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戴显龙的头像

戴显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06
分享

庆生

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每一次睡眠都是一次死亡,当我们醒来,便是全新的生命。”在渐渐沉下去的呼吸中,我望向墙上的时钟,三针合一,3月结束了,属于27岁的时空,也结束了。

4月伴随着28岁的生日,一起到来。

我曾一次又一次遁入黑暗,一次又一次在黎明睁开双眸。我的生,在万物安宁的时候。随着远山的映山红,一并鲜艳,一并纯净。一次次的睡眠,是我穿梭于物与灵的轮回,在每日的往复之间,获得重生,于清晨醒来。原来,生与死之于我们,竟已经频繁地体验着,死亡应该是深刻的,却也如此轻盈。

很难做到无所谓生死,人生而为人,游走于世间,难免与深情羁绊。纵使是弘一法师,一生高通明澈,也不免在临终前写下“悲喜交集”四个字。有人说“悲见有情,欣见禅悦”,亦有人云“存,吾顺事;没,吾宁也。”生与死,不过如此,生时顺化天地四季,死去亘古安宁。

于是,微笑存于世,寂静存于身后。

这个春天,踏入世间一半,却又缩回了她那只脚。晚到的春天,透着冬天里的寒冷。我在夜雨中凝望着雨雾的双眼,感受着薄薄的肌肤之下,血脉正暗涌鲜红的波涛,带动着生命的节律与温度。

此刻,我真实第感觉到活着,感受着五脏六腑的活力。这便是我赖以存活于世间的肉体,我抚摸着,感激着母亲28年前,在她温暖的胸腔和体液中,茁壮的成长,再一个黎明的时候,如同醒来时候的“生”,我游出她的生命,于这世间悲喜交集。

关于生死,我们总是疑问,像是隔了几重山岳,带着旅人的疲惫,也带着期待,我们一路奔赴。越过了山溪,经过了如笑春山,几分欢愉,几分恐惧。

那便是对“生”无限的眷恋。

天亮以后,煮一碗象征“长生”的面,算是为自己“庆生”。

世界的某端,是否有你,如我一般,凝望着雨雾的双眸?3月末尾的夜,雨水淅淅沥沥淋湿家里的阳台。那一盆盆绿植,在雨中体验着春天的召唤。紫色窗帘被忽而扑入的风抚起,夹杂着水汽的清味,飘在寂静的房间。

太阳应该已经开始从赤道逐渐北移,白昼之于黑夜,逐渐开始长了起来。但在这连续的阴雨天中,似乎已经感受不到渐渐增长的白昼,以及逐渐缩短的黑夜。

心情是黑色的,如同着城市头顶黑压压的乌云。我起身,去关那一扇被风吹开的窗户。在窗棂上的风铃,似乎在传递着季节的声音。独立在窗前,又一次望向那条街。

之前守护着生命的志愿者们,此刻早已随着解封而不再出现在那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城市车水马龙的活力。那个几百公里以外英雄的城市,此刻是否也已经开始了重生?

也许,经过COVID-19考验的城市,都渴望着一场庆生,一场告慰亡灵、让生者坚强的庆生,以及对英雄敬畏与赞扬的庆生。

生于世间,于是可以用心去倾听雨的喜悦与哀伤。

那细小的声音,是簌簌的情话,是耳畔的爱语轻柔。比雨打荷叶的玉碎之声,更加深情动容。微微下雨的天气,本应该是寂静的,如同深夜中,沉入睡眠般死亡的寂静。那种寂静应该是容不得意思杂质的,唯有密密织起的雨声,如同一张网,将生于世间的深情逐一捕捞。

敬重生于这个世间的时刻,才可以看淡死亡,于这世间,生而尽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