,也不洗就直接蘸大酱吃,黄瓜是一道道很爽口的美食。农家的园子里都有黄瓜的身影,人们出去干活了,会摘几根黄瓜,吃的时候放在衣服上擦一擦,几囗就下肚了。

秋天的老黄瓜种,放在墙根的阴凉处,能吃到天气冷了。把黄瓜皮打了切成片和土豆结合,酸酸的,滑溜溜的很开胃口,如今,条件允许了有大冰箱,妹妹会把黄瓜种切成片用塑料袋装好,放在冰箱里冷冻。吃之前拿出来化开,跟新鲜的黄瓜味道一样,能吃到过完年。

西红柿也种在院子前面,它的秧子长高了,果实会把秧子扯倒的,要搭上一个架子。红红的,晶莹剔透,一串串,一嘟噜的像小灯笼挂在枝叶上,它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和黄瓜是并驾齐驱的。那个年代的西红柿是沙芯,甜蜜,不麻嘴,与那片土地有关系。有时,我们站在地笼沟里一气能吃四个,嘴都变麻木了,肚子变得圆溜溜,即使撑得来尿了,离厕所也就是20步左右,都不愿意去,蹲在地笼沟就尿上了,妈妈一笑,给柿子秧浇肥料了。柿子成熟了,掉到地笼沟里,妈妈拿着筐捡回来,让我们给青年点的知青阿姨,邻居家孩子多的家庭都互相送点。小姨看见我们挎着筐去了,你争我夺的抢着大柿子,没有了以往含蓄,温柔,矜持的劲头。

我家隔壁是一对老俩口,他们家孩子都去外地了,园子里种的菜几乎吃不完,我家孩子多院子里的黄瓜和西红柿有时断档了。有一次,看见隔壁大爷家的西红柿,通红的,一嘟噜一嘟噜的,惹人欢喜,让人爱不释手,这没出息的劲头就上来了。看看左右没有人,进到园子里摘了几个西红柿,正准备返回时被邻居的大爷看见了,老人家是没惯着,破口辱骂,有人生没人教养的东西,我老爸听见了,挂不住脸了,当着大爷的面教训一顿,还踢了我几脚。

爷爷,还喜欢种西葫芦和大窝瓜,这种食物是很实惠顶饥饿的。他会找荒芜之地或者是柴草垛旁边,挖呀挖,让大土堆高出野草之上,再种上窝瓜和西葫芦。怕把小菜苗给吃了,过一段时间会去拔野草,等到瓜秧子伸出长长的枝干,爬的到处都是就不用管了,有时,扒拉草丛看柴草垛上会有惊喜发生,里面会藏着像篮球一样的大倭瓜或者大西葫芦,我们都抱不动。

爷爷,在院子的转圈一定会种豆角,早豆角、油豆角、家雀蛋。它们多数靠墙壁木杖子而站立,豆角秧疯狂了,用叶子和枝干把木杖子包裹的严严实实,形成绿油油的屏障,那吞噬的气势也挺好看的。摘豆角的时候要剥开叶子,里面是三五一串,大大小小,手拉手像绿色的玛瑙挂件,晶莹剔透,与白云风儿嘻嘻哈哈。那家雀蛋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花点,在绿叶的衬托下,像一串串五彩缤纷的小鞭炮。妈妈说:中午炖豆角,这个活喜欢干,一会儿功夫我就摘滿筐了,用五花肉炖油豆角又香又面,豆子还有点甜,豆角上都挂着亮晶晶的小油泡泡。我觉得东北的油豆角比任何蔬菜都好吃,河北这边他们不愿吃东北的油豆角,可在超市里它比任何豆角都贵。

在柿子垅旁边爷爷会种两垅大辣椒,两垅尖椒,大辣椒不辣,小辣椒辣。大辣椒炒鸡蛋吃,也可以蘸酱,尖椒炒干豆腐。秋天尖椒红了,妈妈会用线穿上与各种蔬菜干,红菇娘,黄姑娘,一串串的,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都挂满墙了,这五彩斑斓的色彩,甜蜜的气氛是农家小院好日子的体现。秋天,你能体验到土地的神奇性,一粒种子长出了一棵棵,一片片各种蔬菜。在村庄的西山坡,爷爷会种玉米、土豆、大萝卜、玉米长到一人高的时候,长长的玉米棒,像玉米杆子握着的枪,掰开玉米叶,里面是滿口的大黄牙,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玉米棒子上长了那么多卷卷的毛毛。

