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系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2003年首发出版,成为本世纪初畅销书之一。《追风筝的人》讲述阿富汗男孩阿米尔和他的朋友哈桑的故事,全书围绕风筝与这两个阿富汗少年成长展开,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少年,哈桑则是家中仆人阿里的儿子,俩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身份的差异并没有阻隔他们童年建立起来的友谊,哈桑更是把自己的忠诚、友情和善良全部奉献给阿米尔。
《追风筝的人》不仅是一部描写阿富汗历史、民族和社会变迁的史诗,更是一部探索心灵深处的故事,展现阿米尔的人性弱点和自我救赎。小说出版后广获好评,为2005年美国畅销书第三名,后获得法国《ELLE》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卡勒德·胡塞尼凭借这部作品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奖。《追风筝的人》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全球畅销超过600万册,他本人因小说影响力,受聘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时间跨度近40年,但故事情节紧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通过阿米尔和哈桑的成长经历和各自的人生道路,并以俩人的友谊和冲突作为故事主线。少年阿米尔是一个懦弱和自私的富家子弟,仆人阿里和他的儿子哈桑则作为底层民众的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贫民的忠诚和珍惜友情的本性。这种贫富阶层的差距,造成俩人之间既能成为朋友,又形成一条天然的鸿沟,进而展示同时期阿富汗的社会风土民情和人文生活。阿米尔对少年哈桑不幸被强暴的遭遇,内心不是同情而是下意识的鄙视,最后导致他对哈桑的栽赃,造成阿里和哈桑不得不离开阿米尔家。这种人性的最初背叛和后来的自我救赎,更是让读者对人性的复杂性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主人公阿米尔在寻求自身灵魂救赎的过程中,作者在书中强调的是呼唤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勇敢,告诫所有人“不善良的人终将会在痛苦的沼泽中不断挣扎”。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同主人公一样的人生际遇,会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整个人生的历程中,有良知的人都会进行心灵的挣扎和拯救,这正是《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他们的遭遇和选择都同阿富汗的历史和所经历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被故事情节所打动,更被作者细腻和精妙的文字描述所吸引。胡赛尼的文字质朴而有力,他通过描绘阿富汗的自然风光、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将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呈现在读者眼前,小说反映了战乱中的阿富汗儿童的悲惨境遇,也反映了阿富汗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愿望。同时,通过刻画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展现人性固有的复杂和脆弱等。在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里,读者看到更多人性的光明。
阿米尔对哈桑的态转变让人对友情产生质疑,但他后来的自我救赎也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但他的这种最终做回好人的行为却也费解?如果他永远不知道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而是一个陌生的阿富汗儿童,他会不会还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侄儿索拉博?哈桑的忠诚和善良则是对人性的最好注解,阿里带着哈桑离开阿米尔家时,俩人最后相视一瞥后,从此再无相见,这是宿命般的命运,流淌着同样血脉的少年伙伴,同父兄弟之间的不同命运交织在一起,成为小说最动人的部分。
《追风筝的人》除对人性的探讨,小说还侧重反映战争、种族、宗教等背景下的阿富汗社会问题。阿富汗的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和长期战争是小说时代背景的重要部分,作者通过描绘这个国家经历的苦难和人民的坚韧,展现人类生活在困境中的顽强和勇气。同时,小说中也探讨有关种族和宗教偏见与歧视,让读者对这些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此外,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还教会我一个重要的人生感悟:“救赎是可能的,就像佛经里所说的‘回头是岸’是同一个道理。”尽管阿米尔犯下过严重的错误,但他最终选择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用行动去寻求内心的自我救赎。这部小说里主人公内心的恐惧、愧疚、赎罪交织在一起,但勇敢面对现实的这种勇气和决心值得尊敬。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它不仅通过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来感动读者,更是通过挖掘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根源来引发深层的思考。这部作品使我产生重新审视自己,对自己过去所经历的反思,也让我学会更加珍惜曾经的、现在的、所有的友情和亲情。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从作者的创作动因、故事构建到文学叙述等,完全有理由相信这部小说将会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文学作品,影响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读者。有评论认为:“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只鹤》。”也曾有读者这样写道:“人生最难的修行,是直面真实的自己。”读完这部作品,我内心深受触动,虽然人们所处的世界存在不同国度和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对人性、友情、背叛和救赎的理解有完全共通之处。
最后,让我们记住原著里的这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也是《追风筝的人》畅销后,流传至今最广的一句话。2007年派拉蒙公司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导演马克·福斯特执导拍摄,并于2008年获得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等多项电影奖项提名。
我读的《追风筝的人》中文译本,系翻译家李继宏于2006年翻译出版,李继宏后来回忆道:“《追风筝的人》最初的合同约定的标准是每千字80元,税后稿酬不足15000元。”这在当时是非常低的稿酬标准,但中译本的成功畅销,为译者翻译英文原著打通一条成功道路。2018年,《出版人》杂志整理开卷数据过去10年发布的、总共522周的排行榜,《追风筝的人》上榜477次高居第一。
2024年11月23日 项 顼