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和平的头像

任和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3
分享

老家有个小竹园

在我乡下老家的屋后,有一小块竹园,面积五百平方米左右。记得我上小学之前,这里只有稀稀拉拉几棵竹子,那是邻居家那片竹园的根系延伸过来的。到我上中学时,我家的小竹园已初具规模。竹园里的竹子有高有矮、有粗有细,还有榆树、楝树、泡桐等长在其中,另外还有麻雀、白头翁、黄鹂、斑鸠等鸟儿在竹枝头上做窝。每到清晨或黄昏,总有许多的鸟儿在竹园里飞进飞出,叽叽喳喳响成一片。

小时候,这片茂密的竹林是我的开心乐园。一到夏秋时节,我和小伙伴们喜欢到竹园里玩,这里说不上有多好玩,浓荫蔽日的竹园是农家孩子避暑乘凉的好地方。因为竹园凉爽宜人,我常抱一张凉席,或是搬一把躺椅,在竹林深处或躺或坐或拿书报阅读消遣,呆的时间长了,酷暑和烦恼便烟消云散。到了秋天,当各种草木由绿变黄的时候,竹园依然青翠欲滴。秋风吹来,随风摇曳的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金秋的大地唱着丰收的赞歌。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在竹园里除了捉迷藏、掏鸟窝,最喜欢的是爬竹竿。一棵竹竿承受能力有限,往往要选靠近的两三根竹子,手脚并用向上攀登。还有人会抓着竹竿翻跟斗,就是找到相当于等边三角形三个角上的三根竹子,两手分别握紧左右两根竹竿,再用两脚抵在第三根竹竿往上翻,有人前翻、后翻后双脚都能站稳,而有的人却会跌坐在地上,或者是背部着地躺在地上,好在跟斗翻得不高,摔下来也不会很疼。翻跟斗如果头着地,那是十分危险的,所幸我和小伙伴们都未发生过类似险情。

小时候没有钱买玩具,为数不多的玩具也是自己制作的,而竹子则成为我们制作玩具的现成材料。我的第一把玩具枪,就是取竹竿中段最长的一节竹管制作的,以削细的筷子或者是竹梢的细竹竿弯成“枪栓”,“子弹”就是楝树果,或者是小石子,比竹孔略小一点。玩的时候,先将数颗“子弹”推入“枪管”,再用手指推动“枪栓”,富有弹性的“枪栓”一下子就将“枪管”里的“子弹”全部弹射出去,“子弹”飞出去有六七米远,如果打在人身上,还是蛮疼的。此外,我还用竹子做过兔子灯、小推车、风筝等,也用细竹竿做钓鱼竿,在小河里钓大鱼。

很小的时候,我的味蕾就有了竹笋的记忆。春天的竹园一派生机盎然,几场春雨过后,春笋便破土而出。春天的竹笋是我家餐桌上的美味,我经常到竹园里挖竹笋,然后就是竹笋炒鸡蛋、竹笋炒蒜苗、竹笋炒盐齑(咸菜),诸如此类的竹笋农家菜,基本上天天都有。有时竹笋很多,一时又吃不了,父母亲就用开水煮竹笋,然后将其晒成笋干。笋干留到年底,在春节里烧一碗笋干红烧肉,那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长大后读了一些书,我对竹的用途和品性等有了更多的了解。有关科研成果表明,竹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天然的保健食品。竹笋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能促进肠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笋可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滞留和吸收,具有防癌和减肥的功效。如此说来,我从小就得到了竹笋的滋补。

世界上竹的种类有65属1250种,而我国则有竹子500多种,竹林面积720万公顷,竹林种类、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前列,是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许多妙用,如坐卧用的床、榻、席、椅、枕、几,盛食藏衣用的橱、箱、柜、桶、盆,吹奏乐器如箫、笛、笙、簧,常在手中把玩的团扇、手杖,捕鱼用的鱼簖、鱼笼、钓竿,农作用的箩、筐、连枷、筛子、簸箕、扫帚、晒垫,乃至交通运输用的扁担、竹杠、竹轿、竹筏等等,都是以竹为原材料制成的。有的山区还将竹子的竹节打通当作水管,供农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编成石笼,内装石块,围在岸边用来防止河岸冲刷,在巩固堤坝、修建水库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竹子的一生是默默奉献的一生。竹笋供人食用,竹竿可制作竹凉席、竹家俱、竹工艺品等,竹枝丫还可以扎成竹扫帚、筅帚,竹根、竹叶也是农家灶屋里的好柴禾。此外,竹有着高贵的品质:高风亮节、淡雅脱俗、生机蓬勃、朴实无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不少人喜欢书竹、画竹、颂竹,他们既爱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众所周知,梅、兰、竹、菊被称谓花中四君子,成为人们感物喻志的象征。而竹的寓意则是: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淡泊,诚乃谦谦君子。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赞竹:“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留下了偏爱竹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写下了《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未出土时先有节”、“咬定青山不放松”,劲竹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不屈的品性,曾经给予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激励。

前些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竹家俱大多为塑料制品所取代,竹篮、箩筐、筲箕、竹筢、篱笆等,如今已很少见到,似乎只有竹笋依然是令人向往的美食。而我家的小竹园,自父母病故后,多年无人打理,以至于土地贫瘠、杂树丛生,少了以往那种春色满园的蓬勃生机。乡下老屋后来租给一对来本地打工的年轻夫妇,清明时节到乡下扫墓,年轻夫妇告诉我,竹园里长了好多竹笋,曾经是猪圈、羊圈、鸡窝的地方,或许是土地肥沃,竹笋长得特别粗壮。那间堆柴草的小屋地面上,竟也有小竹笋从砖缝中钻出来,竹笋的生命力真是令人惊叹。

两年前,本地竹编作为传统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竹器、竹编工艺受到市场青睐。而随着科技发展,近年以竹代塑兴起,就是将竹子经粉碎机碎成数毫米的小料,再经超细粉加工系统研磨加工成竹粉。这种细竹粉可代替塑料,加工制作成各种产品,这可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产品。

在我眼里,老家的小竹园算得上是个宝地。我想等退休后,就住到乡下去,首先就是清理打扫小竹园。我相信,竹园是有灵性的,你好好待它,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老家的小竹园,或许是乡村故土的一道美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