那大白菜,青青翠翠,如胖胖的瓷娃娃。红萝卜绿叶子,红绿分明,红红的大萝卜像红灯笼。

我喜欢跟爷爷去收大萝卜,撅着屁股,双手聚拢把叶子薅住,左右摇晃大萝卜就下来了。萝卜是个好东西,如果你感觉肚子胀胀的,妈妈就会炖萝卜条汤,吃完以后保证上下通畅。萝卜块炖肉,切成片用热水焯一下蘸农家大酱,切成丝用盐腌一腌在晒干,放辣椒油当咸菜吃。

大萝卜炖肉真香,萝卜切成方块,猪肉也切成块,在大铁锅里放入豆油,把葱姜蒜花椒放入煸香,倒入肉块,放点酱油,盐,使劲翻炒,肉出香味了,放入萝卜继续炖煮,出锅时放入香菜碎。首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每人盛一碗,萝卜沾了肉味,软糯香甜,吃馒头掰碎放汤里更好吃,孩子们吃的头不抬了,肚子圆溜溜了,吃一次就得吃饱吃够。现在各种蔬菜到处都是,猪肉,萝卜在超市里成堆了,已不是稀罕物。但没有以往嘎嘎香的味道,就像善良,单纯,朴实,根本,正从人们身上一点点的消失。

秋天以后,所有的蔬菜都放入冬天的菜窖里,摆在架子上,土豆,萝卜会挖坑用土埋上,只要拿出来吃都是新鲜水灵的。

部分水灵灵紧紧实实的大白菜,妈妈一分为二用酸菜缸腌上了。冬天无论是新鲜的白菜和酸菜,它们是餐桌上的主打菜,陪伴我们整个冬天。一份劳动,一份收获,爷爷的菜园子丰收了,爸爸用地板车往家拉,墙上挂满了,玉米楼子装满了,院子里是左一堆右一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农家小院丰收的景象。各种绿油油的小青菜是脆生生,开花的蝶舞蜂鸣,带颜色的娇艳欲滴,带香味的是扑面而来,水灵灵的咬一口顺着嘴角在流淌。爷爷,站在那里看着,看着,眼睛笑眯眯的成了一条缝。

以往那些飘忽不定无意识的记忆,可以通过特殊的经历与情景得以苏醒。那雨后的菜园子,清新的空气,伴随蔬菜,泥土的芳香,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会让人心情很高兴。当下,累了,放下杂念,苦恼,跟生活请个假,去田园走一走,感受路上原生态的风景。用最宽的心,装最多的幸福,希望日子安静,抬头皆是温柔平安。如果有治愈乡愁有颜色,那一望无际的绿色,爷爷的菜园子就像是心灵里的一方净土。进园子摘青菜,对着天空敞开胸怀的吃,门口可以乘凉,唠嗑,吹牛皮,所有花花草草入眼帘,犹如世外桃源。

我们经常怀念过去,不是那个年代有多好,是父母年轻,心态纯粹,人们沉醉在无忧无虑的欢乐中。长大后,才知道离开家乡那刻起,“故乡就变成漂泊心里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是根,种着爷爷那一代人踏实的人生,一步一个艰难。那里是灵魂再生的地方,藏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那里是源,生命的初心,是底层劳动人民向上的信念。也是劳动致富的决心,更是开拓边疆美丽家园实实在在的底气”。

那院子里的果实结的是爷爷的心血,浇灌着家庭的好日子,教会儿孙们积德行善,勤劳节俭。不论奔向何方,孝贤勤奋,和善知进的精神将永远一代代传承下去。

人这一辈子匆匆而过,如果真有什么,也不过是一份温暖和挂念。爷爷那一代勤劳的人走了,门后的锄头、镐头、铁锹、镰刀锈蚀了,扁担,水桶闲置了。老一辈经历的苦难,很远,很远,再也回不去了。敢摘星星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理解大人的劳累和忧伤,只知道无止境索取。把星星装进心怀,一边疯狂,一边撒欢的孩子,心野的奔赴远方了!也老了。在人间贩卖,根本,踏实,勤劳,丰收的爷爷永远走了,只给我们留下遗憾在心头。

在那片土地上,所有的劳动者无论男女,他们曾经哭哭啼啼,喊东骂西,喜笑颜开。可是都知道珍惜土地,庄稼,珍爱一切来之不易的生活。他们没有文化,说不出大道理,背不出名家名句,可是生活态度实在,根本,心中流淌着对天地万物的感恩,礼赞。即使,有些日子是艰难困苦的,但他们对平凡生活的态度,永远充满着热爱和信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