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云的头像

崔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2
分享

村里的老寿星

2023年国庆期间,我回乡探亲,母亲在闲聊时告诉我,村里有位老寿星鞠兰英,今年已经102岁了,每天爱喝点小酒,还能穿针引线做手工,骑着电动轮椅上街买东西,活得逍遥自在。逢年过节,各相关部门及媒体都会上门慰问及采访,是远近闻名的“大明星”。母亲兴奋地讲着,脸上流露出羡慕之情。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赶紧跑到附近的集市上买了10斤上好的散装白酒,打算前去探望。

我小时候离家外出读书,与村人并不太熟悉,工作后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加上来去匆匆,渐渐地便模糊了对村民的记忆。在邻居冬兰姐的陪同下,我来到了老人的家中。

屋子是农村常见的四合院式结构,院子里摆放着各种农具,最显眼的是一台红色的农用机车。见到我们,得知来意,正低头在厨房忙碌的老人瞬间笑成了一团花。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又是端茶又是递水的,忙得不亦乐乎。白天,后辈都外出务工、忙农活或是到校学习了,只有老人独自留守家中,难免寂寞,有人造访,她自然十分开心。老人慈眉善目,面色红润,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很难想象她已是102岁的高龄。

按照村中辈分,我该叫她大姐。冬兰姐向她介绍我是村里谁家的后代后,她很快便想了起来,还直夸我小时候勤快懂事,学习成绩也好,她没少拿自己的孙辈与我比。她这番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立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没想到鞠大姐虽然年岁已高,记忆力却出奇的好,让我很是惊讶。

鞠大姐耳聪目明,说话嗓音洪亮,步伐轻快带风。她身着一件黑红相间的毛衣,外搭一件墨绿色棉马甲,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精神干练。我开玩笑对她说:“您现在依旧是个大美女哩。”她听后,乐得合不拢嘴。

她带我们参观了她的卧室,里面的床褥、被套都收拾得整整齐齐,衣柜擦得铮亮,地面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兰姐说:“老人家爱美爱整洁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是将体面进行到底的人。她年轻时是个干活的好手,家里地里都能一把抓,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人。”

阳光此时正好照射进了院子中央,时不时有小猫小狗在院子里追逐嬉闹,有小麻雀和鸡鸭来觅食,显得十分热闹。老人从堂屋里搬出几把凳子放在院中,我们仨便坐下来开始闲聊了起来。

老人并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小时候跟着家人由河南南阳的唐河县搬迁而来。在这块风水宝地,他家里的每一代老人都能够颐养天年。她的母亲活了90多岁,奶奶活了100多岁。鞠兰英老人显然遗传了家族的长寿基因,如今已是五世同堂,大家族一共72人,最大的女儿张桂英今年已81岁,最小的玄孙2岁。老人与62岁的小儿子毛存付住在一起,他目前还在村里的木材厂工作。

鞠大姐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她带着女儿嫁给了第二任丈夫,又接连生下了4个儿女,一生共生育了5个孩子。闹大饥荒时,为了活命,她吃过糠啃过树皮,由于拉不出大便差点被憋死;抗日战争时期,为躲日本兵她差点被吓死;拉扯5个孩子,她差点累死。贫穷、饥饿、苦难、恐惧,她比一般人的感受更深。她慨叹自己命苦,把人间的苦都吃尽了,把人间的难也受尽了,是苍天垂怜,给了她这么高的阳寿,给了她晚年幸福的生活,她很知足也很感恩。对于过去的苦难,她只轻描淡写地略略带过,没有任何抱怨,说那时候大家都苦都穷,已习以为常。而对于今天的美好生活,她却不厌其烦地津津乐道,说起来眉飞色舞。说着说着,她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为我们哼唱了一段小曲,还跳了一小段舞。把我和冬兰姐乐坏了,顿时觉得这简陋的四合院仿佛是人间天堂,到处都弥漫着快乐因子。

谈到自己的长寿秘诀,鞠大姐笑着说,自己没什么特别的秘诀,就是心态好,能吃能睡,不挑食,不生气。另外,她每天都要喝上二两小酒,这是她多年的习惯了,也是她保持好心情的秘诀之一。

老人乐观开朗,笑意始终在脸上荡漾。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我和冬兰姐打算起身告辞。老人紧紧攥着我俩的手说:“就在家里吃晚饭吧!孩子们也快回来了。”那份热情让我们很是动容。老人的手温暖有力,她拽着我们来到厨房,灶膛里架着的木柴烧得正旺,蒸笼四周冒着热气,粉蒸肉的香气正缓缓向外溢出,十分诱人。

在鞠大姐家里,我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和宁静。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用她的乐观和坚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我想,这就是真正的长寿之道吧——心态平和,知足常乐,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拒绝了老人的盛情挽留,我们打算各自回家。回来的路上,冬兰姐对我说:“鞠大姐是个热心快肠的人。老太太性格温和善良,常义务帮邻里缝补衣服,农忙时还帮忙邻居照看小孩,干各种农活她也得心应手。人家活得可有尊严,可招人喜欢了,她是我们全村人的母亲和大宝贝。”冬兰姐说这话时显得很自豪。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突然想到“仁者寿”这三个字。

当晚,我在抖音上发了一条鞠大姐跳舞的视频,还配上一段文字总结了她长寿的秘诀:勤劳善良,阳光乐观,仁爱宽容,惜缘惜福,饮食起居有规律。一时间获得点赞无数。可见,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追求与向往。

我想,走过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老人,她阅尽了世间沧桑和人情冷暖,历经了命运的百转千回及生活的千辛万苦,心中能装得下万千丘壑,能经得起生活的千锤百炼,所以,她活得从容洒脱、云淡风轻。

在同村居住的女儿张桂英曾在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时说:“母亲勤劳俭朴,心灵手巧,总是闲不住,一日三餐都坚持自己动手,淘米做饭,缝衣做鞋等,样样在行。”儿子毛存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母亲性格开朗,待人和善,很少为琐事烦恼生气,常教导子女要和气、宽容待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一家人一直都相亲相爱,互相扶持。母亲的作息很有规律,从不挑食,身体硬朗,各种家务活都不在话下,老人还一直坚持早起为家人做早餐。不忙的时候她还喜欢骑着电动轮椅上街看戏,买自己爱吃的零食等,生活得自由快乐。”

我的家乡湖北省钟祥市有着“长寿之乡”的美誉,有专家研究发现,老人的长寿,除了得益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各类保障条件,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心态阳光、勤劳俭朴、长寿基因等特征,是百岁寿星们共同的“长寿经”。

转眼进入了2025年,鞠英老人已是104岁高龄了,我打电话向母亲了解老人的近况,她说:“人家好得很呢,每天依旧乐呵呵的,做家务、摸菜园、逛街等,脚不住手不闲。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听说前几天上面又来了不少领导去她家中慰问,她高兴着哩!”是啊,这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关爱,让老人心情舒畅,体魄健康,觉得日子有盼头,长寿自然是“水到渠成”。

再过十几天就是蛇年春节了,愿鞠兰英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