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周末,天空湛蓝,无一片云彩。一架客机缓缓划过,留下一条白色尾巴,仿佛将天空撕开一道口子,吹进来些许寒风。风料峭,可阳光正好,柔和的光线冲抵掉清冷,给人暖暖的感觉。
闲来无事,携小侄子踱步于贾鲁河彩色步道。步道不宽,一丈左右,因为有石,且临水有树,故景色甚好。步道左侧,柳绦低垂,寒风一起,便舞动起婀娜身姿。步道右边,褪去红装的乌桕被白色果实充斥一树,为贫瘠冬日增添了色彩。朝贾鲁河岸上望去,行车道两旁,一棵棵碗口粗的银杏树,也已脱掉满树金黄,像侍卫一般露出苍劲体魄,守护这片蓝天。
“小叔,你快看,那只喜鹊好胖呀。”
好奇心驱使我的目光,随小侄子所指方向望去,果见一白肚黑羽之肥硕喜鹊,口衔一根一尺来长的枯枝,正筑巢于银杏树树梢之上。不远处,另一只喜鹊,依旧胖乎乎,叼着一嘴软草,翩翩飞来,立于同一树梢上。小孩子侧重点在外貌,很有趣,平时我只会关注鸟儿多了,污染少了,环境好了,不会与小侄子步调一致。回望四周,又发现几只喜鹊依然肥硕,不由得勾起我思考之弦。十多年前,喜鹊挺瘦,也很少,常把它当成报喜鸟,每当见到便会手舞足蹈地对朋友说,快看,有只喜鹊,咱们要来好运了。最近三四年,不知不觉中见到喜鹊,不再有惊喜,开心,乃至报喜功能。为什么会这样?是人心变了,还是鸟儿变了?细细一琢磨,先是人心变了,变得让环境好了,才有喜鹊多了。究其原因,我想应该归功于近些年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郑州北区生活已多年,亲历了贾鲁河之变迁。作为北区母亲河,贾鲁河在五年前,被两岸不少工厂,肆意注射着数不清的污水。每到夏日,臭味弥散在河流两岸,让路人无一不戴起口罩或者捂住鼻子。它就好比一个病人,肌肤溃烂,流脓生疮,整日以泪洗面。还记得,河岸上空,雾霾一重接着一重,让鸟儿早已背井离乡。河水里面,流水在哀号,泥鳅在呻吟,鱼儿在绝望,病毒与细菌则开起了派对。河坡两岸,母亲河强撑起躯体,仅造就出少量绿色,我知道它已经尽了全力。荒凉,萧瑟是它寻常样子……
贾鲁河有臭水沟,整修为水面宽阔,鸟语花香,鱼儿充盈的景观河,也才三年有余。河岸两侧的银杏树,栽种只有两年多罢了。这一年多来,留给我最直观的感受,环境好了,鸟儿多了,人也爱逛了。我喜欢用长焦镜头,捕捉野生动物的灵巧身姿。那些年时常扛着单反相机,游走于南太行山洼之间,寻觅大自然飞翔的精灵。最近,贾鲁河水草丰美之地,多了不少鸊鷉、翠鸟、白鹭、黄苇鳽,乃至疣鼻天鹅,这也丰富了我的摄影素材。除此之外,一对对珠颈斑鸠,尾随着麻雀,与喜鹊争斗,也装扮起城市的空灵。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再一琢磨,这一能力也随着人类参与或加速或衰减。
思绪延伸到十二年前,那年我刚大学毕业。郑州仅一小城,三环已是郊区,东风路两侧还有不少麦田。满眼望去,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工地,感触不到丝毫绿城气息。今日,三环已成市区,五环也已有了雏形。站在280米高的大玉米楼顶层俯瞰下去,城市的高楼大厦点缀在满眼绿色之中,仿佛一个个城堡,身处童话森林。
城市在经历她的涅槃,我们也在经历城市百年未有的变局。
改革开放于无形中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城市发展。从破旧到现代,也让城市里的精灵,除了人,只余下宠物,涓滴难觅其他空灵气息。仿佛城市里除了人还是人。人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也让浑浊空气弥漫于城市每一处缝隙,不少鸟儿为了活着,不得不逃往深山。这些行为,衰减了大自然的修复能力。
还记得十二年前,鸟儿很少,大街上忙忙碌碌的奋斗者很多。十二年前,鸟儿很瘦,餐馆里膘肥体健暴饮暴食的胖子不少。十二年前,鸟儿种类很少,公园里健身的年轻人亦很少。
只要环境适宜,人向往城市生活,鸟也想来到这里。
回望当下,鸟儿很多,街道上快马加鞭的奋斗者还是很多。鸟儿很胖,餐厅中健康饮食的食客也不少。鸟儿种类变得丰富,健身步道上锻炼的年轻人也被五颜六色包裹。
十二年为一个生肖轮回。环境变好,取决于人心,环境变差,还是在人心。人控制着自然,主宰着自然。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不仅仅是环境,很多事情,都在人的一念之间。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应让素质跟得上思想进步。将生活垃圾随手分类,爱护每一棵树,保护每一朵花,以绿色出行减少开车次数,环境定会越来越好,也会让更多鸟儿迁往城市居住,人与动物的相处也会更加和谐。正如这时的贾鲁河畔。鸟儿时而快速飞翔,时而清脆吟唱,时而亮起五彩羽毛,时而抖动起优美身姿。河岸旁各色树木,虽褪下绿色,露出胸膛,照样在冬日里展现着高傲姿态。河面上,一片片鱼鳞斑的亮光,闪耀起一道道星芒。忽然,一只小鸊鷉,一头扎进水中,打破宁静水面,激起一朵涟漪,没多大一会,钻了出来,口中正衔着一条泛着白光的小鱼。
“小叔,它叫什么名字?”小侄子指着小鸊鷉问我。
“它叫鸊鷉(pì tī)”我教着小侄子,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写法。他频频点头,一幅津津有味的派头,让我莞尔一笑。
看天色变晚,小侄子说,我们有家,鸟儿有吗?我指着枝头那对还在编制巢穴的喜鹊说,当然有啦,那就是他们的家。紧凑的工作,并没有让这对喜鹊感到枯燥,反而分工有序,乐此不疲,一会儿跃上枝头歇歇脚,一会儿落在草地上轻轻啄几下,一会儿又你侬我侬。这对喜鹊,没有人类利用工具的便捷,但也在为大自然的空灵,贡献着气力。它们锲而不舍,一口一口编织出的家,是在为下一代,提供遮挡风雨的地方,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这是大自然爱的一分子。
喜鹊如此,人不更该这样?作为智慧生物,不能肆意毁坏大自然,正如人不愿让自己的小家,看起来邋里邋遢的原因如出一辙。让爱浸润于城市每一个角落,构筑起和谐社会,才是人应该做的。
污染环境,只会让人生活在危险之中,断送下一代的美好。优良的自然环境,会让人心情舒畅,工作轻松,还会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提供生生不息的土壤。唯有此,方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毕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不止喜鹊肥了,还有珠颈斑鸠,麻雀,鸊鷉等鸟儿。它们的肥胖,不正是环境变好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