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云的头像

崔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4
分享

茶韵悠悠

2024年4月下旬,受珠海机场快线董事长陈钦生先生的盛情邀约,我前往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邦海茶业基地参观,虽然正值暑热天气,却挡不住我们一行九人匆匆的脚步。

就在半月前的4月6日,邦海茶业举行了盛大的古树茶王喜春开采仪式。沉睡的茶山已被采茶人的欢歌笑语唤醒,如今,棵棵茶树正精神抖擞地立于山头荒野,恭迎八方来客。

邦海茶业基地占地面积3万余亩,分布在海拔1600—2800米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山村,是普洱茶的主产区。这里地势优越,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土壤肥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茶马古镇就在普洱市附近,在“茶马互市”时代,这里曾是重要的交易场所。茶马古道在崇山峻岭间一路蜿蜒,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云南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通过这条幽深、险峻的古道完成。这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向人类传递出的坚韧顽强和拼搏进取精神一直绵延至今,成为一代代人永恒的记忆和精神图腾。

茶,从字面上看是人在草木中,真是形象而贴切。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神农尝百草,到陆羽著《茶经》,再到茶入寻常百姓家,一片小小的茶叶,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的必需品。而品茶则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广为人们所追捧和热爱。如今,我们身处茶园,漫步在漫山遍野一望无际的茶海之中,绿意茶香扑面来,让人神清气爽,内心满是欢愉,一种穿越古今的豪迈感荡胸而生。

邦海茶业占地6000余亩的古树茶园是人们最爱光顾的地方,在这方静谧而古老的茶园中,2万多棵古茶树如列阵的士兵傲然挺立,有的已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雨洗礼,却依然枝繁叶茂,苍翠欲滴,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风吹日晒雨淋,古茶树都静默不语,它像一位历尽沧桑的智慧老人,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代代茶农辛勤耕耘的火热场景。一年年,古茶树将最醇香的茶叶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人类,收获着品茶人对它由衷的赞美。

在古树茶园中漫步,不仅可以欣赏到秀美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岁月静好的悠然。放下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来到这里,时间仿佛一下子变得缓慢,可以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可以静坐冥想、遐思翩翩,也可以品茶悟道、畅谈人生。每一片茶叶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茶农们心血的结晶;每一口茶水都是对古茶树的致敬,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古树茶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它的香气尤为独特,它不是那种没有根底的飘香,也不是燥气十足的浓香,而是清、沉、幽兼具,是香中带甜,甜中生香,香中带“韵”,绵柔持久,让人回味悠长,爱不释手。从树尖到舌尖,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对茶农辛勤劳作的回报。

古树茶园,神秘悠远,是一个可以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它承载着茶农们的希望和梦想,向世人传递着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邦海茶业的古树荒野红茶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上等佳品。近万亩的野生茶树散落于山林之中,平时无人管理,任由其肆意生长,与杂树、丛草交缠,浑然一体。因此茶农在采摘时需要一路披荆斩棘,历尽艰辛,才能摘得为数不多的鲜叶。这些茶叶仿佛不修边幅的流浪汉,外形粗糙丑陋,茶条黄褐枯瘦,然而干嗅却有一股特别的木质香或花果甜香,充满凛然的山野之气。这些野茶与野花野草相伴,吮天地雨露,任性生长,骨子里有着与生俱来的野性。这样的生长环境,注定了荒野茶的与众不同。

“茶者,上等生烂石,中等生砾壤,下等生黄土”。盖因生于贫瘠,而需要拼命向下扎根吸取养分,这拼命扎根的过程,炼铸了茶强大的生命力,并融入茶的每一个细胞。荒野茶就是对以上说法的最好印证。茶树不与良田争,越是恶劣的环境,生出的茶叶却越醇香,这品格像极了傲雪的寒梅和凌空的幽兰,这是大善与大美啊!望着那沉默不语的荒野古茶树,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而品茶则是一门大学问,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心灵的修炼。《茶经》有曰:茶之为饮,最宜精行简德之人。是啊!茶品如人品,心浮气躁、盛气凌人的人是品不出好茶的,只有平心静气、淡泊闲适之人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推而广之,只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才能共赏杯壶之美。君子之交,一碗清茶,淡香悠远,清欢无限。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茶明心,茶品、人品相得益彰。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境遇,品出的滋味自然各不相同。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尝尽生活的千锤百炼和苦涩艰辛,才能收获甘美怡人的成功和喜悦,最终摒弃浮躁繁华,归于宁静超然,如一杯香茗,载沉载浮,从苦到甜,从浓到淡,让人回味无穷。

林语堂曾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此话不假,放眼望去,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文人雅士,抑或普通百姓,大家对茶都有着同样的热爱与深情。也因为这样,此次云南之行,朋友是一呼即应,有的甚至“身未至,而心已远之”。同行者中,大都是叱咤商海的风云人物,此次放下繁忙的工作一同远赴云南茶山,实在是因为他们都是爱茶、懂茶之人,当然也是“精行简德之人”。

而茶业基地的主人肖懂永先生对茶的理解无疑比一般人更为深刻。作为戍边干部后代,这位祖籍湖南,生于云南,长于云南,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成功企业家。在1999年农场进行改制时,年仅26岁的他毅然接下了这3万多亩茶园。他将茶园视为自己的家园,将茶叶视为自己的生命。他用心经营茶园,用情呵护每一棵茶树,用爱制作出每一款茶叶。20多年来,邦海茶叶始终坚持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加工生产,从种植到采摘,从晾青到杀青,从揉捻到烘干,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都是对茶叶品质的有效保证。“源自深山,野性天成”,是邦海茶叶最显著的标签。在肖总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热爱和坚持,也看到了他对人生和梦想的执着无悔。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奋力打拼,苦心经营,终获成功。茶园每年向外输出优质茶叶800余吨,由于品质优良,产品供不应求,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茶业大王”。这片茶园还带动了当地2000多位茶农在家门口就业致富,让他们过上了安稳舒适的生活。谦逊低调、勤勉务实的肖总经营的是茶业,更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人见人爱的嘉木,早已成为沟通古今中外、连接东西南北及承载历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今,它又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拉动民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无数茶农靠这“黄金叶”踏上了幸福路。

茶山的六日行,让我每天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茶的魅力与韵味让人沉醉,其中真意耐人寻味。难忘那万亩茶园的满眼碧绿与清新幽香,更难忘那如茶一般沉稳内敛、自信达观、淡泊宁静的茶园主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